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14秦浩源

商情 2016年52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就业

秦浩源

【摘要】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宏观上汽车行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针对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毕业学生而言,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本文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17届毕业生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高职高专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就业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受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的影响,社会各界尤其是近几年的高中毕业生对于汽车行业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从我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招生规模上可以看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生源人数逐年增多,2017年6月我系将有139名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从今年年底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和顶岗实习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如下:

(一)对本行业就业形势认识不够深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我系139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中有39%的学生对当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表示不清楚。139人中,有76%的学生表示现在暂时还没有考虑自己自主选择就业单位,先暂时在学校提供的就业单位参加顶岗实习,等毕业后再自己寻找就业单位。剩下的24%的学生在自主寻找就业单位时,大多数学生抱怨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与自己的期望值不符,感觉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比较多的是从事一些与体力劳动相关的基础工作,如:在汽车美容店实习的学生多事从事洗车员岗位,在汽车维修店从事学徒工等。

(二)缺少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好的职业规划不仅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在当前选择就业单位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问卷调查时发现,97%的学生对将来的的职位及工资待遇等虽然有明确的的期望,如:自己创业经营汽车修理厂、汽车工程师等,但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问题上,有69%的学生表示并没有明确计划。所以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大多数学生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入手,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努力,更多的只是“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走一步看一步。

(三)工作實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走访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单位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实习和工作初期需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工作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且上岗后需要在师傅或者老员工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工作任务。比较多的学生反映到,在校学习更多的是理论学习为主,而自己没有真正在企业或者单位从事过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就业初期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另外,学生在就业初期反映较多的问题还包括自己的所理解的“能力”与企业的“能力”有所差距,学生过于重视自己的专业考试成绩,而往往企业更重视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谈吐、为人等。

(四)缺少吃苦赖劳精神,眼高手低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学生反映回来的就业信息统计,有62%的学生离开了学校提供的顶岗实习单位,有7%的学生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连续更换两个单位或企业。其理由多为工作时间比自己想象的要长,工作环境比较差,工资待遇不满意等。对于刚参加工作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往往都要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工资待遇方面需要通过能力的提升才能相应增长,而多数学生往往不愿意放下大学生的“架子”,不愿意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导致很多学生离职的情况出现,甚而出现平凡跳槽的现象出现。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离职的学生当中有75%的认为自己更换的单位还不如以前的工作单位。

二、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优化就业指导课程,树立学生职业规划意识。高职高专一般将就业指导课以专题讲座或者单独课程的方式开展,学习时间相对较集中,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在长时间的专业学习中,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行业发展的情况下逐渐形成,所以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就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生每学期的教学活动中。

(二)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强调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将实践能力作为考核学生专业成绩的一项指标,督促学生利用好寒暑假时间,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参加实习锻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要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有利平台,给学生提供认识实习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认清本行业的就业形势,对学生在校学习也具有一定导向性。

(三)企业参与学生职前教育,帮助学生适应企业文化。在学生参加实习或就业前,学校应做好学生的职前教育工作。实际工作情况与学生期望值出现落差,其实质反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校可以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平台,寻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结口,邀请校企合作的企业指导老师到学校来为学生作职前教育,帮助学生在参加实习和就业前了解相关专业的企业文化、个人发展方向、薪资水平等,从而解除学生的心理落差。

参考文献:

[1]刘学林.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

2005(14);18-20;

[2]夏令伟,陆钟霖.汽车专业就业工作体系改革之探索〔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10);

[3]詹玉芬.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就业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