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效应与启示

2017-04-15易建军

银行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株洲轨道交通融资

易建军

早在20世纪初,国外就有学者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延续至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大多数结论都证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可以助推经济增长。我国经济转型已进入攻坚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但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问题不断加重,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重要议题。

湖南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基地之一,也曾是全国有名的重污染城市。近年来,株洲从“去产能、调结构”着手,逐渐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动力“三驾马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工业体系,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转身,引起了广泛关注。金融特别需要注重服务实体经济,在转型过程中,金融支撑作用尤为重要。

實践探索

在株洲,金融业提供的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正在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支持着实体经济发展:株洲银行业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需要,成功推广了“供应链金融”“续力贷”;抓住国家产融结合试点、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机遇,整合金融、财政、产业等央行优惠政策,开发出数十种融资产品和融资方式;坚持扶优限劣,实施绿色信贷,让老工业基地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融资,信贷投入做“加法”

以点扩面,推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是株洲工业的支柱,其供应链上游的一大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株洲中心支行通过专题调研及其他途径找出了800多家轨道交通供应链企业,制订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并与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株洲市工行、建行等5家主办银行在中车集团等6家轨道交通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中推出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依托央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创新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及票据转贴等“供应链”融资产品,2015年累计为轨道交通配套企业解决流动资金34.5亿元。2016年,株洲将这一融资模式推广至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空动力三大高端制造业的21家核心企业,主办银行增加到8家,融资累计超过7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长沙银行株洲分行设立了轨道交通专营支行,中信银行正在开发以电力机车、城市轻轨等为标的的按揭产品,建行株洲分行与中车集团合作,采取融资租赁方式投资50亿元有轨电车项目。截至目前,全市有16家银行创新出30多种针对轨道交通产业的信贷产品。

推动企业“走出去”。在央行的推动下,中行帮助时代新材开通人民币、外币账户的互联互通,设立本外币“资金池”,调剂和归集跨境人民币资金余额,以内保外贷和外保内贷的方式,实现在海外融资6亿美元,成功并购了德国采埃孚集团旗下BOGE橡胶与塑料资产,并获批3000万美元短期外债指标。

积极开展产融合作。在产业工业园中率先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达标活动,在湖南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估中株洲连续三年位居第一。良好的金融环境促进了银企产融合作。株洲市政府与18家省级银行机构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63个重点项目已获得银行融资授信共计469.3亿元,已到位240.5亿元。

降本减负,企业成本做“减法”

推出“续力贷”项目,减轻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负担。由于企业流动性贷款不能借新还旧,过去一段时期解决“过桥资金”主要依靠民间借贷,年化利率达30%以上,且随时有可能抽贷,造成企业生产难以为继。为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10月开始,株洲推出“续力贷”项目。该项目明确为政府主导、金融管理部门监管、各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低成本、短周期、免担保、普惠式”的短期信贷融资服务项目。2016年,全市累计办理“续力贷”316笔,为近300家制造业企业解决过桥资金20.6亿元,年化利率仅为12%,节约利息超过5000万元。

支持工业企业由成本高的间接融资向成本低的直接融资转化。株洲市政府出台了扶持资本市场发展的奖励政策,企业走出了债券、基金、股票、中票等多元融资新路子,尝试了PPP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新的合作模式,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突破。株洲以企业债、政府债等形式置换工业贷款16亿元,华融湘江银行将株洲旗滨玻璃等3家工业企业的3.2亿元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既盘活了企业资金存量又支持了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株洲制造业累计直接融资57亿元,同比增加22%,近40亿元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得到置换。据测算,株洲制造业融资成本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这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能,而且大大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企业效益。

巧用杠杆,融资总量做“乘法”

充分利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基础货币乘数效应。央行与政府建立“1+N”工作机制,有效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如优先办理工业企业的票据再贴现4.6亿元。在央行再贴现票据引导下,依托票据处理系统,市工行等4家银行建立了规模达1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票据“资金池”;依靠央行发放1亿元支农再贷款,支持株洲融兴村镇银行、唐人神集团和唐人神大农担保公司三方合作,以“再贷款+担保公司+商业银行+经营户”融资模式发放贷款1.8亿元,有效支持了食品加工业全产业链发展。

归集财政资金,整合专项产业基金,撬动信贷投入。株洲市政府设立了5.3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和6亿元的偿债准备金,用于重点产业发展、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并以此为依托,通过“财政资金—股权基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逐级放大的有效投入模式,安排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和2.2亿元偿债资金,联合建设银行成立3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撬动信贷融资和社会投入规模达300亿元。

扶优限劣,化解产能做“除法”

实施绿色信贷,坚持扶优限劣,全面支持清水塘老工业改造升级。出台绿色信贷指导意见,将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对环境违法企业一律不批新增贷款。加大对企业升级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污染治理贷款60亿元,重点支持株洲能量循环链项目和智成化工的成碱法回收烟气及烟尘治理项目。积极有序实施“两高一剩”行业清理和信贷退出,累计压缩“两高一剩”行业贷款18.5亿元。在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政府最近决定3年内将115家污染企业全部搬出清水塘。

银行机构在信贷规模、利率和期限上给予倾斜,全力支持落后工业企业搬迁、并购重组。如对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搬迁攸县网岭工业园区项目,农行株洲分行发放贷款3.28亿元,授信融资期限15年,实行基准利率。建行株洲分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4亿元,并申报6亿?10亿元的中长期项贷款,扶持株洲旗滨玻璃集团并购重组。

构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积极推进煤炭去产能的金融支持。攸县小煤矿是该市去产能的重点对象,攸县农商行发放煤炭收费权质押贷款2.23亿元,用于关闭退出奖补资金,确保小煤矿顺利关闭退出。县政府设立1000万元煤炭产业发展基金及5000万元的“续力贷”基金,协调技术先进、有发展前景的煤矿企业及时办理存量贷款续贷,防止了资金断链。目前攸县关闭煤矿企业46家,煤矿企业由原先的94家减至48家。

成效与启示

株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的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督导组的肯定。2016年,株洲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4亿元,增长17.3%,增速高于全部工业增速1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36.5亿元,增长13.2%,轨道交通已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全市实现GDP增长7.9%,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制造业贡献率达到47.7%。在结构调整方面,传统工业占比比三年前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创造了制造业升级发展的“株洲现象”。总结株洲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启示。

要有良好产业基础。株洲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轨道交通业全球领先、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这些都为金融支持提供了众多的项目选择。近年来,在市经信委、发改委等部门的配合下,央行建立了一个近3000家企业参加的产业信息项目库,并且和央行征信系统相连接,实现了银企信息无缝对接,效果显著。

要有有效融资需求。当前,一些企业扩大再生产意愿不足,中国中车等核心企业因融资渠道众多“不差钱”,这些都有可能表现为对融资需求不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其上游千万家配套企业却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下游产品使用方因政府购买力不足,也存在融资需求。株洲金融正是找到并且满足这些有效需求,连通了上下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链条。

要有金融不断创新。株洲创新供应链金融、电力机车按揭等信贷品种,以及设立科技银行等专门服务制造业的专营支行,契合了产业发展特点。株洲高端制造行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互融互通,出现了投贷结合、基金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多元现象,呈现出现代企业融资方向。

要有良好机制引领。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央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政府更要发挥其在组织协调、政策配套方面的主导作用。株洲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相互结合及“1+N”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金融风险缓释,更有利于融资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只要适合市场发展方向,满足基本融资要素要求,融资难、融資贵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株洲轨道交通融资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株洲为何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