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重要来源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

2017-04-1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中国共产党传统

毛 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重要来源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

毛 俊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并非凭空产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认识给予它独特的思想土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扬弃的态度,明确肯定青年的自然特性,对青年的需要与人性给予重视,也对青年的社会性质及价值以积极的肯定。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认识的创造性转化,确立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教育的首要内容,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整个青年教育的主旋律。这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在新时期的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鉴往知来、继往开来的历史思维与视野。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青年;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近代以来,广大中国青年的价值意义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始终高度关注青年、关爱青年。有人就指出:“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历史。”[2]也恰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青年观逐步形成并日益发展,推动着中国青年及青年事业的不断进步,彰显出重大的实践价值。然而,任何思想观念都不是突然从智慧女神头脑中成熟出现,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并非凭空产生、一蹴而就,有其思想文化源起与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作为它最根本的思想源泉,是其理论的根基所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认识内容给予了它独特的思想土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正是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经过科学的扬弃并为我所用,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发展与超越。为此,本文将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思想,展开对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来源的探讨。

有人认为,传统是“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遗产……它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3]3。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奠定了现代思想的重要基础。黑格尔也郑重指出,传统并不是简单的管家婆,只把它接受的直接保存而并不去作改变地传给后代。它是“生命洋溢的,有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4]8。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青年观以自身一定的思想文化传承为基础,是在非“原始”意义上的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就如习近平所说,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对于青年的思想认识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基础,受其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这里,必须明确的是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历史中“青年”的概念很少甚至没有直接使用,“古人只称童年、少年、成年、中年、晚年。……乃独无青年之称”[5]26。学者吴端通过词源学考证,也指出中国官方正史记载中,也不曾见到“青年”字样与概念[6]。但却不能因为没有使用这一语词概念就去直接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青年的思想。恰恰相反,古代中国尽管并不存在作为一个独立的青年阶层,但青年是客观的社会存在和现象,必然会有关于对青年的认识及思想相应存在,即使中国古代对其理解与认识不尽发达。

“青年”一词,据考最早见于唐朝,“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青年对芳月”(段成式《酉阳杂俎》),“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刘禹锡《谢寺双桧》)。然而,“青年”的使用仍旧并不多见。直到宋、元时期,“青年”的使用频率才逐渐提高,如文天祥诗作中就写到,“见说青年文赋好,士龙一笑共云间”(文天祥《送张宗甫兄弟楚观登舟赴湖北试》)。直至五四运动后,“青年”在我国才真正以现代意义使用开来,《新青年》的出版正是重要标志,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缺席的“青年”正式以其现代特征登上社会历史舞台。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多用“少年”“小儿”“公子”指称青年,与今天“青年”有一定区别。它多指青年男子,如《论语·季氏》中说:“少之时,血气未定。”且多取作为存在者的个体性的青年之义来加以使用与阐释,并不强调作为存在的青年的群体含义,唐朝诗人高适在《邯郸少年行》中描述的“邯郸少年”便可视为诗人之自况,“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另外,女性青年多用“女郎”表示,如《木兰诗》中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孔子云“后生可畏”,荀子曰“青出于蓝”,实际上一定程度地揭示与表达出了青年胜于前辈的思想观念。青年“敏学”“俊气”“美才”“如画”等描述,对青年的某些特点也已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与把握。在关于青年人才的选拔与任用问题上,也有一定的相关论述与思考,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思想认识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注重“内圣外王”的价值诉求。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社会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追求,也是对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一切人的根本价值目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长期占据着古代中国正统意识形态的儒学,就十分强调内圣外王、本末一贯之道。“儒家自孔子始,内圣外王为一综体,内圣为本为体,外王为末为用。”[7]2251927年,梁启超就指出:儒家哲学,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8]100。儒学的精神实质也就在于此。“内圣外王”内涵丰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理解维度。本文集中从价值意义层面上来认识和分析。

“内圣外王”从形式上体现了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去成为“圣人”“君子”;另一方面,而得以“外王”,并主张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路径逐步实现之。在强调个体人格重要性时,尤其注重个体社会价值实现,认为理想的人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即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然而,在现实性上,这却难以真正实现。人作为存在,却是为甚至仅是为满足社会(政治)的需要存在,“内圣”为起点,“外王”才是终点。正如孔子所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一定意义上,它都是从遵从为维护现有政治体制出发,强调人包括青年的社会属性,也即是较为注重青年社会作用的发挥。孔子就明确说:希望学生“诵诗三百”是为“使于四方”。“学而优则仕”便也成为中国古代众多青年的毕生渴望与追求。以科举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选拔青年人才的制度,为青年发挥社会作用提供了重要舞台,但同时又深深影响着青年社会作用的正常发挥。真正全面发展的“圣人”离场,没有个性的“单面人”随处可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牺牲品。

第二,强调“德者,才之率也”(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重青年的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重“德”,所以在此逻辑下,它始终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中国古代在庞杂的教育体系中,一直注重对青年这部分人的道德教育及德行的培育养成。据史书记载,儒家就曾特别建立了“德行科”,专门培养门下弟子的思想道德、言行举止等精神修养活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青年的道德教育的认识广泛而深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内容,简单来看:

在教育目的方面,重视“明人伦”(朱熹《文集》),要求广大青年严格遵守道德准则。人伦问题,看似道德,却实则也是政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且都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最终也都是为维系社会关系,巩固统治秩序。“教不善则政不治”(《国语·齐语》),“重政治”是德育的目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它主张广义层面的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三部分,蕴含着诸多有益于今天发展的积极成分。首先,注重青年的品德教育,《论语·学而》就明确指出年轻人在家里应该孝顺自己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谨慎,讲究信用,能广泛地与众人保持友爱,特别要去亲近有仁德的人,要首先做一个品行符合基本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国家至上,爱国教育世代相传,以天下为己任成为青年人的事业追求。其三,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即指志向,旨在激励青年磨炼意志,成为抱有远大理想的人。在教育手段与途径上,主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认为通过内化,以自觉能动性加强道德修养,并影响他人和社会。强调“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认为道德认识与实践,都需个人积极的思想活动进行反省。儒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以“慎独”加以概括,强调道德的自我内化和自主感觉,贬低了外部世界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认识的思想内容,从目的论上讲,裹挟着强烈的为剥削阶级统治服务的封建色彩,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性。这却也正是后来中国共产党人所竭力避免的,因为它始终坚持并相信广大青年是要为无产阶级、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断奋斗。其中,中国古代对青年“人”的主体认识的缺失也成为其最大的弊病,它显然否定了青年的主体性特质,导致封建社会对青年人的压制随处可见,青年的自身价值难以受到重视并保护。正如有学者研究指出,它对青年“基本上是釆取否定、不信任的政治立场”[6]。总是试图以通过对人的规约,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无疑影响着对青年的基本认识与准确评价。

究其根源,封建社会宗法传统,使父权主义家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级秩序严重桎梏了青年及社会发展。因血缘纽带形成的父权主义强调父亲(家长)的绝对权威,儿童和青年必须唯有服从与听命。原因则是它只承认成年人是“真正”的人,广大青年只能是作为规约的对象存在,以便被有效控制在家族组织中。“父为子纲”“父子有亲”“长幼有序”作为等级制度的重要根据,规定了人的社会等级关系。青年必须严格遵守,畏天命、畏君父,进而逐渐丧失自我,造成对青年的“人性”否定,青年的自我意义不在,一味地追求社会价值,只要求广大青年去单向地适应家族、社会。而强加于青年身上的纲常枷锁,致使青年主体性的普遍沦丧的同时,势必束缚并压制青年的自我发展以及影响其发挥的社会作用。日本研究者横山宏章就尖锐指出并表示,几千年的中国难以看见属于青春的踪影[9]8-10。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青年的许多认识无疑是消极、悲观的。但是,不可否认,浩瀚的古代中国历史中仍旧存在一些对青年的正确的观念与认识。据学者吴伯叶的研究所指出的,明代“王阳明学派”的知识分子就表达出对少年的赞美,肯定他们的自然天性,认为压制是对其发展极其有害的东西,就如同植物的生长,最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让其自然地成长。

中国共产党对此采取了积极扬弃的态度,明确肯定青年的自然特性,认为相对于处于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而言,青年“最富有生命力”,体力、精力、智力和创造力最为旺盛。周恩来在1963年就曾指出:“人的一生,精力最旺盛,脑力最发达的时期,是二十岁到三十岁这一阶段。”[10]702中国共产党人也为此多次指出“年轻人有优势”[11]72,这一优势正是首先就主要体现在它较之于老一辈人,青年“精力充沛”[11]84“脑筋比较活”[11]92等方面。老年则是相对地体力大减,精力不济,“人一老,不知哪一天脑筋就不行了,体力到一定程度也要衰退。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11]3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年龄是一个与生命同时存在的只增不减的有限量,而生命又必将要经历从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直至最终走向灭亡、消失。因而,青年正是处于生命历程的黄金时期,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与基本法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毕竟活力不够了”[12]。 毛泽东在谈到青年的特点时,也特别要求遵循这一自然规律,指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在逐渐退化,眼睛耳朵不那么灵了,手脚也不如青年敏捷[13]99。正如此,中国共产党认为:“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是创新的希望所在。”[14]在2015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李克强回信青年也表示:“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15]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青年的自然生命力造就了它突出的创造力,才使其在社会改造中具有非凡的创造性,这是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占据明显优势的,生命力的旺盛也进一步保证了其能够不断发挥出其所特有的优势。正如此,“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16],是变革社会的开创性力量,而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摒弃中国古代忽视青年为人的必然结论。

中国共产党坚持青年作为人,首先“直接地是自然物”,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总是以一个自然的生命物为其前提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人势必将难以生存,因此它进一步认为满足青年的自然欲求便是必需,必须尊重青年的主体性,明确了“青年工作必须照顾青年的特点”的论断与要求。唯有尊重、理解青年,才能相信并进一步依靠青年,发挥其优势,实现青年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需要与人性给予了重视,也对青年的社会性质及价值以积极的肯定,批判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相关青年认识。

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认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青年,开展青年教育,尤其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活水源头。中国共产党坚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区别良莠,竭力克服其时代局限性,将青年置于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高度,实现了对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认识的创造性转化,诸如强调青年要加强“修德”,认为青年教育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7]104。确立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教育的首要内容,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整个青年教育的主旋律。

而中国共产党也十分强调要对青年展开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这其中无一不彰显出中国古代思想的时代穿透力。它强调“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18]64。对于广大青年而言,成长成才离不开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进一步来说,一个青年在其人生的道路上究竟能够有多大的发展,将来能够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与其“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关系很大”[19]。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明确表示:广大青年应当志存高远,“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20]。并积极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21],确保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发扬光大。

针对青年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习近平也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22],“广大青年一定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3]。强调实践的教育意义,以脱离实践的主观想象来改变现实,自然是虚妄的。中国共产党认为:“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品德和真实本领的年青一代的根本道路。”[13]14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广大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让广大青年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经受锻炼,受到教育,不断增长才干,实现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自革命以来的整个历史发展时期,都高度地注重以实践教育青年,并认为它是教育广大青年的根本途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新观念,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24]4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扎根于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思想认识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历来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其中的优秀思想内容,积极摒弃不合时宜的部分,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在新时期的创新性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鉴往知来、继往开来的历史思维与视野。

[1]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EB/OL].[2013-12-06].http://theory.people.com.cn/n/23763101.html.

[2]孟东方,王资博.中国共产党代表、赢得、依靠青年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探索,2013(2).

[3][美]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

[6]吴端.青年与少年.从古代文献的分析到当代研究的展望[J].当代青年研究,2007(10).

[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梁启超.儒家哲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9]横山宏章.清末中国の青年群像[M].三省堂,1986.

[10]周恩来.周恩来文化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3]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4]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0-12-21.

[15]李克强五四青年节勉励清华学子:青年创业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EB/OL].[2015-05-0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4/c1024-26946217.html.

[1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9]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

[20]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

[21]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EB/OL].[2015-12-30].http://cpc.people.com.cn/n1/2015/1230/c64094-27996756.html.

[2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4]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责任编辑:薛明珠】

2017-05-05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社会转型期国民人格塑造问题研究”(编号:16BZX111)。

毛俊(1985—),女,江苏句容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D61;G621

:A

:1672-3600(2017)08-0032-04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中国共产党传统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