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的作用

2017-04-14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镜面反射物理现象动手

胡 亮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1)

浅析初中物理实验的作用

胡 亮

(江西省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1)

“重视实验,强调自主动手;联系实际,注重实验作用.”这是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两大特点.这两个特点在开发智力、提升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指明灯的作用.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教学设计上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制造研究原因.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总结、发现并理解知识.以下是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得出的物理实验的作用,希望与各位同仁有所交流.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作用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渴望学习的源头.如果一场实验是鲜明生动的,那么学生肯定会喜欢上物理.比如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我们用一个镜子和一盆水做实验器材.然后让学生通过这两个器材来看自己的像,也让其他的学生从旁边看这个同学的像.当他们发现要看到同学的像只能从一个方向看时,告诉他们这是光反射原理.就像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射出,形成镜面反射一样、然后扔一块小石子到水中,让原本平静的水面激起水花,像就乱了.这时学生便会发现从其他方向也看到了乱了的像.这是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原理进行分析、总结,产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并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培养模仿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教学中亲身示范实验然后告诉学生实验结果.学生便会产生效仿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多思考,多动手,从而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

简单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将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转变得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的认识.

三、提高学习能力

俗话说:“学习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用眼睛认真观察老师的实验步骤,遇到不懂的还要向老师提出疑惑,老师讲了还是不能够理解的便要结合老师讲的内容用心体悟.如果能自己动手去实验效果会更好.当学生也学会用实验说话时候,学习能力也就自然而然上升一个档次了.

例如“纸锅烧水”的实验,纸是易燃物,为什么可以用纸做锅烧水?学生很难相信.这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当学生动手实验过,就能理解这一现象了,也对沸腾有了更深地理解.当然实验过程中学生还是会遇到不懂的,老师需要及时给他们讲明.

四、有利于理解

很多时候,简单的书面表达和老师的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物理现象很多难以解释.所以这时候就很有必要进行实验. 在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不直接将课本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设个问题,比如两张一样质量的但形状不同的纸,从同样高度,同时下落,会同时落地吗?学生以想象能力是不能得出答案的,所以就可以开展实验活动了.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试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更确切的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五、利于增强记忆

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不是每个人都能过目不忘.所以我们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这个缺陷.有时候记不住,是因为不够印象深刻.所以实验就很有必要的,自己亲身经历还是比较有记忆的.光靠老师灌输,学生是比较难吸收的,效果也是比较差的.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不懂的可以马上提出疑问,遇到我们理解不了的,实验也能起到辅助作用.我们学生有思有想,印象有了记忆也就有了.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学科在教学中的调节作用,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切实做好课标中要求的每一个实验,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学得更灵活主动,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实现物理的高效教学.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2003.

[2]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2002.

[3]薛金星. 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物理)[M],2008.

[责任编辑:闫久毅]

2017-06-01

胡亮(1985.12-),男,江西高安,中学一级,本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20-0050-01

猜你喜欢

镜面反射物理现象动手
我也来动手
光滑物体表面反射光偏振特征分析及反射光分离技术*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基于最短路径的GNSS-R镜面反射点算法
动手演示找错因
树叶图像镜面反射区自动定位和消除方法
球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问题及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