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课堂教学评价性思考

2017-04-14兰允丽

商情 2016年52期
关键词:坚持理解人文

兰允丽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不限于鉴定性和选拔性,而更重要的是导向性。在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中要立足于人,着眼于发展,在关注过程、注重理解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实现评价的价值。

【关键词】人文 发展 过程 理解 坚持

随着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评价的功能不限于鉴定性和选拔性,而更重要的是导向性和促进性。依教学评价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知识万能”的强调下,在全社会对知识的渴望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点;第二阶段“重知识更重能力”的要求下,我们的课堂开始关注学生的能动作用;第三阶段“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呼声中,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从这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改进的导向作用,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一、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探讨

1、以人为本。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素,其要素都是围绕他们展开的,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无疑要从游离于人的发展之外的其他要素回归到对人自身的关注。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目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体现生命朝气与活力,共享人生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首先要以人为本,而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得以扩展和丰富,要评价一节课就要考虑到师生双方,看他们是否在课堂交往中体现各自的生命价值。通过交往,师生之间形成共识,这个共识性的文本内化为学生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的身心变化,同时教师也在交往中感受和体验着来自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等影响,这便达到了教学活动的目的。完全按照教师设置好的教学环节,甚至连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也是教师的预定,这样看似环环相扣、井井有条的课堂,或是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控制课堂发展,教师处于被牵制和失控状态的课堂都是失败的。而成功的课堂是要让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合作中都有所收获。

2、着眼于发展。人的发展是通过交往而实现的主体的自我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面,以自由活动为线,以现实的人为存在体,必然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教学存在的价值在于文化的传递与创造,在于教学相长过程中师生的共同发展。而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就要在立足于人的基础上着眼于人的发展。对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建构与发展,而且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完整的主体性发展,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的和谐发展。要把学生看成是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主体,既承认学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又认识到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才能使自身的能力不断增强和发展。要为学生的发展负责,既要着眼于学生眼前的具体学习过程,更要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未来发展着眼。对教师而言,课堂是他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更是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去探索,感受与学生资源共享的愉悦,分享学生获取知识的快乐,体验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对生活的热爱。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相互陶冶和体验,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在学知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选择,也学会发展。因此,评价一堂课,既要着眼于师生是否在课堂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更要着眼于师生是否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方向等。

二、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方法

以人为本和着眼于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从评价上讲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他评;要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当堂听课与课间、课后反馈信息及找学生交谈相结合;口头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在方法上也要注意以人为本,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不以考核评比为目的,而以师生的共同提高和发展为方向,在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促进中,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三、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过程要点

1、注重过程。我们在制定和选择评价指标的时候,关照其明确性、具体性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其过程性、连贯性,以达到教师可利用它更好地促进其教学行为的目的。但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制定评价方案的过程性,在专家组讨论研究确定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反复与教师座谈、讨论、修改,这一反复的过程,是评价指标的表述更贴近教师、更利于操作的过程,也是教师更新观念、开拓创新的过程。

2、充分理解。评价指标抓住关键,既不能面面俱到、过细过全,也不能顾此失彼、明现疏漏。尤其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既不能细到束缚限制教师的地步,又不能粗到使教师无从下手的局面。不论确立怎样的指标体系,对于教学过程而言,存在是否每一学科都适用,每一课都适用的疑问,向我们提出“理解”的重要性。评价指标的确立本身贯穿一种思想和一种理念,教师在運用中要领会精髓,灵活掌握。例如,有教师提出在讲某说明文时,认识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再提上述的问题。因此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尤其是对其指标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是利用评价促进教学的重点。

3、坚持更重要。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始终只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确定评价指标就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而这解决的过程便是为完成“任务”而坚持不懈努力的过程。对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操作也要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你会发现课堂将日益凸显评价方案所传达的教学理念,课堂会逐步形成新的教学常规,学校对课堂教学也会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在坚持中你也必然会体验到教学评价正在以自己卓越的功能来确证自身的价值。

结束语

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我们也必须承认它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中要立足于人,着眼于发展,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实现评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华.《课堂教学评价表》应予废止[J].三峡大学学报.

2010,(S2)

[2]杨宝华.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初探[J].辅导

员. 2010,(Z3)

猜你喜欢

坚持理解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