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间谍案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2017-04-14李丰
李 丰
(长治医学院 思政部,山西 长治 046000)
大学生间谍案引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李 丰
(长治医学院 思政部,山西 长治 046000)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情势下,大学生被境外间谍机构策反的案件频发。从近年来大学生被策反的案件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增强保密意识,同时要关注重点学生人群,合力筑起高校思想政治的稳固防线。
大学生;间谍案例;国家安全;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觊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胜利果实,对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情报侦查工作。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加大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201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对具体间谍行为进行明确认定。
在互联网时代下,作为人才重要输出地的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成为境外间谍机构策反的重点对象。近年来,雇佣和策反大学生窃取国家机密的案件时有发生,引起国家安全部门的高度关注。境外间谍机构利用网络等新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反动思想渗透和反动活动的招募,手段恶劣,形式隐秘。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高校筑起坚固的思想政治防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一、高校大学生间谍案特点
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由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的网络策反国内大学生案有近30起,涉案学生遍及十余省市[1]。2012年以来校园间谍案案发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对近年来大学生间谍案件的分析,发现境外间谍机构招募策反大学生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利用为大学生提供资助、就业岗位、学习机会等为诱饵,对目标大学生进行策反。如有利用大学生兼职赚钱机会策反,某校毕业生王某在寻找兼职工作期间,结识境外间谍情报机构人员并为其提供情报;有以科研项目经费资助为由策反,哈尔滨某大学航天专业硕士生常某以研究项目名义被指使为境外人员搜集秘密技术资料;有利用对家庭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为由策反,广东省某重点大学学生徐某,通过 QQ群发布寻求学费资助信息,之后被境外间谍组织通过金钱资助策反,收集我方军事基地资料及内部期刊等军事机密;有以为毕业生提供应聘岗位为由策反,浙江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宋某在招聘网站应聘,被境外某公司录用而为其收集中央政策研究资料。一般而言,间谍机构前期以布置简单任务或者直接资助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利好”而“上钩”,当任务简单并有丰厚酬劳的模式让涉案大学生产生依赖后,间谍机构就安排更复杂的任务,并同时将之前完成的工作以检举为由胁迫大学生就范。有的间谍机构甚至以此要挟大学生,影响和支配其就业选择,目的就是要把这些大学生发展为长期间谍人员。
2.利用互联网为媒介。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境内网民数已达到6.68亿,手机移动网民达5.94亿,而网民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校大学生。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应用最广泛和最积极的参与者,其思想、学习、生活都会受网络影响。在全球网络化信息时代背景下,境外间谍组织多利用网络工具,如聊天工具、微博论坛、招聘网站等远程方式寻求策反目标,其特点是目标范围大、沟通方式隐秘便捷、可远程监控、目的不易被觉察。
3.目标锁定大学生。境外间谍机构将策反目标锁定大学生的原因:一是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度高,情感丰富,容易接受外来新事物。这些特点恰恰容易被境外间谍机构利用。二是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我国高科技项目研发的前沿阵地,通过策反大学生可获得我国科研项目等有价值的信息。三是学生身份单纯不易被察觉。四是大学时期,他们的父母等社会关系处于其社会关系发展的顶峰时期,利用价值高。五是大学生掌握各类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分析总结能力,具备完成境外间谍机构布置的资料收集、汇总和分析的能力。
4.被策反大学生思想堕落,触犯法律底线。大学生间谍案里的涉案大学生,在与境外间谍机构联络初期或者进行一段时间联络之后,已认清对方的反动性质,并清楚自己所从事的是危害国家安全、触犯国家法律底线的违法行为,但因贪图利益仍持续配合。例如,四川某高校大学生吴某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结识境外间谍,伙同同校研究生3人,共同为间谍机构服务以谋取利益。在已清楚对方间谍身份后仍先后提供国内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大量涉密刊物和资料,获利数万元。
二、大学生间谍案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以上案件的剖析,不难发现大学生间谍案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个人价值观扭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自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2]。这些学生没有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勤俭节约、“劳动创造价值”等为导向,反倒以崇尚个人享受、好逸恶劳、投机取巧为荣,在个人利益面前牺牲集体乃至国家利益。这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爱慕虚荣,娱乐、交友、生活开支高昂但其家庭情况难以“支撑”。境外间谍组织的策反“利好”正好迎合这类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和需求,使策反者有机可乘。
2.爱国主义信仰缺失。在国与国的较量下,每个怀有爱国主义信念的公民都应该在面对外国反动势力的策反行径下,引起高度警觉并予以坚决反击[3]。大学生群体思想成熟,具备善恶是非辨识能力。案件中的大学生无视国家和民族利益,爱国主义信念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在全球化的互联网经济下,“地球村”效应弱化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削弱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第二,近年来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政策下,爱国守法的教育被弱化。第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不新鲜,授课形式古板。
3.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同时,也使人能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缺乏坚定信念和意志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错误思想观念的误导和反动组织的诱导,做出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4.法律意识淡薄。网络的虚拟性让很多大学生忽视了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有些大学生虽然了解法律,但自恃对网络技术的精通,怀有侥幸心理,最终被法律严惩。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政策同时适用于网络行为。网络上的犯罪虽然方式方法与现实生活中的有差别,但如果行为实质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也必将受到严惩。涉案大学生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反间谍法》等,构成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事实。涉案大学生如果对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了解过,对犯罪的后果有足够的清醒认识,也不会轻易被策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之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间谍案进行深刻的反思,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筑起高校思想政治的稳固防线。
1.加强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于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价值的选择和实践的标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价值观对其人生目标的指引作用,并能对其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应通过对西方文化和思潮的研究,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课程。课程形式可活泼生动,方式可结合视频、课件等。课程内容可围绕西方思想、价值观的发展历史和社会背景展开,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的阴谋和隐蔽性分析,还可融入对当今国际新形势的分析并以大学生被策反案件为例进行价值观教育。 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通过高校基层党组织、团学组织、社团活动,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创新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经常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知识竞赛、爱国守法签名活动、大学生被策反案例展板等。通过校园网、学生论坛、广播站、手机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展开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
2.识别重点学生人群。辅导员要对问题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类学生群体需要重点关注。第一类,日常生活中表现自私自利、不关心班集体利益的学生。第二类,在向党组织积极靠拢方面,表现出入党动机不纯正;对党的章程、纲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信任、不认同的学生。第三类,日常生活中崇洋媚外思想严重、注重物质享受的学生。第四类,有不明经济来源倾向,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情况不符的学生。第五类,其朋友圈或者微博或者本人曾有激进或者反动思想言论的学生。针对以上学生,辅导员应该利用与学生近距离、常接触的机会,加强对其观察和引导。
3.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课程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体系,应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少、内容分散、缺少专门版块的情况进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应专门设置国家安全教育板块,有标准的课件和规定的课时。可将近些年的典型间谍案例制作成课件,增强学生的警惕性和被腐化的免疫力。还可邀请公安干警与国家安全部门人员进校开设讲座。学校还要通过学习实践等形式,将国家安全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将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筑起一道校园安全网。
4.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信息保密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识别和防范网络危险行为。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形式犯罪的抵御能力。可以以计算机课程、专题讲座等方式,充实和完善大学生有关计算机的系统知识,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网络行为涉及的技术和网络安全问题。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如杀毒软件、防火墙、查杀病毒等,提高安全防范技能,防止涉密文件在网络上被窃取;开展网络安全文化系列活动,利用学校校报、网站等校内媒体,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辅导员也可加大力度开展大学生的安全文化教育主题
班会。特别要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信息保密教育,识别国家机密信息范围,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和警觉性。根据有关规定,笔者大概归纳了以下几类的涉密内容。高校科研项目信息类:涉及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类项目,明确注明的国家非公开的保密类研发项目,涉及国家需要保密的知识产权类项目,或者我国独有的科研技术成果信息等,教育大学生恪守项目规定,严禁将项目信息以任何形式透漏给无知晓权限和跟项目不相关的人员。军事机密信息类:包括我国部队部署、番号、军事任务、军事训练基地、军用机场铁路等交通轨道信息、军事武器技术及制造信息、军事情报等等一切与我国军事相关信息。中国共产党组织内部信息资料:包括党内重大政治性决策、政策、决定性文件信息,内部文献会议资料、书报期刊等。
5.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这些都应列入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课程内。
另外,在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在意识到自己犯了危害国家安全罪后,应消除顾虑,主动自首,揭发反动组织,为国家提供有价值信息。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对主动自首的大学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宽大处理,减轻量刑,避免涉案大学生被反动组织胁迫后变成“破罐子破摔者”,导致更深一步的犯罪。
总之,在复杂的国际情势下,各高校应对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被策反案件进行反思和总结,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树立“报效祖国光荣,投敌叛国可耻”的荣辱观,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筑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固防线,为国家建设输送品学兼优的人才。
[1] 刘畅.境外间谍策反大学生[N].环球时报.2014-05-07(1).
[2] 王静.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3] 武汉林.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6):124-126.
Consideration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Cases of College Student Spying
LI Feng
(Educational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hangzhiMedicalCollege,Changzhi046000,China)
In today′s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ases about college students being swayed by foreign spy agencies are on the increase.Therefore,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the study abou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ational security should be based on analyzing the features and reasons of these cases;Besides,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educ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learn the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our country,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keeping secret,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arget students,so as to build a solid li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orce.
college students;spy cases;the national secur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长治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之成果。
2016-10-25
李 丰(1982- ),女,山西长治人,长治医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2.015
G641
A
1008-6285(2017)02-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