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英语试卷讲评 注重学生能力迁移
2017-04-15江苏省海门中学外语教研组
江苏省海门中学外语教研组 苏 攀
着眼于英语试卷讲评 注重学生能力迁移
江苏省海门中学外语教研组 苏 攀
试卷讲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一种课型,更是语法、阅读、语言知识点、写作等多种课型的浓缩。因此,它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尝试从对试卷整体把握的角度进行讲评,提出切忌割裂题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看等各种能力的相互迁移与提升。
英语试卷;讲;评;能力迁移;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1.引言
学科测验是对课堂教学结果的诊断性检测,是教学质量优劣结果的一种反馈。所以,它在教学中所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试卷讲评课对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要求很高,对教师来说无疑具有更大的挑战性。目前,高中各个学校开设的教研课、公开课甚至省级、市级的优课比赛多为阅读教学课,很少涉及试卷讲评。而在教师的常态课课堂教学中,试卷讲评却占据相当大的课时比例,并不亚于阅读教学。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师应该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以及评什么,怎么评,这些一直都是困扰教师的几个“大”问题。
2.试卷讲评的几个“误区”
(1)仅就错题讲题,解答学生疑惑,无任何总结拓展。教师讲评试卷时一定要明白讲评试卷不等于对答案、讲错题。要对错题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对相关知识进行适量的拓展。
(2)轻听力,重单项选择,过分补充和延伸知识点,试卷讲评变成了语言知识点的复习课。大多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点时总觉得自信满满,有说不完的话,对考察的词汇、词组以及语法点进行漫无边际的补充。毫无疑问,这样的讲评课收效甚微。而教师在对待听力的错题则是采取忽视的态度,或者在课堂上将错题的听力材料重新播放一遍就算结束。其实,教师应该对听力错题的材料进行语音、话题及文化等方面的讲解,这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试卷讲评课课容量过大,过分追求面面俱到。这样的讲评方式其实最终追求的只是“蜻蜓点水般”完整性,重难点不突出。任何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都需要有重难点,包括试卷的出题,不管从知识还是能力的角度去看,同样也都有考查的重难点。没有重难点的试卷讲评带来的结果无疑是课堂气氛的沉闷、课堂环节的平淡以及学生的兴趣度和成就感低下。
(4)教师一言堂,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地位,一言堂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甚至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还是相当普遍。教师如果做不到课堂时间的“舍”,那么也就不会有学生能力提升的“得”。学生同伴间的互动更能让彼此对错题原因及正确解题方法产生共鸣,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阅读理解的讲评采取单一、枯燥的“找关键词—确定段落或细节内容—得出答案”的线性、死板模式,而没有认真研究学生出错的原因、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哪些学习能力的欠缺。这样讲评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如有一篇阅读中出现了New England,学生做题时以为 New England 在英国,其实它并非在英国而是属于美国。这种英美文化教师在试卷讲评中或日常教学中是必须要教授给学生的。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慢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品格。
(6)作文的讲评轻内容、重语法和句型。作文其实是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媒介。交流中最注重的应该是内容的衔接、连贯与得体。教师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去指导自我的写作教学实践,这样写作教学才会是科学有效的。
(7)试卷只“讲”不“评”。“评”相对于“讲”起到纲领性的作用,比“讲”的角度站得更高,是对“讲”的总结与延伸,所以“评”在试卷讲评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3.试卷讲评中如何实现学生能力迁移
3.1 听力题的讲解
对听力错题的处理,大多教师持忽视态度,或课上再播放一遍听力错题材料就匆忙结束。其实,听力错题讲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讲解前,教师必须自己仔细听过语音材料后再进行讲评,不能用学生阅读听力材料来代替教师的讲评。教师应对听力材料的语音知识、话题知识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与指导,以达到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品格的提升。除此之外,现在听力材料,尤其是高三的听力材料更具有阅读性,包含着高级的词汇和语法(如虚拟、倒装等)。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听力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语法知识能力提升。
3.2 单选题的讲解
单选题的讲解应从词汇意义的识记和语法的机械讲述转变成在具体语境中去讲解词汇与语法,要注重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语用能力在书面表达中显得更是重要。长期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训练也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
3.3 完形填空的讲解
评讲了完形填空后,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二次阅读并自主填空,边读边思考所缺的关键词,是训练学生任务型阅读解题能力的好时机。对于难度不是很大且宣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或富有人生哲理的完形填空语篇,教师评讲完后,让学生尝试用30词概括语篇大意、读后续写或写读后感。如此一来,利用完形填空题型,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4 阅读理解的讲解
阅读理解讲解时,教师要关注语篇中的重要的一些难词,帮助学生及时整理或补充词块,既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又提高了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中“词义辨析”解题能力;关注语篇中的难句,让学生感悟、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关注语篇中优美句子,让学生背诵或仿写,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5 阅读与任务型阅读的结合
阅读理解中题目的设置,尤其是细节题,大都考察的是任务型阅读中的转述能力。例如一篇有关太阳能产品的阅读,文中出现了 this kind of solar-tochemical conversion is near being economically working.其实,这里的 economically working 就是题目中正确答案 commercially practicable的同义转述。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讲解时,不能只就题找答案,而是要“借题发挥”。教师应该明白阅读理解与任务型阅读虽为不同形式的两种阅读,但殊途同归,考察的能力是相似的,可以相互迁移。教师应及时抓住契机,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3.6 书面表达的讲评
王俊(2010)指出,教师讲评书面表达应采用自下而上式。首先,先用投影分类打出学生中的共性的典型错误,让学生改错;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各个要点的多种表达方式,进行一句多种表达法的训练。这其实也就是在训练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单词、词块以及句型间的转换能力,这无疑有利于任务型阅读能力的提升。然后,呈现一两篇不同等次的书面表达,让学生打分,并请学生说出其主要优缺点以及改进的方法。这种做法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后,展示范文或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并加以点评,指出好在何处。
总之,学生的各种题型解题能力是贯穿交织在不同的题型中的,教师不应该就题讲题,而要注重学生不同的迁移能力的综合提高和共同发展。
4.注重“讲”与“评”的结合
讲评试卷要讲知识结构,要讲错误原因以及解题思路,还要适时地延伸与拓展,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思维品质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完成以上任务之后,还需要进行“评”的环节。“评”可以在讲中“评”,也可以讲后“评”。第一,要评成绩,评学生成绩的进步与退步,但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第二,要评知识,即说明知识点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给学生一个分析、总结自己的答题情况的标准。第三,要评解题方法,基于学生的解题方法总结最有效率的解题策略。第四,要评能力,即评试卷考查了学生的哪些能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楚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讲与评,才是完整的讲评课的呈现,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识点复习、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及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等三个维度的相互交融。
5.结语
试卷讲评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它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评价方式。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做了如下要求,即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有效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等语言能力的相互迁移与提高以及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整体的发展。
王俊. 2010. 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 英语教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