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炯如嵩洛浮秋光
——唐永平行草书法赏读

2017-04-15杨焕亭

书画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行草永平书家

文_杨焕亭

咸阳市作协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炯如嵩洛浮秋光
——唐永平行草书法赏读

文_杨焕亭

咸阳市作协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唐永平Tang Yongping

陕西乾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咸阳画院副院长。

书法作品主要入展及获奖情况(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赛):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提

名奖;第四、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第九、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大展;第四届全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

大展;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草书大展;首届全国册页书法大展;首届全国书法小品展;第

二届全国楷书展。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等专业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被中南海及

全国多家博物馆收藏并刻石。

在当代中国书坛弥漫着一种“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追求形式上的怪谲离奇,轻视内涵上的丰实开掘的文化氛围中,读唐永平的书法作品,从中不难触摸出其对于中华传统书法理路的坚守和继承,对作品承载“中国精神”和“时代内涵”的美学追求,对个性话语系统的文化自觉构建。特别是他的行草作品,本于自然,师于先贤,随于时代,得于心源,以强烈的力度感、流畅的节奏感和浓郁的生命感,带给读者“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的审美感受。

就其本体属性而言,艺术欣赏是一种从“结果”开始的追溯。换言之,它面对的是艺术家审美实践的结晶而不是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苏轼对郭熙《秋山平远》的欣赏从布局起步而非沉迷于皴擦点染的技法。具体到唐永平的行草作品,它带给我的震撼首先在于其所占据的“奇形离合,数意兼包”的哲学思维。其团扇作品《终南别业》,于“静”与“动”的造局和谐、疏与密的彼此观照、开与合的自然无碍中,对王摩诘那种厌倦仕宦羁绊,向往复返自然,寄情仁山智水的“道家”理念做了意象的诠释和二度创作。因此,我们从中读出的,不仅仅是线条语言的揖让斜正、险峻平和,更多的是走进书家与诗人关于“心”与“物”的对话语境。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行草作品《书陶渊明〈归田园居〉》,整件作品以“静”统局,以“静”布势,以“动”行韵,以“动”载意,字里行间散落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率性本真,弥漫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悠悠乡愁,流溢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恬淡野趣,释放出诗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由情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联作品《一帘万壑》,因了其所承载的内容而致,书家则重于以“势”取胜,以“疏”造境。该对联不仅布局开放,且书绪奔放,虚实相生,有一种“山静鸟谈天,水清鱼读月”的超然任性放飞其间。从审美对象学的视角看,读者从抽象的书法语言中引发出“月摇花影动”“山空松子落”的想象连绵,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递而进之,若从艺术鉴赏学的视角考量,隐藏在作品深处的则是书家关于宇宙自然“有”与“无”,心灵世界“色”与“空”的哲学烛照。这样,书家就把单纯的写字提升到文化的高度,而任何艺术,只有经过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才能真正具有隽永的生命力。此正是艺术家与写字匠的本质区别。唐永平的艺术实践,对当代某些所谓的书法家不重哲学思维的掌握,不重理论境界的提升,不重文化自觉的修成,不啻为一面镜子,“可以明得失”。诚如唐人张怀瓘所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

1.唐永平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十七章34cm×34cm2016

唐永平行草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追求书法的韵律节奏美。书法艺术,说到底,就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跃动在毫端的是线条,而流泻却是创作主体的兴观群怨,喜怒哀乐。艺术家“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托尔斯泰语)。换言之,它是一种主体经验的艺术再现。有人评价唐永平是一位“精神飞扬,性情飘逸”的书家,诚哉斯言。我读唐永平的行草作品,深感他在节奏上,一是“既随物以婉转”,以书写内容而取张弛。例如行草作品《书山家清供之傍林鲜》,宋人林洪此篇小散文看似描述竹笋的烹制趣事,然其宣泄的却是苏轼等一帮士人不追俗流、独立逸世的情怀。它一俟被书家赋以寸宣,其在笔意上承“二王”之“潇洒流落”而又时见“颜”锋欲露,行而缓缓淙淙,止而林杪余晖;放则纵而有度,收则敛而不拘,把原作“独披千叶浅,不竞百花春”,追求闲适和率真的主体意念呈现得恰到好处。

二是“亦与心之徘徊”。追求作品的通灵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通则,对于行草书法尤其如此。笔随意转,作品是艺术灵性驾驭线条熔铸的晶体,不但负载了原著作者彼时彼境“心驰而神凝”的审美经验,更携带着书家此时此境的“心物交感”和对原著的揣摩玩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三维心曲的交响。持了这样的视角,就不难理解行草作品《书曾国藩家书》为什么追求一种“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的节奏,字体的大小错落,疏密参差,肃穆而不刻板,骋情而不狂狷。无他,皆因家书乃缘亲心语,知己寄情,惟真而已。这也许就是陆游所追求的“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的境界吧。

2.唐永平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180cm×97cm2015

3.唐永平 李清照如梦令97cm×90cm2015

4.唐永平 阮籍咏怀43cm×41cm2016

三是墨因趣而生色。中国传统书法理论向来有“理趣”之说,所谓“理”,乃言“犹善规矩”,严格遵循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但它从不妨碍书家个人情趣的发挥。《文心雕龙》说:“是以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它是个人气质和旨趣在作品中的显现。永平属于“70后”一代书家,时代赋予他以求变创新的崭新意识,故乡大唐气韵滋养了他儒雅洒脱的气质,临池不断培养起他严谨细腻的文化品格。这些都使得他的行草作品雅韵高蹈,含珠流觞,张扬着浓郁的岩岫美和书卷意味。恰如清人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中所说:“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复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书法写到这个境界,就真正地皈依文化了。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

猜你喜欢

行草永平书家
教师节
陈海良《古人诗》
踢球
认识形近字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书法作品
杂说书家之性灵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踏莎行草忆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