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2017-04-15刘家健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承包商业主项目管理

姜 燕 刘家健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浅析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姜 燕 刘家健

(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传统项目管理的方法已难以适应当今项目建设的要求。项目管理不再仅仅是施工、生产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是整体的经济效益、效率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把供应链管理思想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必要性与有效性。通过运用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使项目参与方为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而进行协调和合作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供应链上的各方主体更高效益的共赢。

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目标控制,而项目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三个目标分别为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为了尽快实现新旧工程项目管理机制的转变,采用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成为一种共识和必然趋势。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使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仓储、运输、分销配送到顾客购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能高效地协同运作。为此,基于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计划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供应链是指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将供应商、总承包商、咨询工程师以及业主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工程项目供应链以总承包商为核心,供应链的上游是供应商,提供工程项目建造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物料。下游是业主,即项目的发起者,也是项目的最终受益者。在整个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中,咨询工程师负责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控制,在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计划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

二、工程项目特点及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工程立项决策、采购、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等几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连续衔接的,但又由不同的单位执行,容易出现项目脱节的现象,使建设成本不断上升,周期延长,建设质量下滑,企业竞争力下降,同时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也就违背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初衷。若要解决上述矛盾,避免出现不确定性风险,必须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两方面入手,前者以合作伙伴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为代表,后者则要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由此可见,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要求引入供应链思想。在工程供应链中,同时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主体都立足于自身利益,各个主体或组织边界存在着相互信任、讨价还价和目标差异等问题,各种风险会超越单个主体或单个组织,向其外部延伸。因此,要识别、评估工程的风险,首先要分析出参与主体的内部风险及实体间链接存在的风险。从工程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工程风险可能通过工程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进入到工程生命周期中,并在工程组织和过程中传递和扩散。

针对工程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将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即工程供应链管理理念,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和系统整合的角度来实现风险管理的全局性、连续性,指导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通过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从工程供应链的视角对工程中的风险来源进行识别,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有效降低建设项目的风险,并为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为: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具有双核心特性,业主是主核心,承包商是次核心。工程项目的临时性和单件性使得工程承包商与材料供应商难以形成长期稳定、高效的关系,故应以承包商为核心,建立长期稳定、功能齐全的次供应链网络,做好为业主提供供应的各项准备,在此阶段,不针对具体工程项目。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形成以项目业主为核心的整个工程项目的主供应链,该供应链集成了以承包商为核心的次供应链,将工程项目涉及的勘察、设计单位、分包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制造供应商、销售商和物流方,甚至银行等金融支持方都纳入到一个供应链,使整个供应链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建立供应链网链组织,形成长期稳定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来调动工程项目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合作的整体优势。这样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可以有效消除项目单件性和临时性带来的障碍,实施高效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

如果把工程项目的实施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那么工程项目供应链就是一个实施指定任务,并随该任务灵活调整的变化体,项目业主和承包商是其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供应链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活动来完成任务,改变组织形式的决定是由项目业主做出的,施工承包商是其中仅次于项目业主的核心构件,这就是构建具体工程项目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供应链的灵变能力,以及变化后各个组成部分仍然能够高效地相互协调和配合,达到新组织形式的最大能力,其基础就是:施工承包商和其供应商建立了跨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项目业主也和施工承包商以及其他主要供应商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互信合作。本文模式的构建思想与系列合同、多个项目同时发包的思想是不同的,因为实施系列合同或多个项目同时发包的前提是业主必须确保有连续的项目供应,通过多个项目的连续实施来消除工程项目单件性的影响,从而保证业主和承包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不过,无论是否有此先决条件,本文构建的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都是有效可用的。

四、结束语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项目,项目是构成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一个工程项目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因此,如何有效整合这些利益相关者并找到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若想打破企业中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分离的局面,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增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追求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按照工期要求完工并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取得信誉。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采用新的合作伙伴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引入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思想。本文结合了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具体地分析了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有效性,构建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只要灵活运用该模式,并给予各方面的相应支持,相信它必定会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1]李民,高俊.工程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2,05:28-37.

[2]刘柄延.建筑工程实施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思考[J].工程经济,2015,04:79-82.

[3]童利忠,池抚新.我国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发展历程与特点[J].价值工程,2014,16:31-33.

姜燕(1991-),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研究生,工学硕士,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刘家健(1993-),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研究生,工学硕士,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承包商业主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