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17-04-15柳小菊

祖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水桶倍数体积

柳小菊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难学,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脱节,使原本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显得陌生,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难度;另外,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脱节的数学知识除了用来应付考试之外,完全失去了其运用的功能,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上说,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从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开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老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谈话、讲故事、游戏、图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师:既然我们要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生:什么叫体积?

生:体积有什么用处?

生:我想知道体积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生4:體积单位都有哪些?

生5: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筛选出四个关键性问题并板书:

1.体积的含义?

2.体积和面积的区别?

3.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怎样计算物体的体积?

案例评析:

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爱穿大人鞋子这一现象,创设情境,交流分享,感悟体积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引导学生很自然的发现并提出了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只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有效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增强学习兴趣。

(一)选取生活实例抽象数学概念和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就必须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来,并加以理解和运用。

案例:最小公倍数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生:报数1、2、3......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6、12、18......的同学。

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

生:我报的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

师:说得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可以说6是2和3公有的倍数。报12的同学你能说说吗?

生:我报的数12也是2和3公有的倍数。

师:说得有理。

案例分析:老师巧妙的抓住报数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采用谈话加游戏的方式,循循善诱,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直观,十分轻松的解决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问题。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公式的推导、四则混合运算题的计算、应用题的解答等所采用的方法、策略往往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具备的数学经验,通过观察、类比、猜想等手段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并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课后练习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练习的目的:一是巩固新知,二是训练技能,三是知识运用。数学课后练习的设计要和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相联系,这样数学知识掌握才牢固,技能训练才扎实,能力培养才能提高。

案例:圆柱的体积课后练习

师:(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瞧,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好奇的)一桶水。

师: 这水桶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柱体。

师:我很想知道这桶水有多重,请大家给老师出出主意。

生:用估计的办法。

生:用称称。

师:用称称好啊,简便、准确。可老师今天不想用称称,请同学们再帮老师想想别的办法。

(学生们在下面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小声地讨论着,老师笑眯眯地望着他们。)

生:我知道1升水的重量是1千克,如果我们先算出水桶的体积,就可以算出一桶水的重量。

师:(微笑着点点头)好主意。可我们怎样才能计算出水桶的体积呢?

生:必须先量出水桶底面半径和水桶的高。

师:“量出水桶的高”没错,可是这底面半径可不好量呀!

生:可以先量出水桶底面直径,再算出它的半径。

生:可以先量出水桶底面周长,再算出它的底面半径。

(老师小结,并板书计算水重量的条件。)

师生共同用卷尺测量,并做好记录,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案例评析: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运用。本节练习课老师巧妙的抓住了一桶水到底有多重这一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计算、验证,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了技能,既培养了能力,又体会到了知识的价值。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发掘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障;让学生人人爱学数学,人人能学好数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的追求。

(作者单位: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中石油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水桶倍数体积
说说“倍数”
巧用“倍数的和”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跟踪导练(五)(3)
彤彤和水桶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巧提水桶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两只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