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特征及其启示

2017-04-14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薛 冬

(山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特征及其启示

薛 冬

(山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在鸦片战争发生后的百余年中,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缓慢地发生变迁。在此变迁过程中折射出的特征是,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较量中表现出很大的颓势,然而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来看,传统文化仍然牢牢地起着支配作用。通过总结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特征,对思考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663-664鸦片战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节节胜利中爆发的。从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工业生产方式、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对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带来了全面的冲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传统文化开始了百年变迁,一方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另一方面凸显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特征。

一、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较量中的颓势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冲撞的程度是不同的。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梁启超对此曾有“三不足”的概括:先是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的洋务运动;再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当时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感觉不足”,一面是觉得学习西方文明的程度不足;一面是觉得传统文化的不足,对传统文化的缺陷有层层递进的切肤之痛。

在鸦片战争前后,最先预感到这种大危机的是龚自珍和魏源。他们秉承“经世致用”的务实思想,前者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变法主张告诫统治者,后者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先见之明开一代风气。

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在12年后进行修约。“那个时候,正炮声初息,惊魂甫定,与刚刚结束的一番遭遇相比,12年之后的事是很渺茫的。王朝众人正窃喜于‘万年和约’换来的太平,紫禁城景物依旧,他们还不可能体会到自己轻易接受的改约一条,包含着极其沉重的分量和无穷无尽的麻烦。但是,无知从来不是一种护身符,他们的不认真面对西方人的认真,他们的倨守反衬出西方人的进通。”[2]95被传统文化紧紧包裹起来的清朝统治者,不但没能认清西方侵略者的真面目以及签订不平等条约所引发的深刻变化的局势,反而像在鸦片战争前一样,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无知。就在这幻想和平、贪图安逸的时代环境里,龚自珍和魏源的变法图强的呐喊,如石沉大海。

清朝统治集团必须在鸦片战争后遭受到更严重的政治和军事打击,其中的一部分人才能被敲醒,方能痛定思痛。绵延十多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的重创,以武器的批判震醒了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当时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奇变”的大危机,应变之举是“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3]。这种学习西方器物以图自强的思想就是“中体西用”论。洋务运动的这种指导思想固然是荒谬可笑的,“但是,这一口号毕竟把尊圣、崇经、法古的中国文化中心观打开了一个大的缺口,缓解了顽固派对‘西学’的全面拒斥,使应变式的改革从被动向主动方面转化。”[4]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是西学之“用”打败了传统文化之“用”。人为地割裂中学和西学的“体”和“用”,事实上导致了“西用”逐渐地侵蚀到了“中体”,这也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促使上层社会对“中体”迅速变革的动力,仍然是武器的批判——甲午战争。蕞尔小国的日本打败了“庞然大物”般的中国,其应变之举是“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5]。它表达了历史长河中后起的改良派对前辈洋务派的批评和矫正。维新变法的志士们向强敌日本学习,试图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以“西体”取代“中体”的尝试是大胆的,事实上又冲击到了传统文化中的上层建筑。“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6]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思想界得到进一步解放,近代文化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又是一次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胜利之举。

屋漏偏逢连夜雨。戊戌政变的惊魂甫定,历史又“馈赠”给清政府的一份“大礼”是庚子国难和《辛丑条约》。新的政治危机迫使清政府开始了十年之久的“新政”。这段时间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从西方理论武库中搬来了最尖利的长矛——民主共和思想,并让它直接服务于武器的批判。与此同时,立宪派接过几年前维新派所用的批判武器——君主立宪论,来和革命派赛跑。清政府推行“新政”本想以西学来维护传统文化,然而仍然跳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结果是新因素更多地消解了旧肌体,改革的客观效果与改革者的主观愿望完全相反。终于在1911年,中国出现了政治制度转换的大革命——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这些历史事件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也标志着“中体西用”论的彻底破产。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又一次胜利,也是传统文化在晚清六十余年显著的颓势。

辛亥革命的成果曾唤起中国社会的希望,然而转瞬之间被黑暗所取代。痛苦与彷徨之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识分子又从西方搬来了新的批判武器——民主科学,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2]390。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对中学和西学的差异进行了整体性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必须承认万事不如人”,“中国不亡无天理”[7],此即“全盘西化”论的思想。这种矫枉过正的文化革命方式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精神涤荡了传统的污泥浊水,标志传统文化颓势的高峰。

综上所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器物、制度、思想上的较量中的颓势在不断深化,这是传统文化变迁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仍支配着近代中国社会。

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仍支配着近代中国社会

传统文化的颓势虽然无法阻止,但它仍具有强大的活力,根本表现在“它仍以顽强的力量支配着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8]。这种历史的悖论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首先,传播西学的近代中国知识精英是半新半旧人物。在奉行“中体西用”思想的洋务派政治精英中,传统文化占支配地位。而“戊戌和辛亥两代知识分子,大半属于既有扎实的旧学根底又对新学大感兴趣的半新半旧人物”[9]。这些半新半旧之人共有的姿态是调和中西学。洋务派拿西学之“用”来嫁接在中学之“体”上。康有为“托古改制”,用传统文化的旧瓶子装上近代西方进化论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方面洋溢着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的光彩,另一方面留下不少与传统文化妥协的痕迹。可见,晚清时期的民族精英们人为地调和中西学,体现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但在现实中造成二者的冲突在升级。他们保留传统文化的心理为接连败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保护。

其次,引入中国的资本主义文化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在晚清时期和民国初年的城市中,羡慕西方文化的主体人群是知识分子,并且这个群体在日益扩大。但是,“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等学习西方的方案虽然在社会上风行一时,却都没能在社会中取得支配地位。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新的思想文化没有触动“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封建的纲常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10]的农村传统文化根基,恰恰这没有触动的东西是传统文化生存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再次,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直接目的是救亡图存。晚清民国的民族精英们向西方学习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情绪。由两次鸦片战争失败而学习西方的器物;由甲午战争失败而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由庚子国难而学习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由日俄战争而又强烈呼吁君主立宪制;由民国流产和复辟帝制而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当新文化运动的志士们用全盘西化来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却割裂了传统与现代的内在联系,使中西文化严重对立起来。一战的发生让资本主义文明的严重缺陷暴露于国人面前。当人们对西方文明怀疑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困苦中的先进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此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李大钊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找到了能够救亡图存的最有力的批判武器。

综上所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间,一次比一次严峻的救亡图存的客观形势使一代代具有半新半旧思想的先进中国人从调和中西文化激进到了全盘西化。其结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肤浅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都不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在联系要求。总的说来,中体西用论、君主立宪论、民主共和论、全盘西化论都是比较粗糙和肤浅的,用这样的夹生理论和洋理论来指导救亡图存,不但难以成功,而且迟滞了通过融合中西文化来创造新的文化体系的历史进程。五四运动以后,实现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

三、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结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的特征,对思考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基础的。所以说,坚定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子”,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子”。文化自信在根本上就是对党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回顾中国近代百年积贫积弱、救亡图存的历史事实,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形成先进的文化体系及在此基础上国家要走的道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的28年间,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实现了救亡图存,改写了积贫积弱的中国历史。历史表明,要实现文化自信,即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第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12]对于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滋养,另一方面孕育它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漫长的封建社会。所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1]707-708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这是认识上的要求。具体到实践中,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使之为我所用”[13]。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精选出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精选出优秀传统文化,并不等于做到了继承和弘扬。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另一个方面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翻版,所以不能简单地和机械地搬用优秀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4]。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接连败退的同时又支配着中国社会且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因为人们在崇经尚古的环境中,对传统文化不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刻板地坚守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结果造成传统文化游离于时代潮流之外,不仅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部分被丢弃,而且精华的部分也自身难保。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要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让其“活起来”。通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4]。为此,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上形成合力。首先,党和政府要指导和鼓励文化工作者精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逐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时代气息的文化资源。其次,学校教育中要把文化工作者研究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再次,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经典、践行经典;家庭教育还要开展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传统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家风建设。最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要让工作人员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染”,塑造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愉悦度和工作效率。总之,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才能真正做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正确处理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回顾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的激烈冲突,警示我们要正确处理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成分,一方面也走出去融入了世界文化当中。在近代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而救亡图存的时代危机迫使中国人侧重把西方文化“引进来”而没能把传统文化“送出去”。在当代中国,除了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成分外,“我们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紧扣价值观传播这一主线,在输出那些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上下功夫,但我们的价值观输出又不能像西方大国那样搞文化霸权,而必须是在‘尊重’前提下的互惠输出。”[15]所以,要用外来文化来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优化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效果。与此同时,也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仁”“和而不同”“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思想向世界传播,也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如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局部冲突不断、建设和谐世界等提供解决的历史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部分。

在近代中国人寻找传统文化的出路筚路蓝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5年中,传统文化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在这“底子”上建立起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对近代百年中国传统文化变迁经历的艰难历程的最好总结。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M]∥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57:53.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35.

[5]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M]∥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57:21.

[6] 楼宇烈,刘勇强.中华文明史:第4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3.

[7]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M]∥胡适文选.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2.

[8] 危兆盖.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历史启示[J].中州学刊,1998(4):115.

[9] 许纪霖.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之争历史评述[J].学习与探索,1985(4):128.

[10] 孙成武.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基本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5):123.

[1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60.

[13]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1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5] 田克勤,郑自立.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基本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 ,2016(10):13.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han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Times

XUE Dong

(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hanxiMedical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In th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Opium War, because of the great impact of Western capitalist cultur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Confucianism as the main body, is under gradual change. The features reflected in the changes are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monstrates a series of retreat occur in its collision with western cultures, yet it still dominates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In this cas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times provides useful historical inspiration for us in how to integra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socialism.

modern China;traditional culture;western cultures;advanced culture of socialism

2016-11-28

薛 冬(1986-),男,山西阳曲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2.021

G04

A

1008-6285(2017)02-0092-04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