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时效性研究

2017-04-15徐茜

祖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徐茜

摘要:《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之一。本课程从满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新时期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知识文化素养、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起着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生导航的作用,道德和法律两个领域都涵盖其中。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在分析《职业道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堂时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 中职学校 教学改革 时效性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模式的多元化转变,近些年来,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国家对职业教育日趋重视,中职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经达到两千多万人。这些中职学生中,存在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步入职业生涯,跨进社会。而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中技术型人才的素质,从而,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因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更应贴近学生实际需求、贴近日常生活、贴近职业生涯、贴近现实社会,根据社会的需求、职业学校的现状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等职业素养和法律的教育,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同时,整体素质急需提高。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升学的孩子,综合素质比较差,主要集中体现在:文化基础差、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制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法纪意识淡薄、时间观念不强、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个别学生甚至喜欢滋事闹事、沉迷网络、早恋、抽烟、饮酒、吸毒;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没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正确工作态度,承受不了工作中的累、脏、苦、重。而这些恰恰是导致学生不思进取、违法乱纪的根源所在。毕业之后,放弃就业机会或者频繁更换单位,个别学生甚至在家长期待业,不愿参加工作;参加工作的学生,其中大部分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

基于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填鸭式、灌输式记忆,内容单调乏味,只能停留在机械式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类应试考试和专业名词概念的掌握。对于即将步入纷繁复杂社会的中职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和学生、社会、职场脱节。

根据教育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教学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改变,要力求将枯燥的传统式教师灌输讲授说教转变更新为趣味性学生自主参与接受,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中职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课堂情景设置,进一步探索创新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在创新教学方法寻找到有效途径,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上多下功夫,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谓案例教学,是根据当次课的教学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引用一个形象、生动或是典型,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对其进行思考、分析,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同行者,与学生共同探究讨论的同时,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总结出知识理论。这样既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具体化了,又能从简单的生活中领悟复杂的道理,使学生对案例印象深刻,与此同时,加深对知识理论的掌握。

针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弊端,变“灌输式”为“参与式”道德实践教育模式转变尤为重要和迫切。例如:在讲解家庭美德的内容后,提出课堂讨论问题:你认为自己在家中做的哪些事情最能体现家庭美德?有的同学回答: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同学回答:在家不玩游戏消磨时间,看看书学学习;有的同学回答:空闲时间多与父母沟通,聊聊天。例如:讲解完社会公德的内容后,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利用网络查找,让同学们为教室、寝室、食堂和操场,设计几条社会公德的警示语。再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的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真实案例,以话剧或小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进行模拟法庭演练,甚至还可以模拟招聘会、模拟律师之间的辩论会、法律知识或道德常识抢答比赛等。充分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学生份参与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内容的同时,明白法律在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

此外,还可以充分借助和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通过观看职业道德人物宣传短片、法律电影、法制节目,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和切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树立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对社会的重要性。

在追求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同时,还必须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立足现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将职业道德与法律与现实社会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社会热点、焦点新闻、法律政策、案例分析与学生所学专业、所学知识相互融合,使教学充分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要想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学以自用,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创新理念尤为重要。《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德育课程必修课之一,不但要传授学生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内容,重点应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业、诚信、奉献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社会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毕业之后,參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对社会具有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苏建永.职业道德与法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辽宁工贸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