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途径探索
2017-04-14胡小媛
胡小媛 宗 惠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
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途径探索
胡小媛 宗 惠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
互联网思维是当前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的思维方式。它蕴含着创新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等几个方面。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存在着不足,应融合互联网思维创新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式方法,整合就业资源、合理规划课程体系,以合作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指导建立开放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
互联网思维;就业指导;创新性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已成为目前一种新的价值观。虽然对它的界定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想方式。[1]包含着创新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等多方面内容。[2]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它不仅仅局限在互联网产品和互联网企业中,它可以涉及各行各业,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6年应届毕业生达到了765万人,与此同时,未就业大学生数量也在提升,就业难的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个家庭,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为此,面对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思考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问题,当前,虽然国家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各高校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但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结合最新思维方式进行改革。
1.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就业指导教学方面不够重视
首先,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合理。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笔者了解到,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方面,普遍课时安排较少。笔者所在高校安排了18课时,这对于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来说,指导是不够的,且是大班上课,上课人数多,指导缺乏针对性。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将其列为正式课程,仅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指导。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单调刻板,缺乏吸引力、感召力,为数不多的学生会听,更多的则在课堂上看其他方面的书籍,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再次,就业指导课的教材陈旧。就业指导知识随时在更新,国家就业指导政策也适时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教材,而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还是几年前使用的教材。
1.2 缺乏就业指导专职人员
据了解,各高校基本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的老师较少,一般2-4人。而且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专业人员更少,因而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学校,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部分的就业指导工作,但由于辅导员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且部分对于就业指导教育方面没有经验,其指导的能力、资历还有待提高。辅导员还需负责学生的就业情况,在教育中往往过多地强调就业率而忽视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就业指导教育力量单薄。
1.3 注重应急性指导,缺乏系统的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对学生影响深远,可以促进学生及时就业,提高就业率,从长远的角度看可以推动学生职业发展历程。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往往在大学生即将步入找工作的阶段才开始,笔者了解到部分高校在大三下学期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甚至有些在大四阶段才进行就业指导教育。这种应急性的缺乏整体规划、层系的指导对大学生的影响有限,只有系统的指导体系,分年级、分层级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1.4 就业指导内容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各个方面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就业指导内容应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尽管很多高校基本上是按照目前的就业形势展开教育的,但是相关内容还不具有针对性。除了就业价值观、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内容,还应重视职业素养教育、心理教育等。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问卷调查中,很多毕业生都表示希望获得更多的关于职业发展引导方面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就业方面的。
2.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正面影响
2.1 互联网思维有助于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是前提。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增强,取得了相关进展,但也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不进则退,平等、开放的互联网思维让教育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讯息,强大的互联网力量迫使教育人员要顺应这种趋势,占领网络,而不是逃避。互联网思维下要求教育者有更多机会和平台去关注学生的需求,改进就业指导理念。
2.2 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方式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下,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获得就业指导知识不仅仅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教育方式相应的不能仅限于讲授,可利用视频、案例、现场模拟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除此,教师可通过网络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及时缓解就业学生的焦虑等不良心态,修改学生的求职简历,发送最新的求职信息等。
2.3 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对象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思维强调平等,强调开放,强调体验为王。高校大学毕业生在这种思维影响下,他们会追求与老师的平等对话,会追求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会利用这种开放的平台进行创新创业。且在互联网环境下催生了很多互联网企业,进而扩大了对于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思维也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作为教育者要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思维的正面影响,以做好这项工作。
3.互联网思维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
结合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正面影响,我们要将其应用到我们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当中。
3.1 以创新性思维加强就业指导教学的创新
创新性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最鲜明的特性。互联网的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也应该贯穿以这种创新性的思维。
(1)教学内容的创新。就业指导课程方面可体现最新的互联网知识,包括学生就业要广泛运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搜寻就业信息,在网络上求职需要注意哪些陷阱,可以采取哪些渠道保护自己的权益等。同时在学习就业指导前,可让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职业测评,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更加明确就业的方向与目标。除此,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讲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产生的互联网企业,更多地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运用互联网创业带动就业。
(2)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在课程教学前,可引入互联网+理念,运用互联网平台设计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可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模拟招聘会等加强课堂的吸引力。学校可以提供一些小型的面试房间,增加一对一面试的指导。在创新创业的趋势下,有必要集中开展创业教育,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就业,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助力学生做好就业心理的准备;开展微课堂,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帮助学生寻找相关就业单位;在网络中与学生及时沟通,及时排解就业中的困惑与迷茫。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3)教育者思维、知识结构的更新。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人员,自身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不断创新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重要的是自身的思维要不断适应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在指导中做到适时、适度,才能加强教学效果。
3.2 以系统性思维引导专业师资力量整合,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没有系统性,就业指导就是零散的,缺乏效果的。针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缺乏,资历不够的情况,学校要整合师资力量。
(1)成立就业指导的网络工作室。负责就业指导教育的专职和兼职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成为网络达人,建立起就业指导的工作室。工作室人员可以包含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专业课教师、客座教授等各方面的人才,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起到引导学生就业的作用,而不单单靠辅导员老师。有专业人员指导并实时在线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的迷茫与困惑,加大就业指导的涵盖面。就业涉及的国家民生的大事,靠某一个群体是很难完成的。通过建立网络工作室,达到师资力量的整合,解决就业指导人员单薄的问题,拓宽就业指导的内容,从而在职业咨询、职业测评、就业政策、就业技巧、文明礼仪、心理调适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
(2)分级、分层开展就业指导教育。针对就业指导的应急性问题高校应设置分年级、分层级的就业指导教育。大一阶段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思考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思考未来的职业目标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大二阶段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相关知识储备。如步入职场所需的专业知识、文明礼仪、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等大三阶段重点做好学生的职业方向问题。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相关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等,为即将到来的就业做全面地了解。大四阶段重点做好就业技巧方面的教育,包括求职心理的调适等。通过分层、分级,完善就业指导教学系统,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3.3 以合作、开放性思维指导建立开放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
开放性、合作性思维,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1)建立就业指导教师交流平台。就业指导教育应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合作性,建立起网络交流平台,运用QQ群、微信群、校园论坛等互联网设计媒体构建就业指导教育的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本领,除了自身不断总结、摸索,还要向有经验的,做的好的教师学习。通过搭建就业指导教师交流平台,可以了解其他教师在就业指导方面是如何做的。有交流就会有碰撞,有碰撞就会有火花,很多好的想法就在交流中产生,在交流中推广。
(2)搭建学生就业交流平台。有共同就业意向的同学可以广泛进行交流,共同进步。高校可以建立就业工作的微信公众号,就业信息通过该平台也可以更快捷地共享。也可以建起毕业生微信交流群,同时拉一些成功的校友加入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最新资讯,交流成功的面试经验、失败的困惑等等。在平台中,在校生了解到就业中要注意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还可以实时在线招聘,在线面试等。
(3)学习国外就业指导的先进经验。教育是想通的,国外一些高校的先进做法、理念可以拿来为我所用。高校可以指派一部分优秀的有志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才去外地学习,学习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国外的一些职业测评的软件,就业指导中心制定的就业指导手册都有可供学习的地方。还可以与国外高校开展一些合作项目,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视域。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如若缺乏创新性,不与时俱进,就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互联网思维改革各个领域已成为时代的趋势。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向,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教育者素质,更新教育方法方式,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1]http://wiki.mbalib.com/wiki/互联网思维.
[2]谭天.”互联网思维”深受推崇背后[J].人民论坛,2014(16).
[3]奚红.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
[4]魏国华.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5).
[5]一凡.互联网思维——一中前所未有的时代思维[J].中国图书评论,2014(6).
[6]陈璐.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中共大学生就业2015(4).
G640
A
2095-7327(2017)-10-0029-02
胡小媛(1986—),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安徽财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宗惠(1984—),女,湖北大悟人,硕士,安徽财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