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
2017-04-15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刁英明
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 刁英明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罗阳中心小学 刁英明
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后,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用图表去代替枯燥的文章,可以更直观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要从教学需要出发正确地运用好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应用
19世纪70年代初,托尼•巴赞(Tony Buzan)发明了一种创新的笔记方法,叫作“思维导图(Mind Map)”。思维导图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它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后,基于生活、基于情景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运用。思维导图由于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空间思维方法,对小学英语学习起到了情景激发和启发思维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在英语教学中,师生或小组间可以一起制作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文或阅读材料的分析,它的优势就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材料,理解相应的学习内容。但是,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学生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思维导图,这样的思维导图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1.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单词教学与课文阅读。由于学生掌握的英语单词量少,学习难度大,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畏难心理。三年级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学生还有新鲜感,喜欢读,也喜欢背,可到了五、六年级学习难度加大后,有许多学生害怕学习英语,更害怕背单词和背课文。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而越来越小。要想改变英语学习中教师教单词,学生背单词和写单词的枯燥的学习现状,就必须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可以用形象生动的图像和直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用导图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吸引下主动地背诵课文和背诵单词,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1.2 创设学习情境,实现协作学习
英语课堂离不开情境教学,只有在情境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呈现关键知识点,用图和字的形式创设出英语学习的情境,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
1.3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提高记忆力
思维导图是通过画画的形式记录学习中的重难点,形成知识网络。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画画远远比写字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画画也比写字简单得多,学生更乐于接受它。画图的过程,实际上是训练孩子找出不同思维之间的逻辑关系。思维导图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主动性。英语学习虽然是语言学习,但相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多了点难度,少了点阅读情节,在阅读和学习中还要学习单词,单调的单词朗读和课文阅读需要一定的学习热情和耐心。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增加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
1.4 促进学生形成高级思维模式
通过思维导图的规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握大局,从点、线思考到平面思考,从线性思维到平面思维、立体思维,从单方面看问题到从整体上看问题,从关注眼前到放眼未来。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们学会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1 思维导图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学习的最大难点是单词的学习和词汇的运用,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文章短、词汇多,实际上学习一篇文章几乎都是在学习新的单词。如何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单词,学会词汇的运用,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提示,降低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难度,他们很愿意开口说英语,既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学习单词和语法的运用,让思维导图在词汇学习和运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英语单词的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fruit一词时,教师可以出示单词apple,pear,orange,banana等,学生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更多单词。
2.2 思维导图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小学的英语阅读主要是对词汇的阅读和分段阅读,但也有整篇课文的语篇阅读,在语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情感和教育意义。
(1)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语篇阅读
小学高年级的英语课文篇幅较长,生词多,结构也比较难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边讲边把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再根据思维导图介绍全文大意,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再进一步提出中心主题和主干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上去理解全文内容。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学生更容易记住所学内容,其中图中的关键词、图画、连线等都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增大了自动化输出的机会,他们会更容易背诵课文。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Chinese festivals为例,虽然本课的结构和层次都比较清晰,但课文较长,词汇量较大,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并为学生介绍课文内容,提出课文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做好课文预习。
(2)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结构简单的课文的教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为例,阅读篇幅更短,词汇量更小。教师在学生展开阅读前应围绕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以思维导图辅助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篇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3)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学习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写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写好,而且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是要让学生熟记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型,要学一个就要牢牢地记住一个,才能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已学的句型来进行变换,成为自己的句子。为了充分发挥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文章的框架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小学生就可以根据导图的提示,轻松写出自己的小作文,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如果能够请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则能增强学生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也会提高。
3.结语
总之,对学生而言,思维导图可作为快速阅读工具。有些阅读短文材料信息量大,篇幅长,文章结构和层次复杂或不太清晰,学生阅读起来很困难,如果能利用思维导图寻找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策略,并进行阅读训练,如教师可以先给出短文的要点,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意识地提取关键字,并利用自己的理解将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画”出来。长期训练下去,阅读速度和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对教师而言,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阅读前,教师可以围绕相同话题的内容,以思维导图辅助复习,并引入新单词和句型的学习,让孩子初步掌握这节课的语言知识点。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阅读课文,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以后,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会学着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相当于掌握了又一种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 有助于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本文结合一线课题指导实践,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将复杂的信息分解成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 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内容,并且能够达到容易记忆的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托尼•巴赞. 2004.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王思佳. 2016.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101,112.
张慧子. 2010.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