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探析

2017-04-15河南省固始县第七小学河南省固始县外国语小学高长宇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7年5期
关键词:意识英语教学语言

河南省固始县第七小学 王 健 河南省固始县外国语小学 高长宇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探析

河南省固始县第七小学 王 健 河南省固始县外国语小学 高长宇

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为此,本研究联系现实生活,分析该意识淡薄及建构文化意识的途径,探讨了所开展的必要活动,彰显文化意识的价值内涵。

小学英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1.文化意识可以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目前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更多情况下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侧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和机械操练。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包括词汇用法、语法规则、句型结构、翻译方法、写作技巧等,而学生只是对语言知识的重复记忆和机械训练。”(陈效新 段炼 2017:40)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简单的知识堆砌容易造成所教语言的散乱,单纯的文本信息只构成语言的记录。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是抽象意义与现实语境的主动建构。而文化意识策略产生持续韵味是它所衍生出的精神内核、文化品质、思想底蕴。它一旦在学习者思维中实现建构,便会持久“发酵”,并经有意与无意的思想触碰,巧妙地实现了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语言。文化意识更能固化学习者的兴趣,比如人们更容易从西方文化的传说人物中感知圣诞老人(Santa Claus),他赠送礼物,是节日的关键角色,让学生感受圣诞文化。在复活节彩蛋授课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复活节彩蛋象征“新生命的开始”,而中国人所熟知的“红鸡蛋”则是另一类“彩蛋”,是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用于各种喜庆场合。两种彩蛋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中西文化差异去领会彩蛋的意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的培养。

2.文化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显现

2.1 传统节日与文化意识的关联

中西方传统节日尽管有着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延续性,但同时也产生了各自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这就为培养文化意识提供了生动素材和现实需求,以客观现实生活再现文本学习的现实语境。其教学策略重在关注节日的历史渊源、时代变迁、现实影响和价值意义,这比讲解语言、阐述意义、操练表达、机械套用更具有深刻性和趣味性。另外,营造跨越时空的交际氛围,尽力“亲临”节日的盛况,满足表达的动态需求和运用语言的生态图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强烈要求学习语言要从文化意识角度进行语言感知,避免机械使用语言导致学习固化和情感僵硬,呈现“气氛活跃”的语言操练。

2.2 信息化社会挑战文化意识

信息化世界里,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人们对它的依赖度普度提升;信息加速传播,生活节奏感加快;伦理空间受到挤压,传统秩序受到挑战;西方文化的渗透与传统国学的缺失交织影响学校教育;语言的交际与日常的生活受到碎片化时间的“侵扰”,都影响着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建构。

2.3 传统文化与文化意识密不可分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一词进行了如下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文化意识是人的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集萃。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离不开教育的繁荣。小学生通过中西方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文化意识的正面影响。

3.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内化文化意识

第一,整理英语言文化知识。借助生活点滴去创设小学生英语学习环境;广泛搜集英文版名言名句,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第二,开展双语下的素材运用。人教版英语系列教材本身就是运用主题来展开语言素材,其语言的交际功能在选定的文化意识主题中得为凸显。

第三,学习和借鉴主题式英语学习模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简称CBI),即依托主题内容进行语言学习,紧扣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情景趣事,灵活地运用教材资源,利于已有知识和生成知识的衔接,拓展文化意识运用(戴庆宁 吕晔2014)。

第四,设立兴趣小组,分享彼此的学习乐趣。不忽视具有相似英语学习背景的同伴对语言的倾向、认知和兴趣。拆除语言樊篱,创造学习氛围,分享学习成果。

第五,设立西方节日活动周。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成功的语言习得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Pssoa, Hendry, et al 2007)。这样的活动形式便于学生所学与所用紧密融合,让文化意识得以时空延续。

4.展望文化意识策略的运用

英语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密不可分。语言与意识自人类语言诞生之时起,就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历程。因考试策略和机制的显性作用,教育的功利化趋势,弱化了文化意识的重要价值。强化“双文化图式”构建(许菲菲等 2016:3),英语学习不是纯粹的语言符号的理解和吸纳过程,而是一个英汉双语言文化的比较与内化过程,或者说是构建学习者文化认知心理模式的过程。洞察历史视角,文化意识最能凸显语言所历经的人文痕迹和群体思潮,凝聚了交际功用上的文化自信。审视现实维度,文化意识为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搭建了一个共同的情感桥梁,关注了语言的生成性价值。历经时空检验,渗透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能开拓精神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情系语言的终极使命,文化意识承载着民族精神与创新能力,孕育人类的理性情怀与价值信仰。

陈效新,段炼. 2017. 以内容为依托的主题式英语教学研究[J].小学英语教与学(1).

戴庆宁,吕晔. 2004. 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 国外外语教学(4).

许菲菲,刘明东,唐文杰,唐新萍. 2016.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双文化图式”构建[J]. 小学英语教与学(1).

Pssoa,s., Hendry, H., et al. 2007.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 Discourse Perspectiv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0(1):102-121.

猜你喜欢

意识英语教学语言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刀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