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看待“看牙贵”

2017-04-15蒋璟璟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太贵牙科牙医

蒋璟璟

最近,“看牙貴”再次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并勾起了人们对牙医行业的各种讨论。据报道,最贵的牙种植体高达8万元一枚,种三四颗的花费就高达数十万元。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公立医院,一颗种植牙的价格在6000元到1.3万元之间。业界抱怨换牙贵,实际就是指种植牙太贵,而种植牙太贵又和我们自己生产不出一颗好的种植牙有关。

在大众认知中,“看牙贵”现象可谓由来已久。特别是近些年来“天价种植牙”的新闻频现,再加之民营牙科诊所遍地开花,更加强化了这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之于此,不少人怨念满满,直斥牙科医院暴利云云。可问题在于,牙科医疗早就是高度市场化的成熟行业,看似畸高的定价实则都是充分竞争之后的产物。有鉴于此,看待“看牙贵”问题,或许要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关于“看牙贵”的成因,舆论已习惯将之归咎于“成本”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临床种植牙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化程度低导致前端采购价始终处于高位。而除此以外,牙科医疗行业各种检测仪器、手术器械也高度依赖进口,这也构成了成本的大头……面对这一局面,不少人又一次呼吁“中国制造当自强”。可问题在于这个过程显然需要时间。而且,基于越来越精细的全球产业分工,每个国家都积淀了各自的比较优势,要想突破谈何容易。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制造在“种植牙”生产领域的精进,必会有助于降低牙科医院的耗材成本,继而有效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但这种降费效应到底能否转化为公众所期待中的“低价”却实在很难说。因为必须明确的是,牙医不菲的诊疗费、劳务费,同样是构成“看牙贵”的另一重要因素——非但在中国,这一现象在全球都具有普遍性。

牙医高收费、高收入,自然有其合理性所在。考虑到其高昂的前期教育投入、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技能,以及优质牙医的稀缺性,市场给予这一群体较高的职业回报可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承认专业人才专业价值的基础上,我们似乎只有寄希望于医学院校输出更多人才、牙科医疗市场形成更多的竞争主体,来降低这部分人力成本了。

“看牙贵”有其现实必然性,可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就没有降价的空间。要知道,现在许多牙科诊所还存在着过度诊疗和“误导性消费”的状况,如果监管部门能对此开展针对性治理,势必会缓解公众的支付压力。此外,公共医保能否与时俱进适度调整涉牙医疗项目的覆盖范围,也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议题。

猜你喜欢

太贵牙科牙医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牙科界茅台来了
瓦匠石太贵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行为管理在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应用
儿童牙科畏惧症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研究
最好的牙医2
最好的牙医
买苹果
米糕“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