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晋商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2017-04-14焦秀萍赵唐洁
焦秀萍,赵唐洁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浅谈晋商家庭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焦秀萍,赵唐洁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国内的研究者多把对晋商的研究重点放在票号、大院及晋商兴衰上,而探究晋商辉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晋商精神来自哪里以及晋商精神如何传承等的研究则不是特别多。文章从家庭角度剖析晋商的家庭伦理观,其核心是崇儒尊礼的孝亲观、夫义妇德的夫妇观和儒商并重的育子观。挖掘晋商家庭伦理观的现代价值,可对现代商人走向儒商之路提供价值引导,可对当今社会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启示。
晋商; 家庭伦理 ;现代价值
晋商作为明清时期国内最大的商帮,雄霸中国五百年,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马克思·韦伯曾经讲过:“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都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渊源。”[1]考察晋商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家庭伦理思想不仅是支撑其辉煌成就的精神支柱,亦是晋商精神亘古留长的重要来源。
一、 崇儒尊礼的孝亲观
晋商从小学习儒家传统文化,其孝亲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2孝是晋商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观念,晋商之孝不单是养亲,它还包含了敬亲及以孝作忠的国家大义之情。
第一,晋商之孝始于事亲。由于山西自然环境恶劣,山地多平原少,从事农业生产很难养家糊口,因此晋商不得不远走他乡去谋求生路以赡养父母。晋中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晋商成功后回到老家为了光宗耀祖和孝敬父母,建造了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堪称艺术品的大院。晋商在建造大院时严格遵循礼制,强调尊卑有序,并且每个家族都建有自己的祠堂,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来祭奠祖先。这些作为晋商孝道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晋商对父母、先人的尊敬之情。
第二,晋商之孝中于事君。晋商的孝是大孝,他们不只局限于对父母尽孝,同时还扩展到对国家尽忠。《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记载:“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3]忠是孝的一部分,晋商中涌现出很多对国家竭诚尽忠的优秀商人。如范氏家族低价替朝廷运送军粮为清政府节省费用600余万两;乾隆年间,朝廷两次出兵征讨大、小金川,晋商捐赠白银110万两;光绪年间,朝廷收复新疆,晋商募集军费白银880余万两;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攫取中国开矿、办厂、筑路的特权,晋商筹集了275万两白银赎回矿权,还积极筹办保晋公司,为全国各地纷起的保矿运动带了头。人们总是把商人贴上“为富不仁”的标签,但山西商人却在自己富裕之后,积极地回报国家,为国尽忠。
第三,晋商之孝终于立身。晋商的辉煌在历史上延续了500年之久,晋商的先辈们凭着节俭吃苦、敢于冒险、诚实守信,挣下一份家业。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14一代代的晋商继承父辈的优良品质,谨记父辈遗愿专于经商,创造了晋商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乔家到了乔致庸时代时,建立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商业帝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4]24晋商的后代遵从父辈意愿,承担起家族重担,带领着家族继续向前,这种动力来自对家族的责任感以及对父母的孝。
孝是至德要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而孝道之本是诚与信,所以晋商的成功离不开孝。《礼记·中庸》中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5]156晋商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这些家训、家规都是为了教育子孙继承先人的遗志,修身立世实现自己的志向,可以“名扬于后世,以显父母”[2]4。
二、夫义妇德的夫妇观
长久以来,人们谈到晋商的辉煌总是首先想到山西男性,而往往忽略了那些男性的身后长期戴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枷锁以致过着悲惨、压抑的生活却还依然坚忍不拔、勤劳善良,为家庭的稳定和睦作出贡献的山西女性。晋商择偶,一般都选择那些有教养的人家。所谓教养,在那个时代,就是把《列女传》《女四书》作为“女学”“闺训”的教材,规范女子德行。与此同时,晋商择偶还讲究门当户对,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强强联手促进各自家族事业的发展。所以山西女性在其婚姻中除了传统角色外还充当了家族与家族之间的纽带,晋商希望通过这种联姻方式加强自己与其他家族的内部联系以寻求一种自我保护。
晋商因行商之艰难而“久客不归”的事实在方志、族谱中俯拾皆是。丈夫外出经商,由商妇主持家计,在商贾之乡也就随处可见了。从家庭再生产过程看,晋商家庭中女性在家庭代际传递方面的作用尤为凸显,其劳动对于中小商家生计的维持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如太谷县赵国珙出外经商与家中失去联系,其妻王氏用针黼所入奉养公婆,使家中不缺薪米,婆婆死后无钱殡葬,王氏用自己的衣物入殓了婆婆。平遥县梁清佩妻侯氏,在丈夫外出经商期间靠纺织、针黼所入及变卖嫁妆来养家糊口。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晋商外出经商后家中诸事都由其妻子打理照料,没有妻子在背后默默支持、无私奉献就没有晋商当年的辉煌。
晋商女性长期受封建礼教束缚,无法摆脱“三从四德”的枷锁。在丈夫死后,她们要遵从妇德,从一而终,保持贞操。在晋商历史中存在着许多不幸的女性,在年轻的丈夫亡故后,成为封建道德的殉葬品,守节终身。聂店村中“王巷”曾有两座牌坊,一座是培德堂的,为王元龙妻乔氏立,乔氏25岁丧夫,卒年93岁,孤守空房68年。另一座是育婴堂的,表彰王之翰之妻郭氏。郭氏系员外郎王作丰之祖母,18岁守寡,过继侄子王钦去世后又抚养王钦之子王作丰长大成人,终年71岁,守节53年。 不得不说,历史和现实中,晋商妇的形象无疑是很美好的,但是不得不思索在她们的光环下,同时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辛酸,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们是封建礼教和文化的牺牲品。
三、儒商并重的育子观
晋商的先辈们大多都因为家庭贫困而没有接受过教育,他们在事业有成后都很重视子女们的教育问题,因此很多大家族在家中设立了私塾,聘请塾师,并且家中女子也可以进学堂读书。儿童到了九岁就进入私塾,学习《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十岁开始学习《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十三岁以后向专业教育分化。所谓分化是指有意于举业者,则续读《诗》《书》《礼》《易》《礼记》《春秋》及古文辞,时文试帖;而有意经商者,于四书之外兼学珠算、《千家诗》《幼学》《尺牍》。此外,晋商为了更好地规范子女的德行,各大家族纷纷制定家训并多以楹联的方式刻在大院中,从而更为醒目地警戒子女的德行,其主要内容还是围绕诚信、勤俭、义利等儒家思想。如在常家慎和堂夹牌楼有联:律己以温公家训只在忠恕二字,持家以朱子格言总是孝悌一端;常家贵和堂新东院二门有联:仁义为怀小用小效,钟镛呈器大扣大鸣。
晋商不只注重子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注重对子弟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晋商一般会在自己的商号选择优秀的掌柜教授珠算、商业信函、记账称平银色、经营技术与业务等知识。同时为了子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晋商还会选择别家商号让子弟去历练。当时的“历练”被称为“熬相公”,一般商号的期限为三年。晋商子弟在别家商号的历练过程其实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人品磨砺为其一,业务训练为其二。 由于每个商号都有专职人员负责相关业务训练,比如,练写信稿的由文牍先生监督,而账房先生专管打算盘与熟记银两兑换比率等事宜,跑街的职责在于带领“实习生”熟悉具体的业务洽谈环节,等等。在跟随别人学习的同时,晋商子弟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为以后顺利接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晋商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晋商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家庭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晋商各大家族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晋商后人,站在晋商曾经创造辉煌历史的土地上,我们应该有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和再创新辉煌的冲动及梦想。那么我们不妨通过对晋商家庭伦理思想的探寻和对其精神内涵的解析,从中找寻可以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一)晋商家庭伦理思想对现代商人走向儒商之路提供了合理的价值引导
纵观明清晋商500年的历史演变,晋商家庭伦理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 已浸入山西商人的思想深处,内化为思维和行动的精神动力,积淀为经营和管理思想的文化底蕴。
第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养成经商所必备的优良品质。晋商家庭设立私塾就是为了让子弟能够接受教育,学习儒家传统文化。而晋商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形成的以义驳利、践诺守信、崇商敬业、经世济民等品质,其根源正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5]78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舍利取义的品质正是当代商人所应遵循的。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所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重,这些压力迫使商人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舍义取利。如宜家“马尔姆MALM”系列抽屉柜及床头柜自1989年以来已造成6名儿童死亡和36名儿童受伤,但仍然在中国市场销售。宜家这样的举措短时间内损失很小,但它消耗的是中国消费者的信任,长久下去必将失去中国市场。因此现代商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商业活动中坚守诚信,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第二,传播晋商大忠大孝,树立现代商人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晋商重孝且能移孝作忠,完成由个人小孝到国家大义的升华,秉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经世济民的哲学思想。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6]然而晋商富裕后都会捐学修路,遇到自然灾害会舍粥;在外国侵略中国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募集资金保护山西地区的煤矿所有权,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正是现代商人所需要的。诚然,现代社会中也有像蒙牛、华为、联想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但总体看来,目前中国许多企业缺失践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近些年,国家为了加强小学生的营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小学加餐并由国家财政补贴,但极少数商家提供的营养餐无营养,有些营养餐甚至导致学生食物中毒。还有多地出现的有毒操场,不良商家用有毒材质给学校铺操场。李嘉诚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们中国做企业的人大家都忙着赚钱,但是赚钱之后的问题最严重。”我们的企业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家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建立夫义妇德的夫妻关系,从内到外树立现代商人的“儒商”形象。明清时期的晋商不仅在外经商处事中遵循儒家道义,他们在家庭内部中也做到对妻子有情义、对家庭有道义。许多晋商家族都把不许纳妾写进家训来要求子弟对妻子的忠诚和维护晋商家庭的和睦。然而现代社会有一些商人,他们经商有钱了,也有了婚外情,对妻子不忠诚,对家庭不负责任。试想一个对妻子不讲情义、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怎么可能会真心去做慈善来对国家负责?所以“儒商”对商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家庭负责,从内到外树立真正的“儒商”形象。
(二)晋商家庭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社会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启发意义
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反映,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环境下,应该被概括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个方面,但是能否做到以上要求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企业招聘员工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技能,学校培养人才倾向于技术性人才,而家庭教育更是忽略了对子女职业道德的引导,因而企业员工和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员工偷拿回扣、盗窃知识产权;政府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要靠社会制定职业道德准则,更重要的是家庭对个人一般道德的培养。而500年前的晋商家庭在培养子女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一,借鉴晋商家庭从家训家规入手培养子女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诚信作为儒家道德文化的重要典范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根本准则,同时晋商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商经验深知诚信对商人的重要性,进而晋商依照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自己的行商经验制定出家训、家规,力求戒除富家子弟坐享荣华富贵、骄奢淫侈的恶习,从而使晋商子孙具备了承接祖业所必备的严谨自律、恪守商德、诚实守信、勤俭敬业等一系列道德规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职业道德诚信的缺失问题愈来愈严重,这必然会降低企业的信誉度,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甚至会破坏人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向晋商学习,在家庭教育方面重视诚信的培养,为将来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准备。
第二,借鉴晋商家庭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学而优则商”的风气盛行,晋商各大家族在培养子弟方面尤为重视子弟业务技术学习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晋商子弟除了要练习打算盘、撰写商业信函、背诵银两兑换比率这些基础技能外,还要去别家商号历练以磨砺人品。晋商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正是当下家庭所缺少的。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度保护子女不让其与外界接触,只让子女一味地在学校接受教育,以致在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各种问题显露出来。如与同事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后承受力弱以及对待工作没有责任心等。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长,所以父母应多让子女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子女的团队精神、责任心等品质,让子女成为“知行统一”“技能和素养并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第三,借鉴晋商家庭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榜样的教育方式。晋商不单单只是用儒家文化和家训家规这种言传的方式来说服和引导子女,他们更看重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子女。晋商大多是白手起家,凭借勤俭吃苦、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依靠诚实守信、义在利先、修身正己等经商原则一步步走向成功。与此同时,晋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弟树立了职业操守的榜样。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父母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并且关系最为紧密,所以在相处过程中子女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父母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晋商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了500年之久,培养出许多商界传奇人物。虽然晋商各大家族因社会动荡和时代变迁早已衰败,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以史为鉴,从晋商各大家族的历史中解读晋商家族文化并且挖掘其丰富内涵,从而继承和发扬晋商家庭优秀文化传统以培养出更多精英人才,重铸山西商业的辉煌,构建和谐靓丽的山西。
[1] 马涛. 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160.
[2] 孔子.孝经[M]. 张广明, 张光亮,释评.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12.
[3] 戴德.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M]. 山东:山东友谊书社, 1991:434.
[4] 龚贤. 《论语》今读[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5] 周生春. 中庸大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6]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3321.
Briefly on the Jin Merchants′ Family Ethics and Its Modern Value
JIAO Xiuping,ZHAO Tangjie
(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In the study about Jin merchants, many domestic researchers put emphasis on exchange banks, courtyards and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hanxi merchants, ignoring the reason why the Jin merchants made such a great achievement. For example, the study about where the spirit of Jin merchants comes from and how it forms is quite few in numb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ethic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view of filial, ethics of husband and wife and view on education, because the exploration about the modern value of family ethics of Jin merchants can provide value guidance for modern businessmen to adopt a way of being learned merchant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Jin merchants;family ethics;modern value
*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行教育与规则教育的相争与整合: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的出路探索研究”(GH-13004)之成果。
2016-11-30
焦秀萍(1980-),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学。 赵唐洁(1989-),女,山西垣曲人,山西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2.020
G122
A
1008-6285(2017)02-00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