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调查分析

2017-04-15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马 春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调查分析

马 春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目的:探讨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成因,探寻临床防治对策。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出现尿路感染的35例女性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培养她们的阴道分泌物,分析尿路感染成因以及病原菌来源。结果:引发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成因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次之。结论:留置导尿管是引起女性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抗生素的滥用或者消毒处理不到位等会进一步增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同时也会增加耐药菌形成几率,必须要加强女性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力度来防范尿路感染的出现。

留置导尿;尿路感染成因;防控对策

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留置导尿管可以用于大多数急症、危症和重症等患者的临床诊疗和护理中来。但是考虑到女性患者尿道生理学的特殊性,很容易因插入操作不当或者留置不合理而引发尿路感染问题,其比例高达80%。特别是妇科病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留置导尿管至术后的1d~2d或者更长时间,很容易引发尿路感染[1]。如果女性患者出现尿路感染,那么就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正常工作、学习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病变问题。因此,要加强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防治力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出现尿路感染的35例女性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区间为18~62岁,平均年龄(42.2±1.4)岁;经临床诊断,患者均确诊为尿路感染,且均为首次出现尿路感染。

1.2 调查方法

采集本次实验所选35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尿液和大便,并对其进行培养,分析尿路感染的成因以及病原菌来源。全部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引流袋按照无菌操作穿刺导管收集尿液并进行细菌培养,且采用咽拭子来进行阴道分泌物采集。尿路感染的判定标准为:尿培养细菌数105/mL。

表1:患者尿液、大便和阴道分泌物培养检测结果

2 结果

在本次实验所选的35例女性留置导尿患者,经过尿培养检测后可知:1例霉菌感染、1例白色念珠菌感染、4例粪肠球菌感染、7例屎肠球菌感染、2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经过大便培养检测后可知:4例粪肠球菌感染、10例屎肠球菌感染、15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经过阴道分泌物培养检测后可知:1例霉菌感染、5例白色念珠菌感染,其他没有培养出细菌,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留置导尿管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可以用于大多数急症、危症和重症等患者的临床诊疗和护理中来,并且实际的疗效比较理想。当前临床中留置导尿管的方式主要从股后方或股前方通过[2]。但是受制于女性患者尿道生理因素限制,女性尿道的长度范围为3~5cm,平均直径为0.6cm,相应的尿道需要从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尿道内口部位处呈现直线走向,以至于在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插入操作不当或者留置不合理而引发尿路感染问题,其比例高达80%。特别是妇科病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留置导尿管至术后的1d~2d或者更长时间,很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实际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消毒隔离不到位、留置尿管时间过长以及导尿操作不当等均可能会诱发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通过本次实验可知,引发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成因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次之。如果女性患者出现尿路感染,那么就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正常工作、学习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病变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管理,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用无菌技术,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流程来进行实验操作。在正常状况下,人体的泌尿系统处于无菌环境情况,但是由于插入或者留置尿管,那么就可能会带入外部的细菌,以至于很容易因细菌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医院的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均需要加强细菌的预防,避免其进入尿道而引发感染,这就需要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全体医护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消毒意识和感染防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导尿管留置过程中各项操作的无菌操作,尤其是要做好患者尿道口和外阴部的清洁性和无菌性;在为女性患者进行导尿的过程中,要避免多次反复插入,缩短导尿管插入操作的时间,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或者杜绝尿路感染问题的出现[3]。

(2)开展留置尿管护理。针对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做好妥善固定的操作,采用密闭式连续引流的方式来确保其密闭性,避免引入细菌而造成尿管污染问题;要注意对患者的外阴进行彻底清洁处理,确保被褥和床单的清洁性,尤其是要做好导尿管插管部位皮肤以及各接头部位处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在患者每次大小便后,均要对会阴部进行彻底清洗;要明确集尿袋的更换时间,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来进行更换处理,且需要在每次更换的时候对接头部位处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如果插管局部部位处存在渗出物或者尿液浑浊问题,那么就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要熟练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导尿特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导尿管的拔管时间,以最大程度地缩短尿管留置的时间。

(3)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患者而言,要严格根据患者疾病的性质与严重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种类、毒性以及作用范围等来合理应用抗生素;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指征,切不可频繁或者滥用光谱抗生素类药物,也需要适当地控制或者避免采用预防性药物;要熟练地了解和掌握各种药物的用药方法和时间,尽量缩短用药时间,避免使细菌出现耐药性或者菌群失调问题而加重细菌感染几率。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防范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问题。

总之,留置导尿管是引起女性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抗生素的滥用或者消毒处理不到位等会进一步增加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同时也会增加耐药菌形成几率,必须要加强女性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护理力度来防范尿路感染的出现。

[1]袁小红.女性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调查及其因素[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28(05):627-628.

[2]贺艳艳,唐葵等.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1):122-123.

[3]蔡文兰.导尿管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6):120-121.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