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团作为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助推剂的可行性剖析
2017-04-14闯李蕾梁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30000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六安3700
丁 闯李 蕾梁 艳(.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30000;.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六安 3700)
体育社团作为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助推剂的可行性剖析
丁 闯1李 蕾2梁 艳2(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0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社团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实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保证、以及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选择及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助推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手段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体育社团;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可行性;助推
0.前言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高校体育的发展,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关政策,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虽然高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但依然面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尴尬局面。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意识仍有待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低、频度小、持续时间短的局面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文件要求,切实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急遽解决的问题。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生养成体育习惯、提高体育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而体育社团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以相同兴趣爱好为纽带,以相似需求为共同目的组建而成的,具有主观意识强,锻炼目标一致等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等优势。因此,以体育社团为抓手,助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使其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切实可行的。
1.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现状
体育锻炼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是对体育本质、特性、价值、作用以及体育与人、体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通过对合肥市几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于学校体育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了解甚少,65%的学生根本没有了解过相关法律法规,35%的学生听过或学习过相关知识,但对于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还具有局限性。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着积极、明确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调节情绪、提高运动能力、休闲娱乐,丰富课余生活等方面,也有些同学把体育考试作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同时,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体育锻炼需求,但由于缺乏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统一的组织和指导,没有形成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养成锻炼习惯,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仍相对薄弱。
1.2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间
锻炼频率和时间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直观反映,也是衡量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调查发现,在锻炼频率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极少参加或者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之中,女生比例居多。若按照我国对体育人口即每周身体活动频度三次以上相比的标准来界定,在男生中也仅仅只有一部分能够达到标准,女生的非体育人口比例则较大。通过运动时间的指标来看,在参与锻炼的学生之中,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男生比例同样高于女生,女生70%的运动时间少于或等于30分钟,12.5%的女生运动时间介于30分钟和1小时之间,17.5%的女生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事实上,频度和时间对于学生身体机能及体质的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较少的频度和较短的运动时间对于锻炼效果的实现意义不大。
1.3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一般分个人行为和群体性行为,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行为的一种体现,包括自主锻炼,自发小群体,社团,班级、系部、学校统一组织等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个人行为比例多于群体行为,主要参与形式是自主锻炼或依靠小群体自发组织活动,社团、班级、系部、学校组织的活动较少。然而在交流中,发现女生则更倾向于被动参加统一组织的活动,并且希望能有组织来安排、带领他们进行课外锻炼。由此可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以兴趣相投的小群体的组织为主,这种现象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大学生本身属于群居体,习惯于多人行为。然而,由于自发小群体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系统的组织,活动形式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容易造成课外体育锻炼的停滞,社团等组织没有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1.4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
课题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体育青年领军计划资助课题,(课题编号为GXYQZD2016458)。
对参与锻炼的项目的整体统计,选择较多依次是篮球、羽毛球、跑步、足球、排球、乒乓球、轮滑、健身操、网球、舞蹈。男女生的差异在锻炼项目上表现明显,男生更偏爱于篮球、足球等高强度、强对抗的项目,对于刺激、挑战类的项目兴趣浓厚,女生则更偏向于强度小、健身性高、动作优美,对身形塑造有作用、运动效果明显的项目。但由于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以及专业指导老师配布比例缺乏的现状,造成课外体育锻炼只有想法,实施不了做法的尴尬局面。
2.体育社团与活动作为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助推剂的可行性剖析
2.1 体育社团助推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以及体育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在体育方面志趣相同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社会组织,其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有目标、有组织、有选择地参加特定体育锻炼,规避个人锻炼的盲目性、随意性等方面提供保障。其次,在社团中学生们的年龄相仿、习惯和行为相似,思维方式相近,相似群体的体育行为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乃至对其锻炼习惯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他们彼此相似度高,导致他们比较、模仿、竞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加之社团内相互激励和帮助,能够促进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顺利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2 体育社团助推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
社团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知识、方法的传授和能力培育方面非常有效,这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在体育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动作技能的实践和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忽视体育锻炼知识的传授。体育社团目标明确,内部宽松的锻炼背景也有利于大学生针对个体的特点,对其自身运动技能进行客观的诊断,学生们有锻炼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指导社团内学生自觉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目标、任务,主动通过执行来约束和督促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最终能够根据锻炼效果来评价各自的运动知识和锻炼技能的掌握情况,树立锻炼的信心,奠定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理论基础。此外,体育社团都配备有指导老师,老师的专业知识既可以填补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空白,同时也能够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丰富学生们的锻炼知识储备。
2.3 体育社团实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保证
体育社团是有组织的小群体,是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安排和组织活动,相对于体育课有较强的自主性,较之个体又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安排上能够根据社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应急调整形式、内容和时间,可操控性强;但另一方面,作为有组织的活动,其对社团成员有一定的强制和制约,提高学生们锻炼的积极性,消除学生们的惰性,如此能够更合理有效地推进社团成员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次数。
2.4 体育社团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选择需求
课外体育活动要真正为大家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才可能是让他们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中也发现,学生们能够自主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少、项目操作性差等都是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多样性和多项性是体育社团的优势,体育社团可以开设的体育项目种类多、涉及面广、选择性强,能够提供学生施展才华的无限空间,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其次,体育社团能够整合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兴趣和关注度,同时通过提升教师的锻炼能力和水平,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锻炼方法学习和指导的需求。
3.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着积极、明确的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有体育锻炼需求,但由于缺乏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统一的组织和指导,没有形成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养成锻炼习惯。缺乏相关的体育锻炼知识,形成有兴趣无能力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局面。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学校领导必须提高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再认识,体育教师要有提供课外体育锻炼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导的意识,自上而下,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理念引导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优化体育社团运行模式。
(2)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不能完全保证其体育锻炼的需要。
场地和体育课程设置也无法满足学生体育爱好。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扶持鼓励创建多样体育社团和户外活动营地,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性强、场地要求低、易操作、便控制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实课外生活,提升学生锻炼时间和频率。
(3)利用高校体育社团搭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桥梁,让高校体育活动不仅活跃于校园,同时能够辐射到社会,有效的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利用教师所长,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真正实现大学生体育锻炼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4.结语
通过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动机明确,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宣传、指导和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锻炼频率和时间上不能完全保证,锻炼效果不明显。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不规范,管理体制混乱,随意性强,在锻炼项目上由于锻炼方法掌握不足,造成想法多于做法。基于这种情况,分析原因,无外乎主观和客观因素。因此,若要改善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就要从源头入手,以组织形式为落点,利用群体优势,充分发挥社团作用,规范制度,统一管理,并且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组织,助推高校课外体育锻炼。
[1]袁勇,张鹏.美国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对我国课外体育运动开展的启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6(1).
[2]曹展等.对“阳光体育运动”倡导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崎岖6所高校为个案[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013.[3]景荣会.高校体育俱乐部与社团相结合的实践路径研究[J].2016(15).
[4]张春辉.安徽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开展状况调查与研究[D]2007,12.
[5]刘晓莉.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J]2009,(3).
[6]韩志霞,樊少波.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吉林广播地电视大学学报,2010,(1).
[7]刘朝霞.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9).
[8]叶琴.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
G80-3
A
2095-7327(2017)-10-0065-02
丁闯(1982.02—),男,安徽凤阳人,汉族,硕士,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