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泗州戏研究
2017-04-15李小舒王善虎
李小舒,王善虎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泗州戏研究
李小舒,王善虎2*
(1.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2.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泗州戏是安徽主要的剧种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乃至传承都与皖北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泗州戏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皖北地方特色方言俗语,具有朴质生动、贴近民生的特点,极富乡土气息。泗州戏对皖北地区的物质生活民俗现象、社会生活民俗现象、精神生活民俗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以可视为研究皖北民俗风土人情的形象资料。皖北地区是泗州戏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赋予泗州戏独特的民俗风格,只有立足于本土民俗文化,泗州戏才能结出灿烂的硕果。
皖北;民俗文化;泗州戏;剧种
泗州戏作为安徽主要的剧种之一,是拉魂腔南路流传到安徽后得到发展而形成的,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饱含鲜明地域特色的戏曲,它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同时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泗州戏已融入到皖北人民的生活中,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深受皖北地区人们的喜爱,成为当地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之一。
1 泗州戏概述
1.1泗州戏的起源
泗州戏的发源地在苏北海州,艺人们对流传民间的“太平腔”“猎户腔”两种曲调进行收集、整理,编出简单的“篇子”,也就是原始的拉魂腔。后来艺人们在不同的省份进行传艺,有的留在苏北、有的奔赴山东、有的选择安徽,并且形成不同的流派。安徽省的泗州戏主要流行于淮河两岸和淮北地区,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麦收之后,人们都要请泗州戏班子来唱戏,热烈庆祝一年的大丰收。
1.2泗州戏的唱腔艺术特征
泗州戏的唱腔基本上是一种说唱形式的音乐唱腔,与皖北地区的民间语言、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有着紧密联系,伴奏形式生动活泼,行腔自由不受伴奏约束,演员可以根据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变化进行随心所欲的即兴发挥,泗州戏的曲调吸收了民歌小调、劳动号子等音调,汲取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改造发展而成,讲究自由无拘,曲调听起来亲切易懂。泗州戏唱腔具有南北唱腔之长,兼具婉约与豪放之美,曲调柔和、婉转动听,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感染力极强。
1.3 泗州戏的功能
泗州戏诞生在封建专制社会开始动摇的时期,社会风气不正,买官卖官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不仅物质上匮乏,政治上也受到压迫。泗州戏的创作之初,是作为农民阶级在辛勤劳作后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疲劳,宣泄内心的不满和压抑,从价值观的视角来看,具有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朴素观点,还从侧面反映出底层劳动人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质。
泗州戏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艺术,所以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情感上,都直观反映出人民的真实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也在歌颂人性的真善美,痛斥人与人之间的假与丑。泗州戏在人们的生活中对民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传播过程中,借助正义善良的精神去教化民众,从社会道德层面内化成民众自身做人的原则。
2 研究泗州戏运用的相关民俗理论
2.1 民俗文化主体论
民俗学通常是研究一个民俗事象,重视外在的形式,往往忽略了重要的俗民角色这一元素。对于俗民本身有这样的界定:它是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群体,俗民存在于全民之中,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的文化特色,负载所有民俗文化。俗民不是普通人,其典型人物表现了民俗文化特色,同样也是俗民的个体。俗民代表一个概括的名词,承载着民俗角色,只要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俗民文化,就被视为是俗民元素的一员。俗民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两方面:首先俗民是民俗文化中文化特色的代表,要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特色;其次俗民需要承载民俗文化的内涵,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享用者、传播者。在对民俗主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民俗的主体而言,应是人,而非民俗事象本身,所以民俗主体论的内容不仅包含民俗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民俗生活状态以及民俗文化的精神世界。
2.2 民俗文化传承论
民俗学者大多认为传承是民俗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民俗领域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能够传承千百年,这与其自身具有的传承性是分不开的,民俗学的研究中不仅要探索所要传承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对怎样传承做更透彻的探寻。民俗的传承特征主要体现在纵向发展的延续性,以及民俗文化横向传播过程这两方面。民俗传承具有三种形态:一是记录传承,二是造型传承,三是行为、感觉、语言传承。传承是一种民俗的遗存。
2.3 民俗文化功能论
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特定的功能,民俗文化的功能,在民众生活与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为完成社会化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
民俗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的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的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民俗是一种约束最广的行为规范,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民众的行为。
二是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过程中起到的教育和模塑作用。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民俗文化塑造民众的经验与行为,形成生活习惯。
三是民俗文化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维系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社会生活保持稳定发展。民俗文化统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维系群体或是民族的文化心理,可被视为一种群体的标识,让民众保持认同感,最终起到维系的功能。
四是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宣泄、娱乐、补偿等方式,使民众的心理本能和生活方式得到调剂的功能。民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种种需求,往往在民俗中得到某种补偿,民间工艺、文艺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宗教仪式中,人们的灵魂得到超越,在放歌中,大胆去歌唱美好的事物。
五是民俗文化的审美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的悦心悦意、悦智悦神、悦耳悦目的审美作用。民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同时附载着审美观念,它影响并感染着大众,一种民俗事象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民间的审美标准,民俗文化的审美特质,不仅是对美的感知,还有对美的感受。民俗文化是因社会生活的需求而产生,并为社会生活而服务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人们达到悦智悦神的精神境界。
3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泗州戏探析
3.1 皖北民俗与泗州戏演剧形式
民俗文化受一定区域环境的影响,在生活生产方式、语言、饮食、情感、信仰等方面,互相影响、适应而创造出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形式。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居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传和传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皖北民俗影响着泗州戏,不仅为泗州戏提供演出的场所,招来大量的观众,还影响着泗州戏的演出时间、形式。
每逢传统节日,皖北地区民间就热闹非凡,成为民族文化的盛宴。春节是皖北人民最重视的节日,人们把春节当成丰收、团结、兴旺的象征,各种民间活动异彩纷呈,戏班竞演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酬金由村社或是民众自愿交纳。除去传统节日,过寿、添子、红白喜事、祛病消灾也有戏,有了竞争,戏班的演出才更加精彩卖力,相互之间以擂台形式竞演,吸引更多的乡民。
泗州戏的演出形式深受皖北民俗文化的影响,通常有以下五种:一是庙会的会主,赌场的场主,以及茶社中,为了吸引民众,请来戏班唱戏,演员除去东家结算的酬金之外,还向观众讨钱,很多时候还会受到人们的欺凌侮辱,由此看来泗州戏的演出史也是血泪史。二是地主做寿办喜事,也会请来戏班演出,其形式以主人点唱为主,也称为唱堂戏。三是以家族为核心组成的戏班,走街串巷的进行街边演出,这种形式成为“跑坡”,演出形式灵活,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四是乡村中请神敬鬼、烧香还愿,会请来戏班连唱三天三夜的“愿戏”。五是富人添子,会请戏班唱《扣娃娃》。
3.2 皖北民俗与泗州戏题材内容
皖北民俗文化是民众创作的知识和认识系统,它是由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依靠口传心授来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泗州戏是皖北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汲取着民俗文化的养分,体现并传承着皖北民俗文化的精髓。泗州戏的剧目繁多,剧中塑造的人物都是农民化的,讲的是皖北方言,展现的是农民生活。
皖北民俗对泗州戏题材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民俗现象,皖北属平原地带,阡陌纵横,居民以面食为主。泗州戏剧目中多描写反映皖北的食物与器具,如《拾棉花》中提到“烙馍卷鸭蛋”、《走娘家》中提到“面疙瘩”等,这些都是皖北民众喜欢的食物。二是社会生活民俗现象,皖北地区婚丧嫁娶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泗州戏有许多的剧目都是表现婚嫁的,如《打乾棒》中描绘了拜堂前的景象,崔说“没有香烛、纸马、怎么办呢”,四姐答话“铺土为炉,插草为香”,皖北民俗中只有拜堂成亲才算结为夫妻。修缮祖坟也备受民众重视,《打乾棒》中对此民俗就有体现。此外,丧葬礼俗、兄弟结拜等皖北民俗文化风貌,也被泗州戏借鉴。三是精神生活民俗现象,主要体现了皖北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主要涉及到祭典礼仪、民间禁忌、巫术宗教、道德观念等方面。泗州戏的剧目很多由真人真事改编,反映民众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民生活,所以备受民众喜爱。
4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泗州戏的传承
在民俗文化视域下探讨民俗的传承,需注重两个问题:一是民俗传承者的生活背景;二是传承者如何传承,其运用的传承方式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
4.1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泗州戏的传承者
泗州戏的传承者既有专业性的传承者,也有爱好者,前者是泗州戏传承的直接推动者,后者作为忠实拥护者把泗州戏作为精神食粮,是泗州戏传承的重要群众基础,二者完成了泗州戏两百余年的传承工作。
泗州戏在发展的早期,表演者大多是生活状况不好的农民,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通过在庙会或是街头表演,来赚取生活所需,他们常年流浪,白天乞讨,夜宿牛棚,条件十分艰苦。随着泗州戏的不断发展,许多人喜欢上了泗州戏,艺人的数量逐渐增多,然后组建戏班。建国以后泗州戏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重视,在皖北地区纷纷建立正规的泗州戏剧团并成立泗州戏协会。泗州戏走向正规的发展,使原来文化程度有限、演唱不专业的艺人逐渐走向正规化,成立了培养专业泗州戏演员的学校,学校收集、整理、改编泗州戏剧目,为专业的学习提供保障,不断有新的泗州戏曲目问世,风格新颖,以此来吸引广大泗州戏爱好者,从而促使泗州戏的良性发展。泗州戏遍布节日庙会,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成为熏陶民众的精神食粮,为泗州戏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4.2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泗州戏的传承方式
泗州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传承方式:一是专业泗州戏演员的传承,是为了泗州戏的发展储备人才,纯粹专业技能的传承;二是演出形式向民众进行精神传承,是为了奠定广大群众基础,将泗州戏的民俗精神传承给民众。
泗州戏专业传承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师徒传承或是家族传承(子承父业),没有正规的教学形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凭借个人的天资悟性去领会。许多泗州戏小班都是从祖上传承下来,通过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依靠组成的戏班街头卖艺来养家糊口。这种传承方式为泗州戏的民间基础和影响力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另一种是专业传承方式,传承人在专业的泗州戏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把年龄较小、对戏曲表演有浓厚兴趣的学员送到学校培训。接受了正规教育的传承人,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彻底摆脱了传统戏班演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改善传承技艺粗糙的缺陷。专业传承的方式还培养出优秀的从事泗州戏剧目创作的编剧,建国后泗州戏的创作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此时的新作品符合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内容新颖,语言诙谐,令人耳目一新。例如《拾棉花》《卖粮路上》《野姑娘》《二嫂上桥》等作品,都具有代表性。
泗州戏的精神传承主要是通过表演,把民俗文化的精髓展现在观众面前,不仅吸引支持者,还充分展现泗州戏的魅力。在皖北地区,只要有盛大的节日或是庙会,就会有泗州戏的演出,人山人海的场面热闹非凡。另外泗州戏在大户人家的婚丧大事或是喜得贵子、考中功名时,也会进行表演。建国后泗州戏走进城市,受到市民的热情追捧。
4.3 皖北民俗文化视域下泗州戏的传承保护
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众精神和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泗州戏作为皖北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发展困境,现实状况反映出泗州戏传统剧目活力丧失、更新缓慢等现象,造成了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的现状。还有一些泗州戏的小剧团,盲目跟从现代音乐的步伐,唱腔融入一些通俗唱法,内容上加入趣味低级的段子,短时间内迎合了小众群里的审美,却在大的方向丢弃了泗州戏的优秀传统。另外泗州戏的演出市场和演出方式也受到了制约,听众局限于中老年群体,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有限,经济效益差。
泗州戏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必须要有解决的措施才能保证传承,因此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泗州戏要在剧目的内容上改革创新,抛弃不健康的内容,改编一些更贴近民众生活的曲目,契合主流社会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加大对泗州戏民族精神的弘扬力度,立足于道德立场上与民众的情感相融合。其次要加强与其他剧种的合作,借鉴和吸收成功剧种的经验,引进优秀的剧目。第三要让政府加大对泗州戏保护的力度,为泗州戏的发展提供资金投入,把泗州戏的发展引入一个良性传承的发展之路,通过媒体宣传泗州戏的知名度,从而扩大泗州戏的受众面。
5 结语
泗州戏是皖北民众拥护和热爱的民间艺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为后人留下的瑰宝。无论作为皖北民俗文化的承载者还是分享者,我们都应竭力保护和传承它,要让泗州戏扎根到皖北民俗文化的土壤中,从人们现实生活形态来了解人们的需求,通过后人的不断努力,承担起传承泗州戏的重任。
[1]杨炎.泗州戏的民俗学解析[D].安徽大学,2012.
[2]江毅,张鹏飞.论地方剧种泗州戏的演绎特征[J]. 巢湖学院学报,2012(2):87-90.
[3]高群.皖北语音民俗简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42.
[4]戴岚岚,张素枝.泗州戏传统音乐唱腔艺术魅力浅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2(03):52-54.
[5]王慧.泗州戏与皖北民俗方言[J].戏剧文学,2013(12):87-91.
[6]孔丹丹.泗洪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1(4):35-36.
[7]胡利华.皖北地区方言与民俗的互动关系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4(6):28-31.
[8]张凯,孟凡翠.开发皖北民俗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4-28.
A Study on Sizhou Oper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lture in North Anhui
LI Xiao-shu1, WANG Shan-hu2
(1. Artistic Vocational College of Anhui, Hefei 230001, Anhui; 2. Music Department, Suzhou College, Suzhou 234000 Anhui)
Sizhou opera is one of the main opera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folk culture in north Anhui. In 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Sizhou opera has taken in local accent and idioms, featured simplicity and closeness to people, and is rich in local color. Sizhou opera has reflected the folk custom phenomenon in aspect of material life,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in north Anhui,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precious material of studying folk custom and local conditions in north Anhui. North Anhui area is the place on which Sizhou opera is based and endows it with special folk custom. Only being based on the local folk culture, can Sizhou opera bear fruitfully.
north Anhui; folk culture; Sizhou opera; type of opera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3.05
I236
A
1004-4310(2017)03-0019-05
2017-02-23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当代双重文化生存空间的巢湖民歌传承与转型研究”(SK2016A0497);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教育基地项目“皖文非遗([2016]34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声腔特点与音乐风格研究”。
李小舒(1961- ),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音乐教育;王善虎(1974- ),男,安徽固镇人,武汉音乐学院声乐演唱硕士,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