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同源词拾遗
2017-04-14赵明秀
赵明秀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北京 100083)
“大”义同源词拾遗
赵明秀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北京 100083)
“大”;同源词;拾遗
一、引言
汉语词源学研究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同源词的研究工作有两个方面:考证、系联同源词;同源词理论研究。
20世纪以前的同源词考证、系联,多算是训诂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如刘熙的《释名》、王圣美的“右文说”等。清代出现系联同源词的单篇文章,如王念孙的《释“大”》,也主要是训诂理论的阐释,缺乏音近义通的证明。至20世纪章太炎的《文始》,才真正出现第一部系统考证、系联同源词的专著。由此,汉语词源学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同源词考证、系联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见于四类:专门的同源字典、考证同源词的专著、考证同源词的论文、散见的同源词理论研究著作。其中,有对“大”义同源词考证、系联的著作包括:王念孙《释“大”》、章太炎《文始》、高本汉《汉语词类》、王力《同源字典》、郭振兰《与“大”义相关的几组同源词》、刘钧杰《同源字典补》《同源字典再补》、王卫峰《上古汉语词汇派生研究》、张希峰《汉语词族丛考》、张希峰《汉语词族续考》、章季涛《实用同源字典》、孟蓬生《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张希峰《汉语词族三考》、汤莉莉《今文<尚书>同族词研究》、殷寄明《汉语同源字词丛考》、叶慧琼《颜师古<汉书注>同源词研究》、李玉《汉语同源字研究》、李玉《汉语同源字札记》、吴迪《<经典释文>同源词研究》、连丽萍《<广雅>同源词研究》、郝立新《<尔雅>同源词研究》、杜恒联《说文解字言部字语源义研究》、孟繁玲《汉语“之”“止”“丝”“不”“北”声同源词补正》、晏洵《<广韵声系>端纽声类同源词研究》、李玉《上古汉语同源字考释》。
但这些成果仍存在不足,一是汉语仍有“大”义同源词考证、系联的余地;二是有些考证并不严谨,在音近方面出现无所不转,在义通方面又出现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混同的误区。基于此,本文在严格的同源词判定标准基础上,为已有的“大”义同源词研究拾遗。
二、同源的判定
判断同源关系,就要遵守音近义通的原则。
1.语音方面
(1)上古音制定原则:上古音系统基本依照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的意见,又依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将冬部从侵部分出,作为跟幽部、觉部相配的阳声韵。声母和韵部的名称依《汉字古音手册》。具体字的拟音,主要依《汉字古音手册》。
(2)音转原则:部分采用王力《同源字典·同源字论》中的音转理论。《同源字典·同源字论》中韵部部分,除叠韵外,韵转关系包括: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声母部分,除双声、准双声外,声转关系包括:旁纽、准旁纽、邻纽。出于对同源词的考证容易出现语音相差太远,又缺乏证据而误判为同源词的考量,为谨慎处理音近,本文的音转只包括:对转、旁转、旁纽、准旁纽。
2.意义方面
分清词源意义和词汇意义。词源意义,“它是词族滋生过程中由词根带给同族词或由源词直接带给派生词的意义,其作用是发生在词义引申、词语派生中,不直接为我们所观察到”[1](P102);词汇意义,“它是在语言交流中起作用,直接表达人的意思,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1](P102)严格从词源意义判断义通,避免出现根据词汇意义相通就判断同源的现象。
三、“大”义同源词拾遗
(一)石、硕、袥、拓、鼫、铎、瓽、敞
石:硕鼫(禅母铎部,同音)
石:袥拓(禅透准旁纽,铎部叠韵)
石:铎(禅定准旁纽,铎部叠韵)
瓽:铎(端定旁纽,阳铎对转)
石:敞(禅昌旁纽,铎阳对转)
“石”的本义即为“山石”。山石有大的特征,因而“石”语源有“大”义。《汉书·匈奴传下》:“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邓展《注》:“石,大也。”《汉书·律历志上》:“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始于铢,铢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物终石大也。”
铎,大铃也。《说文·金部》:“铎,大铃也。”段《注》:“铎,大铃也。谓铃之大者。”《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韩非子·存韩》:“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于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颜师古《注》:“铎,大铃也,以木为舌,谓之木铎。”《淮南子·说林》:“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高诱《注》:“铎,大铃也。”以形制大得名,语源义为“大”。
瓽,大盆也。《说文·瓦部》:“瓽,大盆也。从瓦,尚声。” 段《注》:“盆者,盎也。瓽,其大者也。”《急就篇》:“甑瓽甂甌瓨甖卢。”颜师古《注》:“瓽,大盆也。”
“瓽”从“尚”得声,“敞”也从“尚”得声,为“大”义。敞,开阔也。《说文·攴部》:“平治高土,可以远望也。从攴尚声。”本义即开阔的高地,引申有开阔、大义,《汉书·郊祀》:“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文选·王褒<洞箫赋>》:“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李善《注》:“敞,大貌。”
坴:陆、鯥(来母觉部,同音)
寥,空远、广大也。本义为空,《说文·广部》:“廫,空虚也。”段《注》:“此今之寥字。”《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王逸《注》:“空无形也。”引申为深远、广大义。《汉书·司马相如传》:“观者未睹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薮泽,悲夫!”颜师古《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文选·扬雄<羽猎赋>》:“历五帝之寥廓,涉三皇之登闳。”李善《注》:“寥廓,高远也。”引申途径围绕远、广展开,说明“寥”带有远、广的语源义。
嵺,深远也。《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朱熹《集注》:“嵺廓,空也。”“嵺廓”与“寥廓”互通用,《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嵺廓而无天。”颜师古《注》:“嵺廓,广远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嵺、寥古通用,嵺、寥同源。
飂,高风也。《说文·风部》:“飂,高风也。从风翏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则知“飂”指西风,西风的特征是高、大,“飂”的语源义为高、大。
髎,髋骨也。《玉篇·骨部》:“髎,髋也。”《说文·骨部》:“髋,髀上也。”段玉裁《注》:“髋者,其骨最宽大也。”《广韵·萧韵》:“髎,宽骨名。” 可知,髎骨即为全身最宽大的骨。又为穴位,指骨缝隙处,也即宽义,《黄帝针灸甲乙经》:“居髎,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者中,阳蹻、足少阳之会。刺入八分,灸三壮。”即指气血、胆经在此空隙中汇聚之处。因而“髎”之得名有“大”义。
(三)麢、蘦
麢:蘦(来母耕部,同音)
麢,大羊也。《说文·鹿部》:“麢,大羊而细角。”《尔雅·释兽》;“麢,大羊。”《山海经·西山经》:“其阴多旄羊麢麝。”郭璞《注》:“麢,似羊而大,角细,食好在山崖间。”
蘦,大苦也。《说文·草部》:“蘦,大苦也。”《尔雅·释草》:“蘦,大苦。”《梦溪笔谈·药议》:“此乃黃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由此可知蘦得名之由來,因味道极苦而得名。
镛,大钟也。《说文·金部》:“大钟谓之镛,从金,庸声。”《尔雅·释乐》:“大钟谓之镛,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书·益稷》:“下管鞀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孔安国《传》:“镛,大钟也。”《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毛《传》:“镛,大钟也。”
墉,高墙也。《说文·土部》:“墉,城垣也。从土,庸声。”《诗·国风·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毛《传》:“墉,墙也。”《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注》:“卑曰垣,高曰墉。”
(五)鼐、奭
鼐:奭(泥书准旁纽,之职对转)
鼐,大鼎也。《说文·鼎部》:“鼎之绝大者。从鼎,乃声。”《诗·周颂·丝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毛《传》:“大鼎谓之鼐。”《尔雅·释器》:“鼎绝大,谓之鼐。”《战国策·楚四》:“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韦昭《注》:“鲍本‘鼐’,鼎之绝大者也。”“鼐”因其形制得名,语源义为“大”。
奭,盛大也。《说文·皕部》:“奭,盛也。从人从皕,皕亦声。”《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农不能喜酣奭,大臣不为荒饱。”《汉书·元帝纪》:“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荀悦曰:“讳奭之字曰盛。”古多假“赫”为“奭”,《说文》“奭”字下,段《注》:“《释诂》:‘赫赫躍躍。’赫赫,舍人本作奭奭。常武毛传云:‘赫赫然,盛也。’按,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说文·赤部》“赫”字下,段《注》:“《诗》中凡训盛者,皆假‘奭’为‘赫’。”
滒:柯、舸(见母歌部,同音)
滒:閜、诃、呵(见晓旁纽,歌部叠韵)
滒:阿(见影相通,歌部叠韵)
滒,多汁也。《说文·水部》:“滒,多汁也。从水,哥声。读若哥。”《说文解字系传》“读若哥”作“读若柯”。则知“滒”、“柯”音近。《广韵·歌韵》:“滒,多汁也。”《淮南子·原道训》:“甚淖而滒,甚纤而微。”高诱《注》:“滒,亦淖也。夫饘粥多汁者谓滒。”淖、滒对举,纤、微对举,则知淖、滒义近。淖,湿也。《广雅·释诂》:“淖,湿也。”王念孙《疏证》:“淖者,《尔雅·释言》《释文》引《字林》云:‘淖,濡甚也。’”王说是也。“滒”,又见《淮南子·兵略训》:“道之浸洽,滒淖纤微,无所不在,是以胜权多也。”多汁即密度大,与大义通。
(七)鬵、岑、梣
鬵:岑、梣(邪崇准旁纽,侵部叠韵)
鬵,大釜也。《说文·鬲部》:“鬵,大釜也。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从鬲兓聲。讀若岑。”“读若岑”,则知古鬵、岑音近。《楚辞·九叹》:“潜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王逸《注》:“鬵,釜也。”《诗·国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陈奂《传疏》:“大釜曰鬵,与鍑相似。”
岑,高大也。本义为山小而高,《说文·山部》:“岑,山小而高。从山今声。”引申有大义,《方言》卷十二:“岑、夤,大也。”又《方言》卷十二:“岑,高也。”《广雅·释诂》:“岑,高也。”“高”与“大”义相通。常用为表示高、大,如《吕氏春秋·审己》:“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以往。”王念孙《广雅疏证》:“《吕氏春秋·审己》篇:‘齐攻鲁,求岑鼎。’《韩非子·说林》篇作谗鼎。‘谗’与‘岑’,皆言齐高也。”《孟子·告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赵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即言其高也。又引申指山势险峻,《文选·张协<杂诗>》:“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吕向《注》:“岑崟,险阻貌。”引申义围绕“高”“大”展开,说明“岑”带有“高”“大”的语源义。
梣,高树也。《说文·木部》:“梣,青皮木。从木,岑声。”《本草纲目·木部·秦皮》:“时珍曰:‘秦皮,本作梣皮。其木小而岑高,故因以为名。人讹为桪木,又讹为秦木,或云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中国植物志·梣属》:“落叶乔木……有几种的树皮作为中药‘秦皮’。”乔木的特征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则知,梣树的主要特征为高,“梣”因此而得名。
觥,大的酒器。《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孔颖达《疏》:“觥者,爵称也。爵,总名。”陆德明引《礼图》:“觥,容七升。”可知为酒器中的大者。觥,引申有大义。《国语·越语》:“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曰:“谚有之曰:‘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韦昭《注》:“觥,大也。大饭,谓盛馔。”扬雄《太玄·毅》:“次七,觥羊之毅,鸣不类。测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范望《注》:“觥羊,大羊也。”可知,“觥”的语源义为“大”。
侊、觥古通用,也为大义。《说文·人部》:“侊,小貌。从人光声。《春秋国语》曰:‘侊飯不及一食。’”段《注》:“小当作大。字之误也。凡光声之字多训光大,无训小者。《越语·句践》曰:‘谚有之曰:“觥饭不及壶飧。”’韦云:‘觥,大也。大饭谓盛馔。盛馔未具,不能以虚待之,不及壶飧之救饥疾也。言己欲灭吴,取快意得之而已,不能待有余力。’《韩诗》云:‘觥,廓也。’许所据《国语》作侊侊,与觥音义同。”段说是也。
[1]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刘均杰.同源字典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刘均杰.同源字典再补[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张希峰.汉语词族续考[M].成都:巴蜀书社,2000:443.
[6]高本汉.汉语词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78.
[7]张希峰.汉语词族丛考[M].成都:巴蜀书社,1999:268.
[8](清)王念孙.释“大”[M].续修四库全书本:604.
[9]胡继明.《广雅疏证》同源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328.
[责任编辑:邦显]
2017-01-15
赵明秀(1990-),女,山东德州人,北京语言大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词汇与训诂研究。
H139
A
1001-0238(2017)01-00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