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随笔:从民族学角度阐述六句摘录
2017-04-15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德意志意识形态》随笔:从民族学角度阐述六句摘录
王德栋马藝嘉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笔者在读《马克思恩格斯论民主问题》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时,颇有感想,从中摘录几句,结合自己的体会,从民族学的角度加以阐述,写成这篇短小随笔,文字通俗易懂,仅记自己当时之想法,以作分享,以下是其中的六句话: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这句话若是从民族学角度来理解,就是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了解一个民族,可观察其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它们的内涵,这方方面面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每一方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折射生活、反映生活,我们可以从每一方面来了解一个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各个方面汇总到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从不同的“一”,来看整体的“一”。
“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改善生产的物质条件,提高生产力,才能最终摆脱落后的状态。这里的“民族”从广义来讲可以是中华民族,从侠义来讲,可以是国内诸如汉族、壮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每一个民族。正如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其他都是虚妄之想。正如摩天大厦要从打地基开始,地基打得结实,层层高楼才能拔地而起,久经风雨。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也指出,所有人类的需要可以根据层次进行排列,从对空气、食物和水的生理需要开始,接下来是心理需要的四个层次——安全、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了能维持一个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的基本的元素之后,这个个体才有精力去兼顾使之存在之外的事情,去追求更高境界的东西。从近现代的中华民族历史来看,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使中国蓬勃发展、生机盎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话语权。综合国力的增强,才使我们有能力造福于中华儿女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才使我们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责任,才使我们有自信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才使我们敢于提出并且有能力完成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从侠义的民族概念来看,每一个民族的自信首先来自于经济发展和独立,独立的经济随之而来的是独立的人格。各民族经济上平等、文化上平等,各民族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才会更加和谐,平等的看待彼此,偏见才会无生存之地。各民族之间更少的偏见、更多的尊重这种状态,才会有更和谐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之和谐稳定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正如另一句话所言“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只有在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差不大的时候,才能实现一个对等的关系。同时,不同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差异也体现在分工上。经济落后,有些贫困地区的人民连最基本的稳定的温饱都没有解决,何谈精神食量。因此很多贫困地区的人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这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水平越低,就越不重视教育,子女的受教育水平也不高。即使有国家义务教育的保障,但由于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龄儿童出了学校就没有一个良好学习条件的维持,这也导致了贫穷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的持续偏低。在目前外出务工的大潮流下,想改变现状的民族同胞来到中东部城市务工,但受限于自身的素质,不得不在低层次的岗位打工。一方面,从事着低层次的工作,收入不高,受人歧视,心理肯定不会有所归属,对于民族关系没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适应城市工作和管理规章制度,按照家乡习惯我行我素,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和困难等,这都是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重视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水平,缩小差异,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教育、思想法制观念宣传等配套措施多管齐下,为建设和谐民族关系而努力。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交往程度决定生产水平,因此各民族不能固步自封,要多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相互学习,特别是在现在一个发展迅速的信息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欠发展的民族地区的人民不能有抗拒的心理,用隔绝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民族之间互通互联,与世隔绝不仅不现实,也不可取。每个民族要自强,越是有差距就越要卧薪尝胆,卯足劲加油干。各民族之间通过增加往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的思辨的色彩。”“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正所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还是要多多来往,不管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还是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只有频繁的往来,增加接触的频率,这样才会有机会相互了解。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禁忌等基础上,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才会减少彼此间的误解,不会人云亦云,用道听旁说的一些言语把其他民族标签化,更甚者是唯心的去想象其他民族。这都是不负责的做法,没有思辨精神、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表现,这都不利于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我们要在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一个个体,了解一个民族。我们要有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用对一个个体、一个民族的刻板印象来标签一个个体,更不能用某一个个体的行为来概括一个民族。
“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仅仅因为这个缘故,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人最终的追求还是精神追求,即使腰缠万贯也很空虚,就是精神上的空虚。若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现实关系的财富,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必定要发生互动,这样人生才能实现其存在意义,民族与民族之间也是如此。笔者在此处联系到在民族交往中,民族的来往、民族间人口的流动,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这不仅可以了解其他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可拓宽自身的眼界和学识,最终获得精神财富。在这基础上主观能动性会再创造新的物质、精神财富,创新、改善、完善自身发展之不足。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再发展,这也体现了文化多样性的益处。
民族关系良性发展关系着城市和谐稳定,关系着地区和谐稳定,关系着国家和谐稳定,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不仅需要每个民族成员个体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国家从意识形态宏观把控,观念上的引导、教育和宣传对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我们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及其方法论,保持先进的思想意识,为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
王德栋,男,汉族,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