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2017-04-14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云南 大理 672100)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有了全新的理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提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
1 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的原因
1.1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取的是一种忽视的态度。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参与课堂的热情就不高。
1.2体育课堂师生互动性较差。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巧,而没有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1]。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少,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就会随之减少,参与课堂的兴趣也就降低了。
1.3教学内容与实施模式亟待优化。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在上课时的教学重点都是和考试相关的内容,而对那些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学习内容则不是很重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趣味性,很容易使体育课堂呈现出一种枯燥、无趣的状态,这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2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2.1创新教学方法。要想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2]。在新课程背景下,有许多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第一,情境教学法。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小组学习法。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通过共同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内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动作要领先传授给小组长,然后再由小组长将动作传达给组员。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游戏教学法。学生都很喜欢玩游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的穿插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
2.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课堂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养,使学生形成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课堂中的领导者转变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2.3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完善教学评价的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无法得到比较全面的评价,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3]。除了期末考试的成绩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平时进行两次模拟考试,将这三次的成绩取一个平均值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除了考查学生的体育技能之外,教师还要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进步程度、平时的表现等。这样的评价的方式更加的公正和客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结论: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枷锁,积极探索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