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索历程

2017-04-15詹国荣陈满和漳浦达志中学福建漳浦3632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研究性笔者物理

詹国荣陈满和(漳浦达志中学,福建漳浦363200)

“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索历程

詹国荣陈满和
(漳浦达志中学,福建漳浦363200)

“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是笔者2000年在偏僻农村中学任教时遭遇重重困难而逐渐探索出来的,12年来该教学方式触碰了一个个教学实际问题,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艰难的探索。

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三维目标

2000年笔者调任漳浦民族中学工作。该校地处漳浦县最偏远的山区,距县城五十多公里,交通十分不便。学校属独立初中校,学生数一千多人,96%属蓝姓少数民族子弟,寄宿生达60%,教师数五十多人,三分之二属中等师范毕业生转岗担任中学各学科的教学,另外的一半是代课教师。

由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家长管教子女的观念老旧,加之外地教师不愿留在此工作,本地教师缺乏交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十分陈旧,教学质量一直是县内末流,全县四十多所中学,该校初三中考综合比一直处在四十名左右,尤其严重的是辍学率居高不下,常高达40%,主要原因是厌学。

通过座谈、听课,我们了解到:①教学方法陈旧,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占据主流;②教学手段单一,一张嘴巴、一根粉笔一上到底。③几乎没有文化活动,没有体育设施,图书馆、阅览室虽设而常关。课余学生生活单调,个性特长无法得到张扬发展,知识面狭窄,学生小学基础参差不齐,初一年级无法跟上课程进度。

当时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困难,不可能加大投入购置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配置,增强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也是无法做到的;要求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也鞭长莫及。也曾想通过成立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教师专业的限制,无法实施。

在百般困难的情况下,我只能先从自己任教的物理学科的教学开始,寻求教学质量的突破。笔者以为,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首先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兴趣的学习,其学习热情是短暂的,学习能力是机械的,学习成绩是表面的。因此,笔者将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当成自己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起初,笔者为改变该校普遍应用的教学方式——满堂灌输课本知识,而采用“故事式的授课”方法。即把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物理故事、生活事例、科技应用、相关用具的原理等编成故事,讲授给学生听。这样,学生上课不再昏昏欲睡,而能较专心地听讲,课后,他们也能积极地讨论他们关心的一些话题,通过调查询问,学生们对物理学科有了较高的兴趣。但每次考试测验,学生成绩的提高仍不明显,学习成效仍不够理想。这时候,国家正在积极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受此启发,将每节课要上的内容设计成一个话题,让学生来思考、想象、发言、争论、验证,最后再归纳成课本要求的结论,并将这一方法简称为“问题解决法”。

例如,在教授“压强”这一节课时,以“如何把一个地瓜压破”为话题,让学生提出压破的方法,并当场演示,通过在“地瓜”上不断加机砖,直至加大石头才将地瓜压破,因此让学生归纳出“力越大,作用效果越大的结论”。而将地瓜放在海绵上,用同一块大石头压,结果大石头却不能将地瓜压破,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由此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大小有关,也与受力面积有关的结论,并明确作用力越大,效果越好;受力面积越大效果反而越不好”的结论。接着提出如何描述提高力的作用效果?并引导与“速度”的描述方法类比。直至最后得出压强的定义和公式。

这样的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沉闷,不再呆板地坐着、听着。他们可以说着、看着、动手着,课上气氛热烈轻松,学生有自己表现的空间,慢慢地,学生对物理课从无味到有味再到喜欢,并期盼着上物理课。

但是,这样的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一开始学生不愿发言,内心有想法,有观点,但没有勇气说出来,造成课堂拖沓;二是学生表述不清楚、不准确,言不达其意,造成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脱轨,教师要耗费很多时间将课拉回正轨。三是每一节课备课量很大,要思考很多预设,也要准备许多力所能及的器材,有些教师很难坚持。四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常常是课本一节的内容要上两节甚至更多,这也使许多教师对这样的上课方式感到质疑。有些教师向笔者提出“如果到学期末,课上不完责任要谁负责”的问题。这时笔者也甚感迷茫。

2001年春,正当笔者徘徊着是否要坚持这一种教学方式时,福建省普教室通知要举行第三届全省物理教师说课比赛。与漳浦达志中学蓝碧荣教师一起,按这种“问题解决法”的教学方式,设计了《变阻器》的教学方案,由蓝碧荣教师依这个方案参加说课比赛,结果经过层层选拔,蓝碧荣教师荣获省说课比赛一等奖!这一成绩,在漳浦县来看,是非凡的,更不用说在偏远的山区学校!蓝老师获奖后,地方党委、政府对蓝老师本人和学校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漳浦县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一时间,偏僻的民族中学物理教师获省奖的佳话传遍漳浦大地。《变阻器》的教学方案也发表于《福建中学教学》。

这次获奖,坚定了笔者对“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的信心。在笔者看来,这次获省一等奖,不在于奖项本身,而在于说明福建省的评委专家对这一教学方式的肯定,而教学实践也表明它能大大地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其学习过程是走心、深刻的。据此,我借这次政府和主管局对获奖的鼓励支持之势,要求全体物理教师坚持“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努力持续地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至于上课课时不够的问题,则采用大胆取舍,将中考不考或少考,且与必考关联性不强的内容,舍去不上,印发提纲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不知不觉,2001年中考结束,公布成绩时,我校物理学科综合比从以往的37名进步到第16名,初步印证“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因为教学成绩突出,2001年9月,漳浦县人民政府授予笔者为“优秀教师”。2001年秋,笔者在全县各学科教学中,认真倡议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建议尝试“在课堂中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在物理学科教学上,坚持要求全体教师开展“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寻求破解难题:教师备课方向问题和教学时间不够问题。

在“解决问题式”的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很多思考、表达、讨论,甚至当场验证的时间,造成课堂时间严重不足,常常一节的内容要上好几课时,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尤其是越能引发学生热情去解决的问题,时间的不足就越明显。研究发现:“解决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之所以有好的教学效果,在于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围绕解决问题进行思考,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必须调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中比较,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这种不断的对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和对比的过程,会刺激大脑细胞中各存储单元间的联系,加强知识间的同化和顺应,使个体思维更为通畅活跃;其对知识、经验的运用,更为得心应手,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比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意识也自然越强。又由于其知识的获得是经历探究的过程而形成的,对知识的理解自然更透彻、更深入、更不易遗忘,学习效果和成绩自然也更高。因此,“解决问题式”教学法的精髓我们决不能放弃!

但听课中我们发现,为了达到“找一个相关的问题,去让学生尝试解决”,有些教师拿出的问题无法紧扣学习的内容,造成课堂活动虽很生动,但教学内容游离课本内容过远,造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另外,发现有些教师让学生尝试解决的问题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解决问题的方法太概念化,学习效果不好,要求执教者改正,他们会反问:“那要怎么改?”有些教师包括笔者都感觉到交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很难找到合适的,常常要搜肠刮肚,通过反复求索,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深入的琢磨、试验,我们得出: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认知物理知识为主线,教师既不能抛开知识的学习,去搞其他问题的研究或解决无关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单纯只学习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兴趣和情感的培养。既要抓住知识学习这条主线,又要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的认知途径进行挖掘,从挖掘出的不同认知途径中,选择出合适的认知学习途径,使“学习知识”和“尝试解决问题”两者兼备。也就是说“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活动中所选取的问题,必须为完成知识点的认知学习服务。教师只有做到这一要求,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做好能力的培养。到此,教师的备课思路已经非常明晰。

选择让学生开展“解决问题式”所需的知识点的认知途径,去开展围绕“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类似于成人的研究活动,因此,将这种教学方法取名为“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但是,到此还并未解决这种教学方法造成的教学时间不足问题。在众多的教学课例中,笔者发现:教师挖掘到的知识点的“认知途径”,去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认知途径”所用的“研究学习”时间很难做到一节课刚好完成,较容易完成的,其“研究学习”的味道不浓,学生收获也较小;较难完成的,“研究学习”的味道较显著,学生收获也较多,但常常会时间不足。

经过反复的摸索、实验,我们感到:如将传统的讲授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与“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运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怎样结合呢?那就是:将知识点的认知途径按序分化成若干单元,选择其最能启发学生心智,最能培养学生所需能力的某一单元或部分单元,让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他部分则采用讲授式或启发式,由师生共同完成。这样既坚持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又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既顾及学习效果又兼顾教学时间,教学活动掌握在教师手中,达到因时制宜、随机应变的功效。

综上所述,①通过坚持“以知识的认知学习为主线”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确保了教学的中心不偏离,使学习活动围绕课程要求的任务而进行;②通过挖掘知识点的认知途径来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爱学、学得深、学得活,达到全面高效的教学效果;③再通过按顺序分化知识点的认知途径,对分化出的不同单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节了教学时间的长短,确保了教学任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至此“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已基本成熟。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按序分化认知途径”,对不同单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教学调控手段,均可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各类班级中顺利开展。

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班上的一些后进生常常无法开展自主研究学习,成为旁观生。这些学生在这样的课中的收获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效果更差,因为“满堂灌”他们或多或少听一些,而在“研究性学习”中,他们是一无所获的。为此,我们经过摸索,想出的解决办法是:①在“研究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②及时进行反馈调控,发现无法“研究学习”的学生,要通过“再分化认知途径”的办法,进一步降低“研究学习”的难度,直至学生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不应置之不理,或直接告知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性学习”中实现因材施教,使全体同学均学有所获。③“研究性学习”中对于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尽量以鼓励的形式给予认可,以激发其研究学习的热情。特别指出的是:既要“求同”,又要“存异”,只要学生的方案能自圆其说,未必不是好方法,都要给予肯定。上述这些研究结果,笔者写《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一文,发表于《物理教学》2002年第7期。

不知不觉,在紧张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中,迎来了2002年的中考。成绩公布,我校物理学科综合比居全县第12名。其他各学科总成绩综合比居全县第20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年11月,福建省教育厅、民族与宗教事务厅联合授予笔者为“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先进个人”。

2002年秋,鉴于学校教学成绩的进步,由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张俊毅教师和龙湖中学李坤永校长牵头,发动来自全县各中学近20位物理教师自愿组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践小组。研究小组由李坤永、张俊毅、詹国荣三位教师共同主持,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李坤永校长主要负责协调各项工作,张俊毅老师主要负责方案计划的布置实施,詹国荣老师主要负责实验方法的总结、提炼。研究小组每月召开一次集体会议,主要是汇报一个月来,各自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心得体会,现场听“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并加以点评,形成较一致的经验方法;集中地点由参研人员单位轮流举办。实践中,我们总结:1.在认知途径的挖掘过程中,要尽量做到认知客体是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2003年春,深土中学陈二顺教师在上“蒸发”一节时,让学生研究如何将一杯海水尽快变成盐的“研究性学习”课例,由于该地区的群众以晒盐为主要收入,学生的学习研究热情强烈,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当场将一杯海水倒在一平方米左右的镀锌浅槽中,上面用风扇吹,下面用木棒烧火烤,不一会,海水变干,槽底析出一层盐;而对照组的海水,还是海水,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温度、通风程度相关的现象十分明显,教学效果非常好。2.原始问题的认知学习过程,是“研究性学习”很好的选择。人类社会原本并没有物理概念、定律、器具等,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因需要而引入或发明的。它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研究特征,又是文化遗产,如能让学生重新经历对原始问题的研究,其教育意义是深远的。因此,原始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资源。3.在“研究学习中”要努力渗透STS,我们在总结如何渗透STS时,发现渗透深浅不同,其教育意义也不同。介绍性的渗透只能让学生了解,原理性的渗透能让学生认识现象,而本质性的渗透,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而且能举一反三。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STS要做到深入的渗透。

2005年春,全国初中实行课程改革,而我们已实现“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的学习”的思想理念,我撰写了《把握实质,灵活运用——谈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使用》,发表于《物理教学》2005年第4期。

2006年,漳浦六中叶素娇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示范公开课中,为了准备“七色光混合成白光”的实验,发现按课本的实验方法,实验无法成功,请教于笔者。结果笔者也做不出“七色光混合成白光”的实验,后来经过认真分析计算,才发现,课本的实验方法(这是几百年来大家都认可的办法)是错误的。笔者由此撰写了《七色光混合实验的改进》发表于《物理教学》2006年第5期。该文于2008年10月荣获1998-2008年《物理教学》优秀论文奖。詹国荣、叶素娇教师还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光的色散》发表于《物理教学》2006年第6期。2006年福建省高中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这一要求与“研究性学习”不谋而合。或者说是“研究性学习”另一种更明晰的名字。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几乎“无缝对接”新课改,笔者于2006年秋受漳州市普教室之邀,撰写了近四万字的“漳州市高中新课标教学指导意见”,就是基于“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而完成的。

2007年,为进一步示范“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詹国荣老师在漳浦六中开设市级示范课“质点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现”,获得全市教师的好评,这一教学方案发表于《物理教学》2007年第3期;还撰写《电子点火器——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的文章,表于《物理教学》2007年第6期。2008年,由福建师范大学组织的部分省级学科带头人会议在漳浦达志中学召开,詹国荣、许小邻老师分别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示范课,“力的合成”“光的反射”“力的合成”教学方案发表于《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3期上半月。张俊毅教师在会上介绍了“课堂教学实施研究性的学习”的实践与成效,获得了与会同志的好评。

2008年许小邻老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设计了“眼睛及视力的矫正”,在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师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福建省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9年陈满和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设计了“匀速圆周运动”荣获漳州市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高中组二等奖;2012年张俊毅教师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指导漳浦三中李智桂教师设计“重力“教学课例,使其在参加福建省初中物理教学大赛中获省一等奖。由于“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成绩突出,2012年李坤永校长被评为“漳州市高中教育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和“漳州市中小学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2008-2012年间,课题组主要进行该教学方法的实践推广。其间开设相关讲座、报告、示范课难以数计。研究小组于2002-2012年10年间,每月一次集体活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当这天,全县各地的参研教师,骑着摩托车,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从四面八方赶来,有些怀孕的女教师,一直坚持到临产还在参研;有些教师半路上摩托车坏了,为了不耽误参研,把摩托车锁在路边,拦车让路人带到开会地点;有的教师要赶70多公里的路途,为不误八点半的听课,天还没亮就要启程。全体参研人员怀着对教学艺术的追求,自发、自费、自觉坚持十年的实践研究,其热情催人泪下。

12年的研究与实践,证实了“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确实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也能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实用、有效且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12年的实验研究,主要有如下成果:

①摸索出有效培养学生兴趣、能力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②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手段”:a.以知识的认知学习为主线开展教学设计。b.挖掘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认知途径,以供开展“研究性学习”选择。c.依校情学情,选择合适的认知途径,实施教学活动。d.将“知识的认知途径”按序进行分化,择其部分单元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其他单元则采用“讲授式”或“启发式”教学法,以使教学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e.依个别学生的学情,通过“再分化认知过程单元”的办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因材施教。f.发挥教师的组织、反馈、调控作用,使“研究性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③培养出一大批教学骨干。

④通过引领辐射,促进漳浦县物理学科教学的发展。

⑤发表一批相关论文。

2012年结束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学生的研究方案在课堂上展现存在的困难”。不过,现在随着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的普及,高拍仪已进入农村学校,这一教学方法的开展会更为方便有效。

另一个问题是,实施这一方法教师要比采用其他的教学工作量来得多(主要用于准备实验器材而非媒体播放),课堂上由于学生的非预设生成很多,要花较多心思,上起课来要辛苦些。解决这一问题,要发动全体教师进行一届届的开发器材,并无私传承给下一届使用,这样就会越来越轻松。

[1]金祥菊,孙立民.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

(责任编辑:万丙晟)

猜你喜欢

研究性笔者物理
只因是物理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