APP下载

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2017-04-15胡旭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距骨克氏移位

胡旭敏

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凉山 615000

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胡旭敏

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凉山 615000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波及关节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跟骨重建铁板或克氏针对26例30侧跟骨骨折手术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30侧骨折中25侧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结果按Maryland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该组25例骨折中,优9侧,良14侧,可2侧,优良率90.2%。结论对于后关节面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应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跟骨;骨折内固定;钢板

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的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1],常有患足易疲劳、疼痛、行走困难等后遗病残影响到患肢功能。为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波及关节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对26例30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19~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岁。其中22例单侧骨骨折,4例双侧骨骨折。以上患者术前均进行双侧跟骨的侧位、轴位和CT扫描。

1.2 骨折分型和治疗方法

30侧骨折按SandersCT分类法[2]分型:Ⅱ型8侧、Ⅲ型17侧、Ⅳ型5侧。

该研究对30侧跟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方法包括克氏针12侧、重建钢板18侧。

1.3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作跟骨外侧。“L”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切开,需要特别注意切口附近的腓肠神经。牵开腓骨长,短肌腱可达距跟关节,清除跗骨窦内软组织,后关节面暴露,必要时可将跟骨外侧壁骨折块掀开,从其前下方插入小骨膜玻璃器后向上方撬动,可见被向上顶起的关节面。使跟骨后关节面与距骨后关节面恢复平行,外翻跟骨结节,矫正结节块与载距突位置关系,恢复跟骨内侧壁的完整性,进一步整复跟骨中关节面、前关节面。恢复Gissabs,与Bǒhier角。术中拍片或C型臂观察证实确已达复位满意后用重建钛板或克氏针固定。如关节复位后发现残留空隙大,那么需要用髂骨块进行填塞,让它将关节面撑起,如果骨折粉碎十分严重,难以达到关节面解剖复位时,用钢板维持跟骨基本形状,可一期融合距下关节,术后使用短腿管形石膏固定,固定患足于略跖屈位。待3~4周后将石膏拆除,在经X线检查确诊骨折已经痊愈后,即可对患者进行指导负重行走。

手术并发症术后切口易渗血,故不但术中需放置引流条外,还要对切口注意及时更换敷抖,要让切口干燥且清洁。该组有3例在手术后拆线是出现刨口裂开的情况,但经过换药后,大约一个月创口可以愈合。

2 结果

患足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该组25侧骨折中,优9侧,良14侧,可2例,优良率90.5%。

3 讨论

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多年来争论不断,各种的治疗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而且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和术后的评价标准,文献报告的疗效也会有较大差异。同一类型的骨折,由于骨块和移位不同,会有明显不同的治疗结果,近十年来,在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进展之一是采用了CT分类法[3],即SANDER分类法,在手术方法上的改进以及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各种专用钢板的出现,使固定更加稳定。当然,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只是获得良好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跟骨骨折复杂多样,针对每一个个体患者在选择治疗方素以及实施过程即将各种可能影响最后功能恢复的因素全面考虑,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至最小。

通过暴力作用将跟骨分为前内侧部和后外侧部两部分,每个骨折块包含大小不同的关节面,一般来说,前内侧部即载距突部保持原位,与距骨保持正常关系,而后外侧的跟骨结节都向外侧和近侧移位。暴力继续作用则衍生出各种类型的跟骨后关节面粉碎骨折类型。跟骨在骨折后它的长度改变较小,跟骨的高度和宽度受影响最大,尤以跟骨后半部为明显,而对跟骨的前半部影响较小。要想把跟骨骨折进行理想的复位,要求恢复距骨正常的长度、宽度、高度;恢复跟距关节面与跟骰关节面之间的正常关系;恢复正常的Cissane's角和Bohler'Cissane's角和Bohler'角与临界角[4]。

充分显示跟骨骨折的病理解剖,单纯跟骨侧位片是不够的,应常规拍轴位片及CT片,侧位片仅可显Cissane's角和Bohler's角,轴位片有助子发现跟骨内侧壁外侧壁、载距突的移位情况。后关节面的骨折移位情况用Cissane's角和Bohler'角与临界角来推断是不准确的,应做CT扫描,按按Sanders分类法分型,有助于准确的了解关节面损伤情况,有助于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法。

手术时闻:通常伤后3~7 d内进行手术。若局部出现较重的术肿和张力性水泡,手术需要延迟到伤后10~14 d。如果局部肿胀严重或形成骨筋膜闻室综合征者则急诊手术。

为便于暴露与复位,可将外侧壁骨片掀起,辨清关节面骨折情况,首先,将跟骨结节向后下的方向牵引,纠正跟骨短缩以及结节内翻,恢复内侧壁的完整,用克氏针维持复位。之后,在塌陷骨折块的下面插入骨膜剥离子并向上撬动,将移位了的后关节面骨折块复位.在复位后关节酉的同时要注意后关节面与距骨后关节面、跟骨前突与骰骨的关系。

骨折复位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拍片或C型臂证实复位满意后,如用跟骨重建钢板,则应找到螺钉有效的固定点位,螺钉必须在未碎裂的骨折块上进行固定,或者通过钢板将螺钉固定在内侧壁上的完整的骨折块上或是对侧的距突上,通常三点最为重要,即后点-跟骨结节,内侧点-载距突,前点-跟骨前突或彀骨,应直对载距突结节拧入一枚螺钉,将塌陷的后关节面进行有效支撑与固定,螺钉的长度要足够长,确保穿过对侧骨皮质。如选用克氏针固定,横断面上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即分别自跟骨结节向前至跟骨前突与载距突,另两枚在矢状面上自跟骨结节向前上贯穿固定后关节面至距骨。

严重粉碎骨折,切开难以达到关节面解剖复位,可一期关节融合术,有的骨缺损可植骨,用重建钢板恢复并维持跟骨基本外形。用一枚骨圆针白跟骨结节到距骨贯穿固定。该组有2例属SandersIV型,即用该法一期檀骨关节融合,半年后随访,行走有力无疼痛,步态无明显影响。

如骨折压缩严重,跟骨中间骨缺损较多,复位后空腔较大,可使用骨移植,人工骨、同种骨、自体骨移植.应用CT扫描了解后关节面的损伤程度,进行Sanders分类法分型,对后关节面塌陷、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一种为大家所认可的治疗方法。Lynn[5],认为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最后临床结果与Bohler角、Gissane角减少无关,而与跟骨后关节面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采用Bohler's角、Gissane's角判断跟骨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否选择切开复位和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是不全面的。该研究认为对跟骨侧位片与轴位片Bohler's角或Gissane's减小与跟骨宽度增加的患者,应常规CT扫描,Sanders分类属Ⅱ、Ⅲ、IV型者应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1]毛宾免.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40.

[2] SandersR,Fortin P,Dipasquale T et al.Operative treatmentin120 displaced intraarticula calcaneal fracture:Results using apoeognostic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J]. clin orthop,1993,290:87.

[3]王亦聪.骨与关节损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4.

[4]俞光荣,梅炯,朱辉,等.有关跟骨骨折复位与内固定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0:24.

[5]Lynn AC.intraarticularcalcaneal fractu-res[J].Ciin Orthop, 1993,290:47-53.

R521

A

1004-6569(2017)01(a)-0056-02

2016-10-28)

猜你喜欢

距骨克氏移位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距后三角骨误诊为距骨后突骨折2例
距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