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理论与高中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2017-04-15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 亮
内隐学习理论与高中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赵 亮
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隐性学习是个人在无意识状态下通过环境刺激获取复杂知识的过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必须创设语言环境, 使语言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语感的能力。本文试图对内隐学习理论与语感相关性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报刊教学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英语语感的能力和水平。
隐学习理论;高中英语;语感;报刊阅读
1.引言
近年来,按照“普通高中英文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语言知识的解读强调学生的参与,语言感知的过程从单一的教科书教学行为到使用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语语感越来越迫切。这意味着高中英语语言教学不应该集中在传统教学形式上,需要开发更好的策略来提高英语成绩。
2.相关文献综述
2.1 隐学习理论
随着20世纪心理学的迅速发展,许多学者们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都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发生的。Arthur Reber 首次提出内隐学习,他认为语言学习是由两个功能独立的系统所进行的,以无意识、反思的方式获得关于世界的信息(Berry 1994)。也就是说,内隐学习可以在没有意识或注意力的情况下发生和进步。
根据Berry和Broadbent,内隐学习是指人们要记住所能看到的具体材料,但要学会潜规则。Berry和 Dienes(1993)认为人们没有用心去学习新的知识,然而有些信息已经进入人们的大脑,这种现象是隐性的。
Ellis(1994)从两个方面描述了隐性学习,即意识和策略。隐性学习是对知识的获取,是指在一个复杂的刺激环境的基础结构上,有一个过程的、自然而然的、没有意识的行动。隐性学习自然而然地简单而无意识地使用,并不使用这种方法意识和分析策略学习。
2.2 语感
在英语语言中,语感通常一般定义为“语言的直觉”或“语言意识”,它指的是某种语言的直觉敏感性。在语言研究领域的早期,德国研究人员Amold Pick(1913)第一次把语言直觉放在了实证研究“失语症”上。无论两种失语症的症状如何,两个病人都保持了语言的直觉,即对语法的深刻掌握。
语言习得理论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认为,大人主要依靠语言习得和语言规则来发展外语语言能力,其中语言习得是指潜意识自然地从语言材料的输入中吸收,即无意识得到某种语言。
Chomsky(1980)认为,语言学是指科学和语言学家用需要的科学经验数据来分析语言,这种数据的类型是语言直觉。他还认为,语言直觉可以自动了解创建,并生成句子。
3.隐性学习理论与语感之间的关系
內隐学习在语感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人们用各种感官来触摸和感受世界,通过听,说,读,写逐渐获得知识。从婴儿长大后的过程中,语感慢慢形成。另外,获得英文知识和规则抽象概念的形成受到隐性学习和明确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的学习交互影响。隐性学习和明确学习是外语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只有內隐和明确认知的结合系统共同合作,互相补充,对语言提供新鲜的活力,才能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
语境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知识和语法规则,它是语言理解的一种隐性能力。隐含的过程学习是语感的重要心理机制。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而言,隐性学习应该熟练使用在教学中,以帮助学习者获得语感。虽然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它,但是感觉也是客观现实的。例如,报纸在阅读中的应用交际方法创造一个隐性的学习环境。
4.培养高中生语感教学模式的实践
至于阅读材料的难度,文秋芳指出(2003),适合的阅读材料是学生可以从中找到新词,理解主要思想,学生才可以有更有效地训练来培养他们的语感。报纸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含有一些专业术语、首字母缩略词和其他专有名词,不但可以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也可以为语感的培养打下基础。
高中英语班常常更加重视英语书籍教材,以扩充词汇教学的不足。另外,结合当前入学的特点考试中,原教材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根据隐性学习的理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只有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
笔者选择《21世纪英文报》高中2版作为学生阅读材料。英语报纸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创造语境,鼓励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相互学习。英文报纸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课上阅读和课外阅读。
(1)课上阅读
根据內隐学习理论,为了激发学生的隐性认知体系,教师设定适当的话题,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隐含的知识。
例如,高级2版《新梦》这篇文章,教师可在课堂上使用日常练习相应的问题教学,如“未来美国生活方式的特点是什么?”等。学生将在实际情况下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转移隐性认知系统。
英文报刊有非常显着的特色话语结构。在报纸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话语结构,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由于英语话语结构与中文写作方式的差异,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障碍。基于此,为消除母语负迁移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文本结构,采用定量策略,从而创造出英语思维方式,最后加强对英语语感的培养。
教师可采用一些重复的策略来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为了使学生加强对文本结构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重述文章。通过重复的信息,使学生纳入和练习英语语感,组织和表达文章。
(2)课外阅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英文报刊,教师可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文章,并进行各种各样的英语后期的交际活动,以培养学生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
首先,安排一些阅读任务,并建立相应的问题。语言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生动的感受和体验,唤起学生的内性知识。其次,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例如:组织英语辩论比赛等。学生需要事先准备劝说对方辩护人、支持本方辩论的论据。另外,在辩论中,学生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益于培养语感。
最后,让学生总结写报纸的摘要。阅读和写作联系非常紧密。阅读材料可以提升写作水平,从而提高语感。加强语感的最有效途径是增加输入信息量并持续刺激。认知心理学表明,只有反复的刺激和再现,才能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5.结语
自学环境和语感培养与语言输入及输出有着很大的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事实上,这是隐式学习理论的影响。阅读的方式和记忆也在语言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还使学生了解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因为外语及其文化环境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动的材料,来帮助他们习得语言。
为了激活学生的隐性知识,教师应该选择大量多元化材料,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在內隐学习理论和显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
王培光. 2005. 语感与语言能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尚文. 2006. 语感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秋芳. 2003. 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erry, D. C. & Dienes, Z. 1993. Implicit learn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M]. Hove: Law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erry, D. C. 1994.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M].London: Academic Press.
Chomsky, N. 1980.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Ellis, R.1994. Implicit knowledge and language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 (28): 166-172.
Krashen, S. 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M]. New York:Lo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