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14尚冰冰

山西农经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务学期教学效果

□尚冰冰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尚冰冰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监督机制也更加完善,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审计课程。然而高职院校审计课程的开展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职业教育要求。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经济监督机制也日趋完善,审计显得异常重要,以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家审计“十三五”规划等为标志,审计发展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了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纷纷开设审计课程,审计课程成为了审计专业、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审计是一门严密的、系统的、动态的社会学科,如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完成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岗位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审计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

1 现状分析

1.1 课程安排不合理

据调查,2015年,全国仅有166所高职院校开设审计专业,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审计教学是建立在会计专业体系下开展,这种教学理念,不能全面体现审计专业的特色和审计教学的特点,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计素养,同时也会使学生认为审计工作离自己很远,会计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忽视对审计的学习。另外,审计课与其他相关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它的延伸性和交叉融合性,高职院校通常会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后展开审计教学,也就是安排在在第四学期或者第五学期。这种课程安排都不太合理,如果在第四学期开设审计课,大二学生在第四学期要会计初级证,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证上,前期学生会在课堂上做初级考试题,等到后期考证结束,再想听审计就几乎听不懂了,这种情况使得审计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多数职业院校采取的的是“5+1”培养模式,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定岗实习,而如果在第五学期开设审计课,学生已经进入三年级,他们面临着毕业,面临着找工作以及专升本的压力,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疲倦感,进入一种懈怠期,到后期很难保证学生的出勤率,来上课的学生也会心不在焉不在状态。

1.2 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现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审计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走上讲台,从校门到校门,知识来源于书本,空有审计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对审计实际工作的操作流程并不熟悉,实操能力较弱,容易照本宣科,很难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审计理论知识,审计实务操作更是难上加难,难以保证整体教学效果。而审计课本身也比较抽象晦涩,知识点十分琐碎,在备课过程中,老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并且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评也很难名列前茅。因此,如果可以选择,教师通常对审计望而生畏,不愿意承担审计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教授审计课的积极性比较低。

1.3 教学模式单一

相比其他课程审计教学难度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审计课所使用的教材通常以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蓝本进行编制的,以审计理论为主,缺乏实务操作,案例较少,即使有个别案例,通常与知识联系性也较差,学生很难形象感知审计原理;另一方面是由于审计教材中的多数内容是直接翻译而来,跟汉语习惯不太一样,语言晦涩难懂。因此,审计这门课本身就比较乏味无趣,严肃正经。而当前的审计教学,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方式,通过讲授法进行审计原理的“填鸭式教学”,最常见的就是“讲解新知-学生练习-教师解答”的教学形式,这种对于大部分学科都能适用的教学模式在审计教学中却是极不适用的。审计教材处处都是理论,句句需要揣摩,理解难度太大,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很容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老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不得要领、参与度低容易走神,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使得学生课后仍无法了解审计的工作流程和思维习惯,而审计工作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更是无从谈起,很难满足社会审计人才的要求。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老师备课量大,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所有努力可能付之东流,很难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1.4 审计实训建设滞后

审计并非纸面学问,它是一门技术,它是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用意味着动手,动手意味着技术、技能、技巧、技法。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平台建设已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审计实训平台建设则明显滞后,市面上开发审计实训平台的企业要明显少于会计实训平台,高职院校也不太重视审计实训平台的建设,笔者所在学校就尚未购买审计实训软件,审计实训室也尚未投入建设。没有审计实训室、没有实训教材、缺乏实训老师,审计教学脱离实务操作,很难支撑审计理论教学,无法让学生形象感知审计流程和工作方法,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2 对策

2.1 合理安排课程

为了保证审计课堂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应当进行更加稳妥的考虑,建议提前一个学期进行,可以选择第三学期开展审计教学。在第三学期进行审计教学,可以和相关学科放在同一学期,使学科间的知识更好地交叉融合,同时也可以错开初级会计证考试的时间,避免考证带来的干扰,另外,大二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心态没那么浮躁,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审计教学,更扎实地掌握审计原理。可见,在第三学期进行审计教学,有诸多好处,为审计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当然,在第三期开展审计教学也具备可行性,虽然财务会计等学科还没有完全学完,但是学生之前也开设过一定数量的专业课,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财务会计(下)等相关学科也在同步进行,并且审计前半部分的基本理论部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度不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完成审计基本理论的学习。如果高职院校的审计教材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为蓝本,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课时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可以选择第三学期开展审计理论部分的教学,在第四学期的开展审计实务部分的教学,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用了两个学期来完成审计的教学工作。

2.2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审计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审计授课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积累审计实务经验。针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由学校出面安排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顶岗实习,提供参加培训以及进修机会,深入到审计工作中亲自感受审计工作的流程,回到讲台才能言之有物,不再纸上谈兵;还可以延聘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业的审计师作为学校审计教学的补充师资,为学生传递最新的资讯和动态。另外,学校还可以增加审计课的工作量系数,鼓励更多老师参与到审计教学和研究中。

2.3 增加教学方式

审计课程涉及大量审计准则,教学难度大,为了避免审计课堂陷于乏味无趣、晦涩抽象的境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借助图片、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丰富审计内容的展现形式,消融审计知识的抽象难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真实的审计案例弥补纯理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导课堂,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形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审计团队,以任务为导向,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解风险评估这一章时,可以给学生不同的背景信息(如行业环境、监管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评价;有能力的老师,可以在审计课程中引入微课,将重要知识点制作成许多小视频,方便学生课下学习,提高审计课堂效率;可以适当地将审计教学与相关考试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审计相关的考试和比赛,提高他们对审计课的重视程度,提高课堂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证书,方便就业。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审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加强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的提高,还应该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需要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中注重审计素材的积累,使抽象难懂的审计课程变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让学生理解原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

2.4 完成审计实训环节各项配套建设

审计实训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审计的思维方式,熟悉审计的工作流程,更好满足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国家多项政策的出台,标志审计发展的大时代已经到来,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培养与时俱进的审计人才,注重审计课程的投入,通过校企合作,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软件开发企业积极开发仿真实训软件,建设审计实训室,组织审计教学团队积极开发实训教材,将学生置于仿真的审计环境中,使理论与实务无缝对接,提升学习效果。

结束语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给审计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审计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审计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高职院校审计课程的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高职院校应当直面问题,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深入探索、积极教革,努力开创审计学教学的新局面,切实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梁士旗.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困境及应对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7:128-129.

[2]刘璐.案例教学法对高职院校审计教学的优化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1:201-202.

[3]彭溪.浅谈如何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现状[J].商业会计,2016,(06):110-112.

[4]吴菁菁.高职院校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6,(20):160-161.

[5]黄金.高职院校审计实训教学浅析[J].中国商论, 2017,(08):183-184.

1004-7026(2017)10-0064-02

F239.0-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0.044

尚冰冰(1988-),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会计和审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实务学期教学效果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ODI实务
FDI实务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