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内修与外寻
——基于宗白华美学文本所指引的方法视角
2017-04-15温于涉
温于涉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英语部,广东广州510230)
一、引言
在中国美学领域,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表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他的美学文本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直接连通着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生活的了悟。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文本中,我们领悟到的是,通过自我内化的勤修,并“‘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美的踪迹”[1]18,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美的思想和美的光辉互为启发、互为辉映的过程里,能够逐步完成对美的感性认识和对美的思辨体悟。
二、琐细中的自我陶冶
(一)守时、整洁
美的修养要点点滴滴地积累,应该自生活最贴近处、精致细腻的情感生发处着手,从生活层面做起。首先是惜时守时,从流行的说法“岁月不饶人,饶人请饶我”联系到李贺的诗句“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认识到时不我待的千古无奈,惜时如金是奋发求进的基本态度。其次是整洁,几乎所有的鸟兽都爱整洁,这是因为去除粗糙、拙劣、呆笨,不断地改善外观形象,演化得华丽、灵秀、敏捷乃是生物存活并繁衍的本能力量。于人而言,清新刚健的生活是美的集中体现。人体整洁的形象是美的第一要义,正是从身体出发,我们开始获得和提炼我们的美感,从而把我们自己培养成为通晓美和懂得享受美的人。皮肤包裹着肌肉和脏器,内核是灵魂,服装则是心灵的皮肤。人的穿衣打扮源于一个人有意识的创造,是在展示着某一种美呢!因此,整洁的美感内涵与健康是同时存在的。身骨健朗、神清气爽,衣物得体,身临秩序井然、明亮洁净的学习环境,带来的就是顺心适意的舒畅感。这是悦心悦意美感的发端,是创意发挥驰骋空间的前提。
(二)静观、凝视
爱美是感觉,审美就需要静思了,因为审美是在深化感觉和净化感觉。
静静地对着纸张、颜料、墨水、尺牍以及手头各种材料,调动各类视觉语汇观察、名状其纹理、色泽、形状等外在存在,进而感知它们的质感及至存在的空间感。用心感知身边物件,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由然感恩它们在艺术习练、创造中的友善配合和神来之笔的帮助,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温馨起来,身边那些通常被漫不经心地对待的、平淡无奇的东西也就变得鲜活起来。这种美的感觉能很快地调整我们的情绪,进入宁静的状态。
感官会自然地接受合乎生命节奏的形式美,这是生而有之的本能。审美的敏感程度则依赖于欣赏过程的训练。结合着艺术欣赏训练美感能力,宗白华认为,以“唯美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积极的工作”[2]279三结合的方式,持了唯美主义的人生观,同艺术接近,常时作艺术地观察,消极的方面可以减少小己的烦闷和痛苦,积极的方面则可以替社会提倡艺术的教育和艺术的创造,发挥艺术教育高尚社会人民人格的作用。以艺术的美感穿透力、感染力来倡导艺术式的人生榜样,让社会大众感受到人生生活的优美、丰富、有意义、有价值。可是,艺术不会像酒精或娱乐那样直接地、单纯地使人激动、兴奋或陶醉,安详宁静地使自身沉浸于艺术世界时才能在专注中体验、领会艺术品的意味:作品的结构、主题及其揭示的发展意蕴、声光影的动态交织、作品本身的存在性等。
一般来说,人们容易忽视对简单存在的观察分析。比如清代的张潮说:“人则女美于男,禽则雄华于雌,兽则牝牡无分者也。”[3]300只要是有常识的人,读之恍然大悟,确实是这样啊,可是自己怎么没能有这么清晰的概括呢,所以,静观在于投入情感,凝神观照周遭的有形之物。质地和纹理就是有生命感觉的美,在线条、比例、韵律上可以找到。张潮的另一句话说:“所谓美人,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寥寥数字里对形、声、意、神的描写概括且深透,富于美术兴味,既有明丽的色调,又有婉然清亮的声音,还有跃然而出的形影、兼有诗性的情致,隐约闪耀着一股温润柔媚的光晕。这种由文字转换出的形态审美把握,非宁静中的玩味与神入、想象的致远所能体会的。明察观细节与具象性组合的形态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辨能力,这“鉴赏”和“识辨”中的艺术感通是视觉与听觉的圆融契合。在各种寻找、感受美的可能方式里,眼见与耳闻可以比较清楚地综观到形式美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世界,情思可以在美的沉浸中认识到美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如何起作用,若进入到理性的思考,或能于理念中形成实用的科学美感。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能敏于把握不居性灵的心思。所缺者,正是深刻且普遍的纯精神性和超越性。所以,得在抽象的(如文字描写)中锤炼凝神观照与收视返听的直觉本能,逐渐臻于耳聪目瞭心敏的清明境界。
(三)文本体验中不断丰富感觉资源
叶秀山指出:“中国人从‘生活的世界’所体会出来的首先是‘史’这个度,‘真’、‘善’、‘美’都在‘史’中。”[4]18审美与史、论结合,学习起来就不会空洞无物,能够从前人的美学成就里把握到美感原则客观性的主张。在当今“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的学习环境中,缀零贴碎的方法便可以让阅读的心得感想像串珍珠一样。钱钟书说:“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5]522先不谈贡献,起码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获取更多能为己用的指导性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画论、乐论、曲论、诗论、词论、文人的艺术心得笔记、民间艺术实践言传身教传统的某些记录涉及到的情感、艺理虽然比较缺乏系统性,但勾出的思辨性和理论性依然是独立、精辟的,富于民族特色。换个角度来看,恰恰也是这“比较缺乏系统性”的特点可以使得阅读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为需要而锁定目标进行扫描式查找的阅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结合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和各种生动的形象进行考察,还有可能另辟蹊径。梁启超《德育鉴》收录了60多位历代大儒语录,其用意是:“本编不可以作教科书,其体裁异也。惟有志之士,欲从事修养以成伟大之人格者,日置座右,可以当一良友。”[6]6此书成为哺育后学成功范本。
通过从文本中召唤出来的具体表现力来印证意境的高、深、大和静远空灵,让思想接驳、承继古而有之的令人动情的喜悦感。阅读中的批评性解读,分析与欣赏经典的目的在于萃取经典所能提供的现代意义,让美通过人们的知觉进入人们的意识,在经验中习得、发展精微化的审美敏悟力。德国格罗塞的著作《艺术的起源》得出了一个结论性观点:“原始艺术中所表现的情绪是狭隘而粗野的,它的材料是贫乏的,它的形式是简陋而拙劣的,然而那主要动机、手法和目的,最初期的艺术还是和其他一切时代的艺术一致。”[7]236这是在确认,古代的人就已经把握到了艺术最基本的根性。也就是说,文化艺术的自信和进步都是建立在原始艺术、经典的拥有与推崇的基础上的,我们不可能在传统之外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批判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既然如此,就需要有意识地接触一批经典,沉潜于文化的意蕴里,将相关的信息进行解析和积累,渐至于捕捉规律,在有限的感性现实中趋向于无限。张法的《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列举了:《礼记·乐记》、《诗大序》、《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林泉高致》、《园冶》、《溪山琴况》、《画语录》、《〈水浒传〉评点》、《原诗》、《人间词话》、《艺概》和《闲情偶寄》,可以作美的读本的最初选择范本,在张法的导读下细读精研。就审美表达的流畅性而言,学习一些专业的品鉴词汇很重要。对于敦煌佛像,宗白华使用的词汇是,“纯净而健劲的线条”、“柔和而静穆的色彩”、“火热的活力”、“华严宁静的超美”等。扩大审美词汇量的书籍很多,作为开启性质的,可以推荐吴蓬编著的《东方审美词汇会集萃》作为延伸阅读的重点材料。
(四)艺术批评日记的写作训练
宗白华强调转益多师而又能“温故而知新”是艺术创造与艺术批评应有的态度。艺术领悟和技能习得的过程中,要揭去遮蔽性情的利欲和俗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需要加强锻炼以增长见识。由于一切伟大的作品都蕴藉着“光景常新”的烙印,对于伟大的作品,非常需要沉浸于常读常新的状态以获得灵感启悟。比较切实际的方法就是,以课堂艺术批评的写作为先导,培养写艺术批评日记的习惯。一个人只有勤于与有思想的大家对话,认真聆听前辈先贤的教诲,同时注意倾听自己的心声,学着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在这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做笔记,记下触动心思的思想火花并试着附上评论,坚持写艺术批评日记,这样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尝试着如何有效地理清自己的批评向度和组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结论。艺术作品的纯个人性与日记的私人性相吻合,有了喜欢写观察日记和艺术批评日记的习惯,有助于自觉地理解艺术的历史,还会激励对于新事物意义的积极探寻欲望,较为客观地认识现当代具有探索开拓精神但有争议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到了一定程度,激荡于心胸间的疑惑热力或能迸出非同寻常的创新灵感。
宗白华的《凤凰山读画记》[8]377、《题〈张茜英画册〉》[8]404、《看了罗丹雕刻以后》[1]268等文章就是学着去欣赏、批评的入门篇章,也是写艺术批评日记参照的样本。《凤凰山读画记》记录了1942年3月29日宗白华自己和李长之爬上凤凰山顶流连欣赏吕斯伯十四年来创作的六七十幅油画作品,“读画”中,宗白华觉得吕斯伯画的桔柑形浑圆、色流韵,既是对实在的把握,同时把握到了实在里的诗;吕斯伯那静而有热的几幅初春野景画“色调的柔韵欲流,氛围的和雅明艳,令人心醉,如饮春风,如吸春胶。”如吕斯伯其人为人和性格的画境已经有了中国古代艺术堂奥的“静境”意味:“静故能深,柔故能和”,令人体味不尽。至此,宗白华以戴醇士:“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的画论概括了读画的意义所在。《题〈张茜英画册〉》言简意赅地指出:以油和色彩为工具的西洋油画永驻着光、热和生命,它象征着人类不朽的青春精神;引书法入画的中国画艺创构的则是宁静、明净的秋韵意境!《看了罗丹雕刻以后》言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借助图画、雕刻等艺术形式“扣留”瞬息变幻的空中的光、色,花草的颤动、云水的波澜等自然现象某一刻美的印象,使它普遍化、永久化,能为人普遍地、时时地享受。这种学习过程有助于慢慢地理解“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所言说的道理,在静思中勤于笔记,善于捕捉,敏于“扣留”,假以时日,就能对于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广阔的思考和独特的理解。
(五)心手相应的习练
自然界中,万物各具形态,有非常多种繁复变化的线条、纹理,通过手指和画笔就可以呈现人性和感情:线条因力度而显出粗重或细巧,因动作快慢而显得或流畅或迟钝。若果把线条用在轮廓上,就会进入到造型而关连到感官与思维的联合活动。宗白华说:“真有本事的人,中国老百姓看得出来,那线条就与众不同。”[9]601因为这些线条的弹性表现着节奏,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1]231宗白华在《凤凰山读画记》一文中也具体地指出了技法习练给人带来的好处:“在掘发世界静物的形、色、体时,无意地获得物质里面潜隐的真、善、美,因而使画境深而圆融,令人体味不尽。”[8]378这也说明,纯粹美感的素描、构图造型、平面设计等训练本身便是在诠释、揭示美在何处流淌、在何处会聚、在何处浓缩、可能在何时闪现,有意识地融入一些“道器”常识,可避免单纯学习艺术史的枯燥和反复绘画线条的单调。比如,就线条、圆圈、比例、空白的技法处理上,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习练千百次,每次的练习都可能有不同的联想,可能是“达芬奇画蛋”,也可能联系到S形状,随即的闪念就是“为什么S形会成为后世圆形图案的典范呢?”考查资料的结果大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纺轮中有一根相反相成的S形曲线,呈现出的立体画面阴阳互补、左右相倾、前后相随。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先民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发展了实用艺术,陶器工艺装饰的需要,发展了图案化的风格。在表现技巧方面,遵循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这些属于自然美的抽象形式。到了这般层次,技法训练便有“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10]444的效果。
三“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美的踪迹
(一)大快朵颐时的”美谈“
别有一番情趣的江边大排档聚会也是美的享受,虽说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餐厅规范、干净整洁,能带来舒畅惬意的美感,但是,江边大排档与天地相接的开阔感也很好啊,江边路口生命气息旺盛,感受到的是随遇率性那种生机勃勃之美。大家聚在一块儿高兴就好,关乎情趣,与就餐档次无涉,灌进两杯啤酒后就搭上了那条筋,远望高楼说成败,近睇尘灰话飞扬,无意中又得来“凝视”神入的感觉——那凝固着生命形态的建筑不光是有形的、实用的,更是生命态度的体现;尘灰飞扬却是律动的青春活力,真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意味呀。看见了灯火阑珊处的青春少女走过,谈谈袁宏道所说的“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11]11各自会一番“女中之态”的美感与情趣。论及姓名提到“小翠”,不妨聊聊《聊斋志异》中也有中国版本“人妖”的记录。转而深入到人生经历与感想,心中的苦闷实在是每一人都要面对的“炼狱”,因而引出《苦闷的象征》,再谈钱穆的《性与命》。当江边开阔处滑落陨星一颗有话锋转到UFO的种种趣闻。人是评价性动物,在饮食为第一要务里的味觉与口感中甩开腮帮子美一回的同时,说长道短自是其乐融融。这种街头巷尾的原生态生活里的闲聊乐趣,是人与人之间真正自由的相遇,悠然而来的逸兴横飞能带出一连串美的词,美便在互相交错中揭示出来了。宗白华就说过:“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人物的趣谈、风度和行动,可以在与艺术家的实践所启示的美的体会与体验。”[9]604美的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在世界上已有可借鉴的显例:印度这个极度多元化国家里,大部分人都喜欢阅读哲学、文学和灵修之类的书籍,还整天把时间“浪费”在“争鸣”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宏大政治、哲学问题,他们舒适有依的心灵很平和地拒绝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污染。国际接轨意识是一个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先决条件。意识接轨但不是套路一样,我们自有自己的文化和方式。“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11]11闲聊中的情趣了悟远胜于苦读的感悟。
(二)仰望俯察观照自然
美感的产生,是外在世界的现象应合了人类生命的内在节奏。大自然的生命现象看上去千变万化,其内在的精神是生生不息的生命节奏。
对于心灵的影响,在时间上最早,在程度上最重要,莫过于供养我们存活、生长的大自然了。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认为,大自然能满足人类一种更高尚的要求,即对“美”的挚爱。“艺术”是大自然的美经过人的提炼而产生的、反映着一个人的意志的“大自然”。问题是过犹不及,现代电子技术对物质因素的侵蚀使得心灵进一步远离了感觉,因为它让人们“不小心”养成了机械地接受虚构意象的习惯,艺术个体的内心灵泉就好像给封上了井盖,对于童真心眼、思想、情感和宇宙观的体会已经模糊。事实上,心灵状态是选择和适应的结果,而选择和适应的过程是同时建立在理论思辨和身体境况之上的。因此,对大自然的凝神观照、沉思、感悟和表述呼应着心灵的律动,大自然的美在心灵中不仅满足欣羡喜悦之感,还可以穿越冥想进行自我改造,并力求在新的形式中把美体现、创造出来。
感受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用它们的千姿百态来丰富我们的心胸,也借自然来倾听生命自身的声音、反观生命的形影。时空意识的行走中使一个善感的人的感性敏感、生动和丰富,带来心灵上的充盈和坚定。换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坚忍生命中的各种磨难而能乐观地前行,历久而后平静之时,就像文物在放出光彩。尽管那些一直令人唏嘘、萦怀的经历当时在本质上是一种苦难,而时隔越久,放远了来回望审视时,心中总是由然产生那么一种历经沧桑却天怜我苦终得报的美感。崇山峻岭中穿行,浩瀚汪洋边漫步,耳目所触,心意所感,心追神慕,静观宇宙,冥想人生,通脱自喜,这类游历起码可以感受到:“每一种不同的山水,均各由其不同的特有之色、线条、结构,造成它的风格。恰如每一曲音乐,各有其特殊的调子一样。我们当然不能改变山水,创造山水,但能体验到山水的风格。伟大的建筑家能因山就水,度其形势,创造适合的建筑物,表达出山水的风格,以人为的建筑结构显示出山水的精神灵魂,有画龙点睛之妙。”[8]185体验了多几处山水风景,再查找、展读某些相关的书籍以回望印证自己的行踪,人心也就多开了几个窍。既行走,又读书,慢慢地觉悟,久而久之,或能有如张山来那般的潇洒情味:“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3]298这个中的美啊,回味无穷!这是自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美的情味循环萦绕,自外而内是感受美,自内而外是把自我生命中的的美传送出去。生理是生命的运作原理,心理是心灵的运作原理。生理与心理的运作之间有着联动的关系,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得到的,关键在于向外汲取美的同时注重从人类自身的生命中寻找美。
(三)扩展民俗视野
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原因还在于他们普遍立足于宽阔、独立的人类内心,摒弃外扰,心平气和,神入大化,心中有着从自己思考角度出发的民间圆圈。如果能够对与专业相关的古迹和各类艺术存在进行文化起源追索、美的诠释和存在力量的评估,这就是在开辟又一条新的道路。我国主要还是农业大国,我们的根基是大陆文明的农耕文化,只有走向大自然,深入乡村,关注民间的、边缘的、少数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其生活在空间时间上的艺术造形,不沉迷于科技的幻象,才能既可为艺术学习者提供另一种新鲜、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也为自己的生活添加某种结构,既有助于增强对自身的想法的顺序、结构和发展的理解,而且还会加深对其他人如何思考、如何推理洞察做探究式的追问。民间艺术中获得的某种形式和实用知识,不仅能纯化我们的评估、判断与感知,而且还能提高我们其它的心灵感受能力与技能。这个过程中知识阅历以及对人生的参悟融为一体,逐步掌握从生活到艺术、从体验到创造的正确思维方法,培养高尚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品格。
四、结语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始终同社会实践保持一种生动的、可感的、强烈的张力,注意艺术在人民大众中的社会效果,他说:“学院主义往往是没有真生命、真气魄的,往往是形式主义的。真正的艺术生活是要与大自然的造化默契,又要与造化争强的生活。”[1]235这是“美从何处寻”的一个宏观性概括,实际的生活和艺术践行中,内心的专注与外在的丰富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关键在于一个人有心、用眼、能竖起耳朵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寻觅、提炼各式样态的美感。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2]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10
[3]袁宏道.明清性灵小品[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1994.10
[4]钱钟书.钱钟书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7
[5]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
[6]陈继儒.小窗幽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9
[7]张潮.幽梦影[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9
[8]沃尔夫,吉伊根.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M].滑明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9]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5
[10]周积寅,陈世宁.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5
[11]叶秀山.美的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