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党校智库建设的思考
2017-04-15钱畅
钱 畅
加强县级党校智库建设的思考
钱 畅
(中共连江县委党校,福建 连江 350500)
当前县级党校存在着咨政意识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渠道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必须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科研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快县级党校智库建设,发挥县级党校地方政府参谋部作用。
县级党校;智库;咨政;科研工作
智库,即思想库,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为决策者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的专业机构。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思想库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习总书记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党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2008年9月颁布的《党校工作条例》中就明确指出要“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新形势下,县级党校也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入到国家“积极推进思想库建设”战略中来,以加强科研工作为抓手,不断深化科研领域改革,提高党校科研能力和水平,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
一、基层党校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各种硬骨头,资源、环境、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党校思想库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的重要任务。县级党校思想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思想库建设主体相比具有重大优势。一方面,县级党校在实际工作中与基层群众干部接触较多,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能够精准地发现基层存在的问题,并便捷地收集信息,从实践中、群众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另一方面,基层教师也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掌握了一定的科研与调研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这就有助于对基层政府的决策提供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决策参考,同时能反映基层老百姓的心声,维护百姓利益。
其次,有利于提升县级党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基层党校具有教学、科研、咨政三种职能,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科研的目的就是为教学和咨政服务。2008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党校科研工作,要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2]所以说,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是党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如果基层党校通过大力加强科研工作,拿出更多咨政“精品”,并且能够被政府采纳并应用到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那么党校的影响力必然能够提升。因此,党校要提高综合实力与影响力,就要通过加强科研工作,提高咨政水平。
二、县级党校咨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县级党校思想库最终目的就是要推进政治理论创新、提高党校教学与科研水平,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出好谋划好策。当前县级党校思想库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
一是对县级党校职能认识不清。当前,县级党校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与咨政,对科研与咨政功能认识不清的现象。他们认为教学是基层党校的主要任务,科研主要是市级以上党校的事;还有部分教师以自身科研能力不足为借口,存在教而少研、研而不咨的现象。二是教师科研动力不足。一方面,由于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工作量和待遇的差距,基层党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不强。党校内部人员有两种编制,事业编制的教师只负责授课,参公编制的行政人员只负责行政工作,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学、科研、宣讲、咨政等任务,待遇却不如参公人员。另一方面,县级党校的高级职称比例过少,仅有10%左右。部分老教师在仕途无望、待遇不高、职称升级只能熬资历,咨政服务又没有硬性规定的环境下,咨政的积极性不足。
(二)师资力量薄弱
基层党校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能力不强。一方面,县级党校老教师科研能力“先天不足”。党校老教师的原始学历大多是中专或大专,还有很多是初高中教师调到党校的。他们虽然教学功底深厚,但是存在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进取心淡化的现象。因此,他们的科研能力大多较差,科研积极性也普遍不高,对于上级硬要求的科研任务,往往是临时突击、应付了事,论文水平也较低。另一方面,党校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老教师进步空间受限,新教师又尚未成长起来。近年来,各县级党校通过招考、选调等方式引进了部分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学历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强。但是这些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在学校所学的更多的是专业知识,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实践经验的不足造成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深刻。另外,县级党校教师丧失了传统上拥有的信息掌握方面的优势。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便捷、多样,而很多县级教师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甚至还不如学员。这样县级党校教师的科研成果难免沦为“空对空”的高大上理论,很难真正做到接地气,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实际难题。
(三)咨政机制不健全
随着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发展,党校思想库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然而当前,基层党校的咨政机制并不完善。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基层党校仅有宏观管理规定,但缺乏微观的、科学合理的具体操作规范。有的虽然有基本的制度,但是执行力不强,对教师的约束力也不强,搞不搞科研全靠自觉,科研任务的完成也多是某个教师单打独斗。这样就不能形成党校教师团结协作、互相帮带、你追我赶的科研氛围。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咨政成果没有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和现金奖励等有效结合,这就造成教师咨政积极性不高,对于上级布置的课题也多半抱着应付的心态,咨政成果质量也大多不高。
(四)成果转化渠道不完善
党校科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教学和咨政服务,所以县级党校要在深入调查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抓住地方建设的难点和热点,扎扎实实做研究,千锤百炼出“精品”,并推进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政府决策。因此,必须要打通科研成果发挥社会效益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当前很多县级党校存在为了科研而科研的现象,多数科研成果在完成后便束之高阁。一方面,部分基层党校对科研成果不够重视。党校教师不善于把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课堂,启发学员思考,引导学员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地方建设中的难题。另一方面,咨政渠道不畅通。当前,咨政渠道和成果转化方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尚不完善。载体和渠道的缺乏导致很多科研成果难以进入决策程序,不能够发挥其社会效益。
三、推进县级党校智库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3]县级党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咨政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多“金点子”,是县级党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科研工作是县级党校提供咨政服务的主要途径,因此县级党校智库建设必须要以加强科研工作为主要抓手。
(一)转变观念,明确党校咨政的职能定位
鉴于多数县级党校不重视科研、咨政意识不高的现状,要改变现状,县委的重视是前提。县委相关领导应高度重视党校的科研工作,通过组织全体党校成员学习讨论、培训等方式,促使大家转变理念,重视科研工作,认识到咨政是党校的基本职能,同时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党校教师参与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课题的研讨中来。党校全体教师也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党校教师在科研思路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主动为当地政府提供科学的咨询和决策建议。党校教科研人员要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和各项政策,深入当地实际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问题,科学选定事关当地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二是注意研究学员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更好地从理论上回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员转变思维,提高决策水平。三是研究新课题,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动态,对最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努力打造党校品牌。
(二)完善制度,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激发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制度。制度好,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制度不好,会使有能力的人变的懒散、平庸。一是科研任务合理分配制度。确保每位教师都参与到科研中来,避免会干的累死,不干的闲死,影响内部和谐和大家积极性的发挥。二是建立科研服务制度。教师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党校领导包括县委领导要帮忙解决。例如,调研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提供信息、支持;调研过程中车费、餐费的报销等问题。三是打破党校人员编制的限制,探索党校全员参与科研的制度。县级党校可以探索不限编制身份,皆可选择从事科研工作,这样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壮大科研队伍。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咨政成果的奖励。一方面,要在年终考核评优、外出学习、考察、职称评比等方面优先。另一方面,要对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适当的物质补助或奖励,激发党校工作人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三)重视人才,加强咨政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咨政人才队伍,是建设新型党校智库的核心。因此,要高度重视党校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是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建立党校科研人员定期轮流培训、进修制度。根据党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长期、分批地送教师到上级党校、高校进修深造或者选派到基层进行锻炼,让他们开阔视野、转变思维,积累实践经验。二是建立科研“传帮带”制度。建立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帮带培养机制,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改变过去科研任务主要靠某个教师单打独斗的情况,可以根据课题需要及教师专业特长,组织多个教师集体协作。这样就避免了某个教师科研压力大、任务重的情况,同时,集体协作也有助于提高科研质量。三是做好挂职锻炼工作,积极创造各种途径,安排教师到县直有关部门和基层一线岗位挂职,进一步丰富实践经验,熟悉政府工作内容和重点,了解县区及村镇实际情况。[4]
(四)注重成果转化,发挥科研成果价值
科研是手段,咨政才是最终目的。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把科研成果及时、高效地转化到政府决策中去。首先,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收集各方咨政信息,在经过筛选、鉴别后把其中的“精品”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送,发挥桥梁作用,促进相关科研成果及时、高效地转化为决策参考。其次,县级党校应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拓展科研平台。积极争取承担政府各部门的委托或合作调研课题,增强科研成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最后,党校应积极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与决策机构建立密切交流机制,以专题调研报告、内部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方式使研究方案成为政策现实,充分发挥党校决策咨询、服务社会的作用。
[1] 王建梁,郭万婷.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4(9).
[2] 吴斌,黄金旺.加强智库建设推动党校科研转型发展[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3).
[3] 尹艺,黄金旺.地方党委政府应重视加强智库建设[J].决策咨询,2015(3).
[4] 柯秀华.推进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4(22).
责任编辑:倪 芬
D261.41
A
1674-1072(2017)02-065-03
2017-02-20
钱畅(1989-),女,河南固始人,中共连江县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