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情境教学的灵魂
——有效性
2017-04-15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黄 莉
例谈情境教学的灵魂
——有效性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黄 莉
教育学者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设更多的情景,以便给学生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得到学以致用。”有效性是情境教学的灵魂,而明确的目的、务实的情景,全面的参与及正面的激励是达成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得力措施,它能使学生为之感动,产生共鸣,“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
目的性;务实性;参与性
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的角色之中,从而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此,为了让课堂教学精彩、引人入胜,教师冥思苦想创设情境,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走进了一个误区,错误地理解了情境教学这个概念,当然也使得情境创设效果不佳。
1.明确目的,层层递进
情景创设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现实生活中,教师不能把情景的创设当作是课堂进行的外衣。创设情境不是为了让人看的,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技巧。
课堂案例1:某一位英语教师在教授 What’s your favourite vegetable? 这个句型时,预先准备了多种蔬菜,放在一个袋子里。课堂刚开始,教师便让学生猜一猜袋子里有哪些蔬菜,猜对的有奖。学生确实踊跃参加了,但多用中文报出答案,学生的部分注意力也转移到了奖品上。游戏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词并领读,接着通过PPT将这个句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之间练习对话,巩固单词。之后,该教师又用同样的方式教授了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 I like… / I don’t like… 等几个句型,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练习对话。最后,教师设计了去蔬菜摊买蔬菜的情境,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表演这个句型。但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个句型,出现了单词发音不准、漏词等现象。
在这节课上,上课教师试图用自带蔬菜这样的形式来创造学习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看似参与度很好,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最后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在于: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对设计该情景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句型操练少,衔接没有层次。
接下来来看一个比较成功的课堂案例:在课堂的Warm-up环节,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蔬菜的名称,然后做了一个小游戏:教师描述了几种蔬菜的特征,让学生来猜是什么蔬菜。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Presentation阶段,教师借助教学卡片的帮助,给了学生如下句型:I like carrots. I like tomatoes better.I like potatoes best. What vegetable do you like best?What is your favourite vegetable? 由此很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在接下来的操练环节,教师创设了多种情境,让学生两两一组或四人一组进行操练。在学生对整个句型掌握都较流畅之后,给出了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采访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和教师进行采访。采访结束后,选部分同学用英文呈现自己的采访结果。本节课中,该教师并没有采用花里胡哨的课件,也没有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而是根据教学的目标,设置了简单的情景,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于本节课的重点了然于心,所用任务和情境的设置都贴合教学目标,活动与活动之间过渡自然,难易得当,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2.贴近生活,紧扣教材
情景创设要和谐。和谐也就是得体。创设的情景要接近现实生活,也要与课本知识相吻合,这就是和谐。现在,很多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浓厚一点,搜集创设一定的情景,创设的情景很多都与课本联系甚微甚至毫无联系。这样子创设出来情境只是为了留给别人一种生动的感觉,却没有去考虑学生接受的程度,更没有考虑通过创设情境培养了学生哪种能力,纯粹是为了包装自己的课堂而设。创设和谐的教育情景有助于教师推进教育的进程,有助于学生接受所推行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学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情景的创设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又何必去作秀呢?
课堂案例2:教师在教授 Can you…? 这个句型的时候,加入了新的单词:sing。该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单词的意思,自己唱了一首英文歌曲,之后问学生:Can you sing? 鼓励学生站起来唱一首英文歌。之后,该教师又以同样的方式,教授了dance, draw 等词语。起初,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配合度也高,但当第二个、第三个单词的呈现方式都一模一样的时候,学生已经感到很乏味和疲惫,教师也很难再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情境的创设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连,这样学生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反观该教师的教学,虽人为创造了情境,但语境不真实,不能让学生自然地理解相关的信息和语言材料,也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当然也无法对语言学习提供帮助。
鉴于此,所有的情景创设都要针对教材的特点构建,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景有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有的教材适合用一个游戏情景来展示,有的教材适合用一个故事情景来呈现,也有的教材需要通过用一个简单的动画形式来创设情景等等。如果在情景创设中没有考虑教材的不同表现形态,情景创设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与案例2同样教学内容,另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把教室的几个角落设置成活动课报名处,有科技班、舞蹈班、画画班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组别,并请擅长该技能的学生担任教师,对每一个来报名的学生进行询问:Can you…? 学生用 I can… 说出自己的特长。在这样的情境设计中,每个学生都自然参与到了沟通和交流中,学生必须用所学的语言来完成学习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趣味性,还获得了成就感,从而容易对英语产生稳定的学习兴趣。
3.全面参与,适度调控
课堂案例3:某教师在教完 shopping 这一课后,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超市购物。教师将班级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营业员,其余人都是购物的顾客。小组先分别练习,之后再上台表演。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当中存在的问题很明显:每个小组中,只有担任营业员的同学进行了较多的英语对话操练,其余同学在说完一句话后就无所事事,有些英语能力较弱的孩子甚至直接不说话。
情景创设辐射的广度要大。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情景创设要适合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通过情景的创设,促使学生的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尽量避免情景创设给部分学生看,而应该让部分学生来理解并带动其他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进入到情景中去。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关注班级的每个学生?首先,最重要一点的是,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力大小,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不同层次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英语课堂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其次,教师在设置情境时,必须做到对情景心中有数,比如,是否能够完成教学的目标;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评价;过程是否能够顺畅等。同时,情境教学也很考察一个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对于自己设置的情境,必须有预先的估测,对于可能产生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并且做好两手准备。在课堂上,如果情境教学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案,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有效性是情境教学的灵魂。而明确的目的、务实的情景,全面的参与及正面的激励是达成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得力措施,它能使学生为之感动,产生共鸣,“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
卜晓菊. 2012.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5):165-166,168.
徐斌. 2007. 设思维之境 享数学之美——例谈情境创设中的教学机智[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7):9-11.
张美楠. 2012. 以情激趣,以境导学——例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 中等职业教育(1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