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创新引领生力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2017-04-15雷蕾李瑚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湖南科技企业

雷蕾+李瑚

创新引领,时代使命。新的发展战略已经将科技创新置于服务全局的舞台中央。

“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859.2亿元,同比增长16%,高出GDP增速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12家,同比增长21.7%;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引擎和支撑,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在3月1日召开的2017年湖南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科技厅厅长赖明勇“晒”出了湖南的成绩单,也“晒”出了2017年科技创新工作目标。

2016,湖南科技交上精彩答卷

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湖南科技事业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重大攻关项目加快布局

2016年,科技创新在湖南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湖南研制出国内首个整列装载永磁牵引系统的列车、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可变径硬岩隧道掘进机、全球首套商业深海采矿设备等一批高科技产品。超级杂交稻百亩片平均亩产1088公斤,再创世界最高纪录。湖南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11件,同比增长24.8%,长株潭地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件。

深化部省合作,进一步强化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平台布局。其中,“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专项的一批重点研发任务已明确由湖南省承担,涉及项目资金140亿元。启动实施新型高性能轨道交通型材等6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和5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

高端军工成果产业化项目加速发展,激光陀螺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成功引进中央军工集团参与公司增资扩股。成立了全国首个北斗开放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重点布局建设、中南地区唯一的北斗产品检定测试中心投入运营。

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异种胰岛移植等一批重大惠民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加大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化处理、绿色建筑等10类清洁低碳技术推广;新布局1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6个省级临床医疗示范基地,形成了覆盖12个市州的疾病诊疗研究和应用协同网络。

2000万投入带动10亿贷款

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实施,成为湖南未来一段时期实施创新引领战略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批改革举措,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激发创新活力“20条”即将印发实施。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每年可以2000万元的投入带动银行发放贷款10亿元,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改革。组织长沙理工大学等5个单位开展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试点,制定出台了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规则。修订《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明确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参加一个申报项目,开展经济效益真实性现场第三方认证,确保公平、公开、公正。

入选国家人才计划数创新高

新选定支持了35个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和27名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全省2个创新团队、2个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9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均创湖南省历年入选新高。

新增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增至9家,在全国排第6位,中部地区排第1位。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

新增1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成为全国拥有3家以上国家临床中心的两个省份之一。

新组建2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成“一站式”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入网仪器7000余台套,价值43亿元。

新增59家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和2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轨道交通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在第三届湖南创新创业大赛上,39家创业投资机构与82个参赛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参赛团队数量、获国家总决赛奖项数均为历届最好水平。

实施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首批60人赴新加坡和美国进行培训。

长株潭自创区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18%

长株潭自创区建设领导小组审议了《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7—2019年)》《〈关于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配套实施办法工作方案(建议稿)》。在新业态培育、人才引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

长株潭自创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830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52亿元,同比增长18%。

2017,定下“小目标”瞄准“大未来”

今年,湖南给自己定了科技创新的“小目标”:强化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化布局,打造以长株潭自创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给出了六大量化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加至2600家;全省R&D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长株潭自创区技工贸收入突破万亿元;年度技术交易总额提高到140亿元;打造10个左右具广泛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科普、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活动。

湖南还将围绕“2020年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3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2050年建成科技强省”的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创新“五大战略工程”进行系统布局。根据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1105”任务,体系化布局区域科技重大工程。

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从2017年起,湖南省科技厅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全力落实创新引领战略。一是创新人才集聚工程。不断健全体系完备、定位明确的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二是科技创新重点研发工程。围绕“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10大重点产业和湖南省确定的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布局重大专项,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三是创新环境建设工程。健全多层次、多学科的科研平台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四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工程。深化科技领域关键性改革,释放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五是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程。围绕“三区一极”目标,扎实推进长株潭自创区建设,加快高新区提质升级,打造科技创新核心供给区,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

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

2017年,湖南省科技厅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科技创新供给,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全省研发投入,增强创新驱动源动力。三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四是完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壮大创新创业队伍。五是扎实有序推进长株潭自创区建设,打造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六是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和服务载体,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七是加强创新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八是完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加快建设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九是加快科技部门职能转变,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小目标”亮点多

在实现“小目标”的具体操作上,亮点颇多。主要包括在加大全省研发投入,增强创新驱动源动力方面,湖南将实施全省研发投入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成立科技、财政、统计等多部门联合的专项小组,研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千方百计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实施“科技计划经费+”行动。加强省市县科技创新投入互动衔接,建立“科技+教育”“科技+产业”“科技+社会发展”“科技+文化”等工作机制。

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方面,湖南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对照《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指引》确定的指标体系,协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在完善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壮大创新创业队伍方面,湖南将启动“长株潭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和“湖南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编制发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力争引进3个至5个顶尖或一流人才团队。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在全省高校选拔200名以上大学生赴外接受培训。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以赛代评”加大对优秀团队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力度。

在加快科技部门职能转变,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方面,建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全省科技创新计划统一发布、统一组织、统一平台管理,科技创新计划联评联审,重大项目部门联合推进等新机制。推动组建由科技界、经济界、产业界高层次专家组成的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创新驱动背景下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动向研判,建立技术预测长效机制,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凝练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点研究选题,加强创新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重大改革举措的研究与咨询,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

撸起袖子加油干 精准发力谋发展

“今天我们认真聆听了向力力副省长做的重要讲话和赖明勇厅长的工作报告,回去后我们会抓好贯彻落实,把省委、省政府和省科技厅对全省科技战线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为科技强省和建设美丽新湖南做出新的贡献。”3月1日下午,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跃驷在参加湖南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说。

厚植优势 突出重点

为科技发展增添新动能

在湖南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副省长向力力提出,要厚植优势、突出重点,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郴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恒斌表示,郴州目前仍然面临资源路径依赖,三创环境不优等问题,要谋求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孵化新兴产业的增长点,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动力。“今年,郴州将从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抓好科技创新工作。一是要立足开放创新,找准发展定位,以大开放的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工作。二是要围绕产业链,加快引导和带动全市传统产业形成创新引领,实施一批有色金属项目的成果转化,重点发展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电子商务、矿物宝石等产业新业态,力求每一个新兴产业引入一个科技团队,搭建一个重大科技平台。第三是立足动能转化,大幅度提升经济的绿色化程度,积极打造郴州特色循环产业。第四是立足科技扶贫,打造新一代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昌凡有感而发:“如果把地方院校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它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如何扎根本地服务地方经济,二是如何让树枝树根向更远、更深的地方生长。”在扎根地方上,湖南工业大学以包装学科为核心,围绕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材料、智能包装做文章。2014年,全国包装行业和包装教育领域首个博士人才培养点在湖南工业大学诞生。2016年,该校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創新创业学院,直接与“株洲·中国动力谷”进行对接。与中车集团合作办学,成立交通工程学院,为轨道交通领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对外合作上,湖南工业大学早在多年前就在东莞桥头镇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目前这里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包装行业的“黄埔军校”,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包装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中高管都是湖南工业大学的学生。2016年,湖南工业大学与南京市高淳区联合组建湖南工业大学南京研究院,力求打造一个集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印刷包装检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成果孵化等于一体的研究机构。

凝聚共识 协同创新

推动成果快速转化

“要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创新。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下大力气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向力力在谈及如何凝聚共识、加强协同,汇聚建设科教强省的强大合力时如是指出。

我国近年来频频爆发“血铅”“砷害”“镉米”等重金属污染事件,危害居民健康,对社会稳定和国际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重金属污染防治成为湘江流域及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关注的焦点。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中心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大型涉重金属污染企业、环保企业等33家单位组建了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联盟涉重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合作开发出实验室技术;中心开发了近20台套移动式中试设备,实施技术中试孵化与现场诊断;在政府首台套政策支持下于需求企业建立工程示范。”中心主任柴立元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时介绍,通过这种“政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模式,重金属废水处理、砷污染控制等相关技术成果在湘江流域乃至我国大型有色企业等推广应用,实施工程或技术服务200余项,覆盖24个省份,其中在铜铅锌产业的推广面达30%以上。

“去年园区的企业研发主体作用非常强劲。”湘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颜晓媚介绍,园区2016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10家,比2015年同期增加17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高于湘潭市平均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59.6亿元,占湘潭市比重的1/3;申报发明专利103项,园区30余家科创型中小企业逆势上扬。

“今年,园区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创新决策、成果转化的主体。”颜晓媚表示,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抓住三个关键点,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产业创新为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创建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以“双创”为切入点,鼓励园区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创新活动;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落脚点,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发投入规范等纳入高企培育计划,着力培育和新增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平台2家,实现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0%以上。另一方面要完善两个机制,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企业新产品、新技术转化应用的导向机制,以后补助等扶持方式引導企业加快对新产品、新专利的转化应用;完善面向市场、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平台,加大在新能源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方面合作成果的转化应用力度。全年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5项以上。※

猜你喜欢

湖南科技企业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