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进展、反思及展望
2017-04-14姜丽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姜丽华(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创新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进展、反思及展望
姜丽华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创新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主要关注文化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文化、学校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的关系。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可以发现: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的研究各有利弊;需要正确认识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影响;研究内容上要加强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研究方法上应更加关注和采用“质的研究”。
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文化类型
创新教育是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目前,从文化的角度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进行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并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和多争议的特点。基于此,有必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创新教育与文化间的复杂关系,也有助于相关后续研究的深入进行。
一、创新教育视域下的文化研究进展
(一)文化模式影响创新能力的研究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结合犹太文化说明了文化对创造力发展和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开放、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而封闭、落后的文化阻碍创造力的发展[1]。心理学家卢伯特专门研究了不同文化模式中的创造力问题,他认为文化影响着人们对创造力和创造过程的认识,并且对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和领域有着影响,东方和西方文化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个人主义文化重视独立、自主,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顺从、合作、义务和接受群体内的权威,所以个人主义文化更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由于乐观主义的文化坚持进步的信念,所以可以促使人们致力于创造,而悲观主义的文化与之恰恰相反;由于开放心态的文化倾向于灵活性和包容性,所以比教条主义的文化更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2]。
(二)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0世纪80代起,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就陆续开展了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周林、查子秀和施建农采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以中国和德国5—7年级儿童为被试,在进行高智力和正常智力的区分后,对中、德儿童做了连续性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平常及超常儿童在产生性思维或思维的流畅性方面优于德国儿童;德国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递增优于中国儿童[3]。2001年,申继亮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了12—15岁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特点。调查发现:英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两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的趋势相似;除了在问题解决项目上中国青少年的得分高于英国青少年外,在其他项目上的得分中国青少年均低于英国青少年[4]。
申继亮在2000年进行了创造性人格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除了质疑性以外,中国青少年在其他各项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美国和英国青少年,而且中国青少年对自身创造力的评价也普遍低于美国和英国青少年[4]。研究者之后又编制并完善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问卷”,对中、日、英、德四国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四国青少年在好奇心和冒险性上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点,且这两个方面都较为突出;坚持性是中、英、日三国青少年相对较弱的方面;开放性是我国和日本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中的突出特点;自我接纳是英国青少年较为突出的特点;德国青少年的突出特点则是坚持性[5]。
(三)创新能力培养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
持“阻碍论”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性影响就是压制和束缚人,它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阻碍因素。消极的传统文化表现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保守落后不思进取、平均主义不愿竞争、“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引入君臣关系的师生关系文化等[6]。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文化环境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观点缺乏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认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因素,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鼓励创新、追求创新并勇于创新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即贵中尚和;传统文化蕴含着正确的价值原则,为创造性行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强调怀疑精神,这二者构成了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质[7]。
与上述两种观点相反,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文化与创新能力之间并不必然构成因果关系,而且也不存在反对创新和故意扼杀创新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民族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可以提升民族创新力的资源,也存在没有利用价值的文化资源,“文化与创造力的发展或抑制、泯灭之间不存在那种一旦文化如此,创造力必如此的线性决定论关系。”[8]也有研究者通过比较认为,任何文化形态都存在着价值两难的情况,任何积极的文化中总包含有消极的因素,相较于西方科学型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创造性,我国伦理型文化在伦理性、人际和谐追求上也显示了创造的特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有客观、理性的文化心态[9]。
(四)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校文化的研究
作为一般文化组成部分的学校文化是学生创新能力生长、发展的根基和土壤,应尽可能地创建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文化。有研究者认为,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创新的学校文化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教师的创新理念、校长办学的新理念以及良好的课堂文化、班级文化[10]。也有研究者从高等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角度提出,大学应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校园氛围,这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校园氛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以及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11]。
(五)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
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美国学者Fleith等研究发现,教师的态度对于课堂教学文化有很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师态度应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尊重学生、不强制学生、给学生发觉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与之相反,强制性的教师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12]。而英国学者Cropley在其出版的《教育和学习中的创造力》一书中则提出,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态度应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容忍学生的敏感和大胆的错误、重视学生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各种材料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的勇气[13]。
二、对创新教育中文化研究的反思
(一)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的研究各有利弊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学科,即心理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于创新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影响、不同国家间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文化与创新能力发展间的密切关系。研究采用了较有成效的实证性研究,通过调查、实验、比较等方法为我们揭示了作为环境的文化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所具有的影响,进而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但是,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实验和调查对象所限,研究很难将结果推而广之应用于同年龄段的整体;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存在着以国别代替文化的问题;难以揭示文化与人的创新能力发展之间复杂、动态的相互关系等。来自教育学的研究从文化的影响力、传统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的特征和构建等视角集中研究了目前我国实施创新教育在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研究主要采用归纳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注重于文化与创新能力培养间复杂关系的研究,并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创新教育中的学校文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成效的探讨,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对于创新教育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认识深化作用。但是,来自于教育学的研究由于缺乏对具体情境中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等的实证性研究,包括现有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引领和构建文化等的研究,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又难以对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正确认识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任何文化都有其积极之处,也有其消极之处,我们既不能对一种文化妄自菲薄,也不能将一种文化理想化。但是,从这一结论出发需要防止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认为文化与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某种重要的联系,文化角度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属于“贴标签”的行为;另一种则认为即使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够通过对文化的干预来促进创新教育实施。
前一种倾向显然是轻视了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为某一社会、地区、民族的个体,我们每个人在出生之后都会受到文化的浸染,形成一定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作为地区或民族中个体所具有的共同性文化特征,这些共同性文化特征同样会在我们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上有所表现。如有研究者曾对香港和内地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两地学生对于“最具创造力人物的提名”都无一例外地推崇政治家和科学家,同时,香港的学生还比较多地推崇演艺明星[14]。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对创造力的认识是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而学生的这种观念又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创新价值观乃至于创新行为。
后一种倾向则是一种消极放任的心态。我们承认任何一种文化对于地区、民族的创新能力影响都有利又有弊,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一种文化其影响力、作用力都是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时,曾比较过他早年留学就读过的两所美国大学。他说:“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15]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学校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助于学生创新的学校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文化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同时,我们也能够在文化构建上有所作为。伴随着社会物质、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文化会做出适应性的反应,而文化中某一方面发生变迁很可能会使其他方面也发生相应的变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对文化进行顺势引导。
三、对创新教育中文化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内容上要加强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等的关系有较为深入的探讨,相对于这些比较宏观的领域,后续的研究应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特别是关注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言,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是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等微观层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小环境,而环境特别是创新活动中人身处于其中的小环境,是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甚至将环境列为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他认为环境可以通过评价、传播、修正创新思想来支持创新活动。其次,作为大环境的宏观文化,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会在学校之中、在教师群体中有所体现,都是形成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重要来源。因此,通过微观文化可以更好地考察宏观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最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关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在数量上还相对不足。仅以创新教育中的“教师文化”研究为例,在“中国知网”上,以“创新教育”和“文化”为主题词,可以搜索出时间跨度为10年以上的相关文献71 591份。这之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是13 489份文献,而与“教师文化”相关的是8 388份。可以说相对而言,与教师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在总体上所占的比例不大。
(二)研究方法上应更加关注和采用“质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有的注重进行定量分析,有的运用推理与演绎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更深入地揭示文化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动态的复杂关系。特别是随着研究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微观文化领域上,研究方法更需要进行调整,需要采用更为适合的“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将自身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田野记录、开放式问题等方式收集定性资料,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的诠释,从而构建研究的观点和理论。“质的研究”基于事实,也属于实证性的研究,但是它不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假设检验和标准化的定量分析,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现状呈现和解释性研究。“质的研究”关注到研究的整体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适合对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揭示出文化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作为“整体”的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复杂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文化与创新教育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把握,可以揭示出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途径、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对创新教育下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进行研究。
[1]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9-416.
[2]卢伯特.不同文化中的创造力[M]//斯腾伯格.创造力手册.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1-288.
[3]周林,查子秀,施建农.5-7年级儿童的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GA)的比较研究——中德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结果之一[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9-23.
[4]申继亮.从跨文化比较看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2004(11):57-58.
[5]申继亮,师保国.青少年创造性跨文化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0(6):13-14.
[6]司晓宏.文化、教育与民族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1-4.
[7]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1-5.
[8]张理智.创新教育观念误区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8-12(4).
[9]马维娜.创造性教育的文化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7(12):8-10.
[10]刘东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5):8-11.
[11]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1-14.
[12]Fleith,Denise de Souza.Teacher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 y i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J].Roeper Review,2000(3):148-153.
[13]Cropley,Arther.J.Creativity in Education and Learning-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M].London:Kogan Page,2004:202.
[14]岳晓东.谁是最成功、最可爱、最有创造性、最令人崇拜的中国人:香港与内地大、中学生的调查及思考[J].教育曙光,2006(53):732.
[15]顾雪林.“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N].中国教育报,2009-12-25(4).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of Cultural Research in Creative Education
Jiang Lihua
(College ofEducation,Liaoning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116029)
The cultural research of creative education focuses on how cultural patterns influence creativity;the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ve cultiv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school culture and classroom teaching culture.The reflection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finds that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ue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perspectives.This study suggests correct understandingofthe cultural function on creativityand focusingon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creative Education;capabilityofcreativity;types ofculture
G 40-01
A
1674-5450(2017)01-0105-04
【责任编辑:赵 颖 责任校对:赵 践】
2016-10-15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W2015238)
姜丽华,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