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初探

2017-04-14

数码设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树叶错误

(阳谷县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 聊城 252300)

前言: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 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在上课时很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加强对备课环节的重视,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1]。教师还要做好课前导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引入旧知识,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在教学时,教师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比的认识”这一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能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求出比值。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身体各部分的长度,然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各个身体部位长度的关系,在学生交流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感悟到比和倍数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而对比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2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构建出数学知识的框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2]。但是,这种氛围的创设并不是没有限制的,教师还要保证课堂教学能够有序的进行,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建立起规则意识,从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

比如,在学习“周长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片树叶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呢?”这时候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周长。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展示的树叶上加一个小甲虫,让小甲虫围绕树叶边缘爬行一周,然后把这一周闪烁出来,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树叶的周长。通过这种直观的演示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所学的概念,课堂学习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

3 重视学生的错误,并通过引导的方式进行纠正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不是很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当教师发现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如果不能给予一定的重视,学生很有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改正[3]。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学生以后犯错的几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树立起改正错误的信心。

比如,学生在学习小数的计算的时候常常会犯错,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学生数学知识薄弱的地方。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上的错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不要对学生采取批评的态度,也不要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为什么出错,是没有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做题的时候马虎大意还是因为书写不工整而出现理解错误。在找到自己犯错的原因之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重新进行运算。通过对学生错误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同时也锻炼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树叶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树叶的不同称呼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片树叶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