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2017-04-15刘增光
刘增光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全面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也随之不断创新,在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心理健康 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31-02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人格等心理健康教育。而学生正是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借助语言的魅力,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需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进而渗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健全人格的发展,品性的塑造。因此,本文将分析该如何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课堂趣味性
学任何东西都需要以兴趣为前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那么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塑造人格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师就必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只有将学生的兴趣提高并发掘,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锻炼个人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小学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将课堂多元化,营造有趣、开放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有趣性,让学生在兴趣主导下,学习语文知识,陶冶情操,感受心理健康教育。
二、寻找渗透点,以小见大
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语文知识来讲授哲理,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人格魅力和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就要注重寻找渗透点,以小见大,让学生通过小的故事来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之后教师就应该通过这些哲理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落花生》时可以提醒学生不能以貌取人,要重视内涵;讲授《最后一课》时,提醒学生要培养爱国、坚强的品质。教师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
三、开展活动,渗透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应该只在,课堂的学习中还应该体现在日常教育中去,所以就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的內容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的活动,让学生再现故事内容。像在学习课文《陶罐与铁罐》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陶罐与铁罐的角色,再现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设计的活动中理解陶罐谦虚的品质与铁罐的骄傲自满,进而理解做人要谦虚低调,不能骄傲自大的哲理。这样教师记在活动中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可谓是一举数得。
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的内容是灵活多样、不断改变的,在教学时就要注重这个特点,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提高课堂效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可以以此为例。在阅读课《自己去吧》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小鸭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学会游泳的?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遇事要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的人生态度。
五、寻找语文活动课和作文课中的关键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语文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作文课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寻找语文活动课以及作文课中的心健因素。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信、积极的心理素质,多选取一些典型的作文题目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就比如可以选择《假如我是……》《难忘的一件事》等作文题目,让学生在写作时畅想自己的未来,思考身边的事和物,明确善恶观、是非观。同样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心理,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3]肖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知识文库,2016,(20).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