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性分析
2017-04-14高强
高 强
(山东英才学院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性分析
高 强
(山东英才学院 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的创新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高校发展的理念,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新媒体的产生以互联网为基础,具有完全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管理方式和传播方式。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变化,新媒体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新媒体时代的特征,研究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时代;思政工作;创新性
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新媒体时代迈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参与塑造了当代教育的改革进程。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相较于其他传播模式具有范围广、速度快、交互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以之为载体,知识的传播速度也加快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如果认识新媒体的特点,以便抓住机遇,管控风险,是做好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
一、新媒体时代特点分析
新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背景,利用电子杂志、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电视、电脑、电话等形式,向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技术。相较于广播、电视、报纸而言,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博客、百度贴吧、BBS论坛、QQ等网络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地获取外界的新闻和信息,并对其做出自己的判断。新媒体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途经。新媒体是普遍由社会大众所主导的信息、新闻传播活动,它由传统的点到面到线的传播方式变为点到点的传播方式。同时,新媒体传播也是为个人或单位提供信息的生产、共享、传播和积累等方面的资料和内容。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主要在于表现形式,其内容并没有根本性差异,不同的是表现形式。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减弱,人们变得不再习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而是越来越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方式会影响人们理解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最有价值、有意义的并不是不同时代传播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大众所使用的传播工具。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得其为社会大众提供的内容更具有个性化、独立化。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选择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不再受到传统媒体的限制,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随着现代人对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微博、论坛、博客、微信等新的传播媒体和网站组成了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渠道,个人网站和个人门户等成为新媒体的新的方式和渠道。除了像博客一样可以发布各种信息之外,个人网站还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从而形成一条双向的信息渠道,这种渠道可以培养更多的人群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了解。个人门户网站可以将智能推送和数据深度挖掘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用户习惯接受的方式不断推动自媒体的传播。新媒体之所以被人们逐渐接受,首先是因为新媒体很好地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碎片化时间。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在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特点,新媒体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具有明确性和自主性。
二、新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思政工作管理难度加大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出现了新的走势,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明显拓宽,活动能力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和心理正处于转型期和发展期。[1]再加上社会文化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的工作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较快,据调查显示,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电脑,每个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获取到外界的知识和信息,对于信息的获取具有自主性,对于信息内容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学生了解知识需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尽管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较慢,在形式上受到限制,但传统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大多健康向上,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观念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新媒体形式下,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论坛、博客、微信、QQ、贴吧、网页等多种形式参与交流,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并不全是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和言论,还存在一部分消极、负面的新闻和信息。对于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此外,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事件或者是突发性事件,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可以在瞬间传播开来,在虚拟网络中,一些低级趣味的信息和新闻的传播速度相对更快,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新媒体时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
据调查显示,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中每个班级都会建立QQ群、微信群,学生和教师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群里进行探讨,QQ群和微信群的建立增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还为同学之间提供了相处的平台。新媒体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背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媒体与自媒体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形象生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增加互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学习,高校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分别对不同的同学进行工作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也会有所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新的交流方式不需要面对面进行沟通,可以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顾虑,减少面对教师时的心理压力,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容易敞开心扉,教师更容易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2]
三、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下,应更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下,传播信息的途径在不断增加,对高校教师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网络上的负面新闻和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开放性,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管理。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止学生误入歧途,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在调查中,网络游戏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较大,有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游戏,逐渐忽视了学习,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网络上的暴力倾向对大学生价值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经常接触网络暴力事件会使学生产生偏激的想法。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上购物、聊天,无法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甚至会出现旷课现象,长时间下来,学生性格变得孤僻、意志薄弱,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媒体时代下,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明辨是非,正确分辨网络上的信息是否积极向上,对一些负面新闻及时屏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受网络暴力和网络环境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大学生的身心不受侵害。[3]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工作体系
面对新媒体时代,首先应该调整工作理念,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生工作,积极面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形势。学生工作者应该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提出有建设性的新思路。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工作体系的基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生工作新理念顺应了新媒体时代的要求。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新理念,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首先,校园的文明建设是学生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要想促进高校的良好风气,既要进行准备工作,也要进行引导工作。对于学生的干部队伍要加强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让学生管理人员自觉应用这些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举止。学生管理者可以建立微信群,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沟通、协调,在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的过程中,还要为校园文明建设提供有利机会,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比如学生旷课、晚归,首先要调查具体原因,给予提醒和适当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应该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给予严重处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问题出现初期及时做好教育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后期造成的严重后果。
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是要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下,沟通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微信群,师生、同学之间可以利用群进行沟通,还可设立网络意见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问题反馈,避免学生在思想和认识上出现差距导致工作失去针对性和时效性。新媒体时代下,应该树立全局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同时做好具体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果的考核上。[4]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媒体工作体系,创新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提高学生工作的服务效率,促进高校工作的改革发展。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优先提高学生服务和学生管理质量。
[1]高建平.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惑与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29-30.
[2]武文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加强班集体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114-115.
[3]何小红.探讨新型高校思政工作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J]. 经济研究导刊,2017(9):150-151.
[4]孟珍伟,胡云.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学生工作[J].科技信息,2010(36):79-81.
G641
A
2095-7416(2017)06-0055-03
2017-11-09
高强(1983-),男,山东济宁人,工学硕士,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