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源动力
——略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趣策略

2017-04-15林宗益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简笔画笔者信息技术

林宗益

(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福建 平和 363700)

兴趣: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源动力
——略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趣策略

林宗益

(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福建 平和 363700)

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现阶段,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文章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情景激趣、游戏激趣、小组激趣、作业激趣四方面简略论述激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一些策略。

略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趣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课程。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早已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淘宝购物、美团聚餐……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因此,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当今信息技术时代的迫切要求。然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传统意义上的“副课”,家长一般对此课程不太重视,学校也不对信息技术课程做统一的考试。如此以来,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度不够,致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只要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学习技术的浓厚兴趣,课程的教学效率自然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一、情景激趣

教学情景是联系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一座桥梁。学生对陌生的学科知识没有明显的兴趣,但对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却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形象的教学情景,进行教学,要比枯燥的教条式教学更易于学生接受。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兴趣。[1]

例如在教学《设置动画效果》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创设了“学校运动会”的教学情景。上课时,教师向学生播放了学校召开运动会的视频,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引用“100米赛跑”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猜测跑道上的六名选手谁能得第一名,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动手进行设置。教学情景紧紧围绕“设置动画的方法”这一教学内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引领学生学习《电脑简笔画》这一课时,笔者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一些形象逼真的卡通人物简笔画,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仔细欣赏了这些简笔画。学生对这些仅用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形象逼真的卡通人物形象感到赞叹不已。笔者择机启发道:“同学们,这些卡通人物好看吗?你们想动手画一画漂亮的简笔画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就在此时,笔者借机导入了新课:“今天,就用面前的电脑来学习画这些漂亮的简笔画吧!”学生一想到自己可以用电脑画出这些自己喜欢的简笔画,十分高兴,以致学习的兴致高涨,学习效率好。

二、游戏激趣

游戏是小学生热衷的一项活动。所以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巧妙设计各种趣味盎然的教学游戏[2]。通过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这些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操作鼠标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就是结合传统的益智游戏——《七巧板》进行教学。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用鼠标单击桌面七巧板图标,打开“奇妙的七巧板”游戏窗口;然后,用鼠标单击拼图“演示”,观看拼图方法;紧接着,按住鼠标左键将每一块七巧板依次拖拽到相应的地方;最后,利用七巧板拼成相应的图形。

在教师设计的各种趣味盎然的教学游戏之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也被激发了。

三、小组激趣

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不仅深受成人的追捧,还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鉴于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喜爱参与竞赛活动的心理,精心设计一些竞争激烈的小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小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文字输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分组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输入一段文字,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输入的又快又准确。如此以来,学生参与键盘操作练习的积极性就高。学生们对于集体荣誉是非常重视的,他们为了为小组争得好的名次,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会竭尽全力地练习打字。这样,枯燥的键盘练习课就会变得妙趣横生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

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竞争激烈的小组竞赛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也被激发了。

四、作业激趣

计算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向学生演练,然后才让学生操作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主动求学精神,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发展受限的弊端,而且忽视了学生的操作,使操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操作、大胆放手、自由发展,让他们多练多操作,在练的过程中领悟、理解、掌握。课堂上,既有精讲、演示,更有充足时间让学生上机练习,引导学生自我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自我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的作业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在细致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有趣的作业。

在“幻灯片的制作”这部分教学内容结束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幻灯片制作知识,制作几张读书心得交流幻灯片,完成后将进行评比。这样,学生就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用心去设计完成。再如在引领学生学习完Word这部分内容之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Word知识,准确输入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将文本设置成自己喜欢的字体,并根据作文内容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片。这样的作业与学生思想紧密相连,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复习相关Word知识的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还切实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远不止这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激趣,在教学有关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引入了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聆听这个有趣的故事。[3]此外,教师也可以巧用比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把CPU比作人的大脑,把输入设备,即扫描仪等比作笔者们的眼睛;把输出设备,即音箱等比作嘴巴;把存储器等比作记事本等。通过比喻的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概念讲解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综上所述,教师要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的源动力。

[1]于晓慧.例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激趣教学[J].学生之友,2012(4).

[2]刘亚东.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激趣十法[J].科学咨询,2014(26).

[3]戴芳芳.激趣——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精彩纷呈[J].科普童话,2016(2).

G623.58

A

1673-9884(2017)09-0095-02

2017-08-21

林宗益,男,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简笔画笔者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萌宠简笔画
神形兼备的简笔画
超赞的简笔画
儿童简笔画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