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

2017-04-14王慧敏

山西农经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定市创新型贫困户

□王慧敏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浅析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金融模式

□王慧敏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金融扶贫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贡献了巨大力量,爆发出巨大能量,如果能够在今后的过程中,对金融扶贫,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进行创新,使其也朝着精准化的方向助力扶贫,相信很快会实现我们全面消除贫困的宏伟目标。文章从传统金融与创新型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的贡献力上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创新性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及要素。

精准扶贫;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

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2013年11月“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提出,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调研所强调的那样:“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经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重要阐述进行学习总结,结合实际,“精准扶贫”可以定义为:根据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特别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要确保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找准对象,准确发力,既要保证按时实现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又要保证脱贫的人民群众今后生活有保障,要有力避免重复返贫现象发生。

2 实施精准扶贫的意义

2.1 精准扶贫有利于节约脱贫成本

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强调的就是既要“精”,又要“准”。精,就是要精益求精,用精心的扶贫队伍,精细化计算成本,近乎精确的管理扶贫过程,从而准确的判断适合的扶贫手段,科学的人财物投入的配比,明显的扶贫助困效果,从投入和形式的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2.2 精准扶贫有利于使脱贫形式灵活多样

我国目前扶贫形式多种多样,宏观上总结可以分为造血型扶贫和输血型扶贫,诸如自谋职业、金融扶贫等均是非常流行和实用的脱贫方法,这些扶贫方式当中还可以灵活多样的进行结合和变换。实行精准化扶贫以后,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脱贫模式,找出真正适合本地或者具体到每一位贫困户的扶贫方式,彻底避免“水土不服”现象。

2.3 精准扶贫有利于百姓后续生活有保障

扶贫的目的是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远离贫困,提高其生活水平,但是扶贫更加长远的意义在于为贫困群众解决完当下的贫困问题后,为其后续生活提供保障,为其提供谋生之路和合法的生财之道。

2.4 精准扶贫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从世界各国来看,如果说长期存在过度的贫富分化,温饱问题解决不好,或者说贫富“两极”长期发酵,老百姓的满意度会越来越差,就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精准扶贫的推进,利用最短时间解决了贫困问题,即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同时起到了社会稳定的润滑剂的作用。

3 精准扶贫现状——以保定市为例

河北省保定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其中,保定市有9个贫困县,包括阜平、涞水、涞源、易县、唐县、顺平、曲阳、望都8个燕太片区县,1个省级贫困县博野县。2016年是保定市精准脱贫的首战之年,通过查阅《保定年鉴2016》,截至到2016年底,保定市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的138.1万,减少到31.4万,贫困发生率由15.9%下降到3.8%,全市预计有14.2万人脱贫,337个贫困村出列,望都、博野2县整县脱贫摘帽,实现首战首胜。

3.1 目前金融扶贫模式

3.1.1“阜平模式”。“阜平模式”从顶层设计到网络覆盖,再到具体政策措施的出台都进行了安排,是成体系的。具体来说,“阜平模式”可以总结为六句话:一是因地制宜的金融扶贫工作谋划和方案制定;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三是建设扶贫贷款担保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等;四是扩大保险覆盖面,发挥保险兜底保障作用;五是扩大金融投放;六是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3.1.2“政融保”模式。所谓“政融保”,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作为保监会首家批准试点保险资金支农融资业务的保险机构,与河北省阜平县人民政府签约,启动全国首个“政融保”金融扶贫项目。“政融保”金融扶贫项目实行“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的运行模式,由阜平县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提供保费补贴、担保增信等政策支持,中国人保提供农业保险和信贷资金。这种机制保障了保险业务可持续经营,推动了“三农”保险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提升,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使用效应,以少量财政投入撬动更大社会资源。

3.1.3“政策性金融扶贫示范区”。“政策性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三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3月23日,农发行总行和国家扶贫办正式下发《关于将河北省保定市、贵州省毕节市、陕西省安康市列为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的通知》,保定市被列入国家级实验示范区。积极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推进投融资主体建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推进县域产业发展,旅游扶贫、重点建设基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各方面也“百花齐放”

4 传统金融模式的弊端

一是对贫困户的造血困难。传统的金融模式,往往是给予贫困户无息或者极低利息贷款,也就是单纯的给予,而贫困户却很难利用金融机构给予的资金作为本金进行创业,难以保障后续生活。而贫困户物理性的消耗完金融机构的资金后,金融机构的资金偿还问题又存在矛盾,造成内生动力不足。

二是助长贫困户的惰性。单纯的依靠给予不能够激发贫困户依靠自身双手,或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我脱贫,去创业或者借力用力,往往存在着“坐等靠”问题。

三是行政手段扶贫的局限性。虽然依靠了金融模式进行扶贫,但行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扶贫的局限性。扶贫可以尝试性的进行“市场化”,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市场化扶贫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比如P2P网络借贷平台)、组织(大型网络公司等)、人员进行主动扶贫,从而带动贫困户主动脱贫,形成良性循环。

5 新型互联网金融与精准扶贫

5.1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介绍

互联网金融,即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金融活动的行为,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比如支付宝、网贷、数字货币等等,是比较成熟的也是较早进行互联网+的典型代表。现如今,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互联网金融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5.2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的机制设计

5.2.1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设想。在现如今,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当前阶段,利用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进入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必然。所谓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从过去单纯依赖金融机构的扶贫模式,转变为主要依靠具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互联网金融牌照的,可以依法从事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组织。这其中,一些正规的,安全的,可以由投资人采取量身定制模式进行理财的平台就凸显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种平台面前,任何投资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具备基础资金就可以进行操作,而且平台有着严格的运行机制,强大风控系统。最重要的是,投资人可以真正成为自己资金的主人,设定资金的时限、收益率、方向等等。将此种模式应用到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对于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是具有显著性的。

5.2.2 新型互联网金融需具备以下特点

(1)资金安全

进行互联网金融活动最重要的是保障资金安全。无论是运行规则,还是风控体系都要权威、安全。而且特别要说明的是,所选择互联网金融模式要高度安全,要高度区别于普通的传销、非法集资等。这其中,“有没有设立资金池”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区分的标志。另外,要让投资人能够清楚的掌握并查询到自己资金的流动方面及去向,这样才能够百分百的让投资人放心。

(2)授人以渔

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政策就在于,不是过去纯粹的向贫困地区群众一味的给予,而是交给老百姓如何成为投资人,如何通过投资人身份去长久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创新型互联网金融要教给老百姓一个生财之道,解决老百姓有钱了不知道干什么的问题,也解决了银行有政策,老百姓不敢贷款也不知道贷款干什么的问题。最重要的,这种新型模式有力避免了客观存在的“所给予的很快被消耗尽”,避免了恶性循环。

(3)让群众兼顾

创新型互联网还有一个更大特点,那就是对现有的群众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影响,甚至不会耽误任何时间和精力就能进行投资活动。通过移动电话等终端设备,可以很高效的进行任何经济活动和操作。采用创新性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扶贫,并不是让老百姓放弃现有的职业,比如养殖业、种植业、外出务工等等,而是在不影响原有职业的情况下,再多增加一种稳定的投资收益途径,是一种逐步影响并改变老百姓靠单一的某种效率较低或者产出较差的脱贫方式。

(4)与金融政策互补

以往的金融政策支持,多数情况下是给老百姓优惠贷款为主,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的不同,在于能够与现有的金融扶贫政策形成合力,或者互补于现有金融政策。农民既可以用自己原有存款进行投资收益,也可以用银行的优惠贷款来进行投资收益。如果说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是给了老百姓脱贫工具的话,那么创新型互联网金融无疑将使得老百姓不但拥有高效的脱贫工具,而且还能够拥有让脱贫工具大展身手的平台,以及多种简单高效、便民利民的操作模式。

结束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全国贫困地区实现整体的、全面的脱贫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而实施好精准扶贫,保障精准扶贫的深入顺利推进,务必要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实施,让每一位贫困群众都成为能够主宰自己脱贫的主人翁,人人参与进来。互联网金融保证了在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互联网金融,特别是能够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息息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将会发挥巨大作用。互联网创新模式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后,互联网金融将会为精准扶贫插上腾飞的翅膀,以各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确保完成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

1004-7026(2017)10-0003-02

F724.6;F832.4;F323.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0.002

王慧敏(1987-),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初级职称,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工作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

猜你喜欢

保定市创新型贫困户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