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道家·道教研究]

2017-04-14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儒道个体性海德格尔

[庄子·道家·道教研究]

[主持人按语]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赤日炎炎,本栏目本期讨论的都是大问题,好像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中西方何以能交流沟通?科技发展与环境污染,自然与技术怎么协调?儒道两家的扭结点何在?道家与道教异同几何?

韩焕忠先生说的是唐初佛教对付道教的策略,提出的却是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问题,当今仍有现实意义。道教在唐代由外丹向内丹的转换,使道教更接近道家精神,与唐初佛教的这种批评应该正相关。

文明各大要素,在历史潮流中砥砺前行,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的基本特点。在中国人的乡村哲学意义上,道家道教无异,但在学理上,道教更加重术而轻道,是宗教更是文化现象。

爱尔兰帕克斯教授讨论的老庄与海德格尔论自然与技术问题,是全人类面对的亘古亘今的大问题。按孙敏明对庄子的论证,就是人类如何才能“物物而不物于物”,避免“人为物役”的问题。文化本是反自然至少是非自然的产物。人类何以必如此呢?生存需要让自然物为人服务吗!然而磨刀嫌不快,刀快伤人指。科技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却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对人类命运的威胁。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这两难日益尖锐的今天,将海德格尔与庄子对读,以证古今中外人性人心之通同,良有以也!

廉天娇对郭象《庄子注》的研究,让本栏目深入触碰到了儒道两家的关系问题,对研究的深化和扩张皆有裨益。向、郭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要在对儒道互补的强化。它的独化论和性分说,是对人性双重性的深刻领悟。道家从个体性以及儒家从关系性研究人都是有失一偏的。只有将个体性的存在自由和关系性的角色秩序,以物理学互补原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中华文明的人本化生活世界这一全幅形态,否则便不能。

安继民丁酉孟夏于一方楼

2017-03-13

韩焕忠(1970—),男,山东曹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儒道个体性海德格尔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老孔同源”与儒道互通——宋翔凤解《老子》思想的文化审视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论个体化社会中社区教育服务居民个体性学习的策略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