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再构",提升语言技能
2017-04-15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高卫荣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高卫荣
巧用"文本再构",提升语言技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 高卫荣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中的四项语言技能,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要么会听不会说,要么会读不会写,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材,并适当地依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新,找到最适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全面均衡发展。本文将详细解读“文本再构”概念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给读者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初中英语;文本再构;教学方法;语言技能
所谓“文本再构”并不只是简单地整合教材内容,而是从学生学习心理特质出发,有效地联系学生实际学情与教材内容,达到英语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掌握能力相结合的目的。在以往,教师总是按部就班地抱着教材教学,机械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有些照本宣科的意味,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而且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有所减退。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尝试“文本再构”的教学方法,为英语课堂注入新鲜活力因子,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1.文本再构的概念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建构,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能力进行二次处理,使文本内容在基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的形成模式下,更具有情境意义和可操作意义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符合兴趣特点的、完整情景与实际意义的语言材料,在新的情景中有效运用和巩固自己已学得的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教师在应用文本再构教学方法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原有教材进行调整和取舍:(1)从语言入手,转变讲解分析模式,应用典型新颖范例、拓展课文阅读材料、组织丰富多样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2)再设情景与内容。即为学生构造出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情境中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语言感知能力也更加强烈;(3)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即教师要在课前为课堂教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材的各个部分,安排教学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促进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地展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文本再构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情景环境,达到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与生成的效果。
利用文本再构,可以让学生学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英语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文本再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与组织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适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去探索、去实践,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而努力!
2.文本再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上介绍了文本再构的概念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文本再构的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去呢?笔者将结合教材实例,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2.1 结合学生学情实际,科学整合教材内容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就是教师制订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主体,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一味地“孜孜不倦”。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在教学中,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教不殆。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7 Seasons时,由于本单元的内容与天气、季节有关,需要记忆的词汇很多,比如snowy(下雪的)、rainy(下雨的)、cloudy(阴天,阴沉的)、stormy(暴风雨的)、windy and rainy(刮风下雨的)、sunny(晴朗的)等等,这些词汇会经常在听力、单选中出现,教师要将本单元的词汇教学作为重点。为了防止学生因为词汇过多造成混乱,教师可以利用天气预报卡片的形式为他们展示,以形象的图文解说加深单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并快速提出几个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考验他们对单词的掌握运用能力。比如“How's the weather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is week?”、“What weather do you prefer? Why?”要求学生抢答,回答得快速又准确的给予一定奖励,并灵活地运用教材中内容,让他们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将各种天气、气温、气候、季节等内容总结归类,防止将这几个相似的概念弄混。
从实际出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动力充分被教师调动起来,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跟随教师的指导,正确把握学习的重难点,逐步提高英语成绩。原本单一死板的教学流程变得灵动活跃起来,学生不断接受新的知识灌输,并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应用英语,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英语学习。
2.2 利用新颖话题提问,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初中英语教材的单元是按照主题分布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学的知识更加系统与全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并适当地转变教材,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引起学生热烈关注的话题或提问,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产生头脑风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Know yourself 中的Reading部分时,文中介绍了有关四个人物的不同工作,以及他们各自对工作的态度。如果直接按部就班地为学生分析课文,作为学生的他们可能对于内容这些并不怎么感兴趣。所以教师不妨转变教学方式,以提问、话题讨论的方法来引入课文。课堂开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Dear students, do you have a dream? What is your dream to be?”让学生展开讨论,自由组成小组讨论有关自己的梦想职业。接着,当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了,教师再让他们自主阅读文章,看看文中的几个人物都从事了哪些工作,他们做得怎么样。最后,再给学生设置一个思考性话题“If your ideal career conflict with reality, you will adhere to the ideal or reality? Why?”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组织语言,用英语说出自己的想法,促使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再运用。
以话题为主线索,巧妙地导入课程并展开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也为学生构建了英语资料库,丰富了学生的基本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但可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同时在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依据课本中的话题内容进行书面表达,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2.3 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缺。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的出现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许多帮助。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依据教材内容,搜集形象直观的英语资源,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内容。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8 A green world 时,本单元的话题是有关环保的内容,然而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有关环保意识的提醒,可是对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性还是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最近网络上很火的“你随手扔的塑料袋,可能就是它们的一生”照片,这些照片十分触动人心,比如人们在海边游玩时,为了方便省事直接将垃圾袋扔在了沙滩上。结果游客散去,塑料袋被吹到了海鸥头部,导致它们窒息死亡。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坏习惯,其实对环境、对世界的影响都非常大。看完了照片后,再让学生写一篇有关“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tart from me”的随堂练笔,并要求学生借鉴书本中刚学习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锻炼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为学生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身临其境,认为教材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不过,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科学设计好时间,遵循适度原则,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课堂学习。
总之,虽然文本再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还是初步尝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材内容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但是笔者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再构,为学生选择最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资源与材料,生成动态的文本,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谢琇卿. 2013. 运用“文本再构”演绎精彩课堂[J]. 基础教育论坛(5).
杨万春. 2015.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文本再构[J]. 快乐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