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视域下的外语教学“翻转课堂”体系探析
2017-04-14陈晶晶翟恒温爽
陈晶晶++翟恒++温爽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强调学习自主化、思考独立化、教育互动化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近乎颠覆性的挑战,也因此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通过大量实践,本文对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存在的常见性问题和局限性进行研究,并在认知主义理论框架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外语教学 认知主义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79-03
一、研究背景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外语教学传统模式不断受到冲击,各种新兴教学理念不断涌现,“翻转课堂”即为其中较受关注的一种。但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普及程度与研究深度有待加深。本文在对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基础上,以认知主义为指导,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以期能更有效地为翻转课堂的普及提供借鉴。
(二)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对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效果分析、教学软件应用等几个方面,但对实際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局限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为增强研究工作的全面性,本研究从翻转课堂实际教学反馈信息入手,以认知主义理论为指导,对翻转课堂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三)翻转课堂含义及发展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以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为核心的一种教育理论。其主要内涵在于学习的自主权回归于学生与教师指导针对性的增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翻转课堂”这一概念自2000年提出,至今经历多个阶段、多种方式的探索与改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的应用、APP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在国内教育中的可操作性也日益增加。
(四)翻转课堂在大学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在当前“升学易,就业难”的时代环境背景下,“翻转课堂”凭借其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独立研究能力、互动协作能力的教育理念,被视为未来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可以说,翻转课堂是传统教学的社会应用预演。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能力储存”过渡到了“学习能力培养”,由学生自行筛选、决定学习方向与重心,更能增加其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并非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效果叠加的。传统教学兼顾面广、条理明晰、易于理解与接受,对基础知识的灌输优势更加明显,而翻转课堂针对性强、个性鲜明、在培养学生的应用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效果尤为显著。二者共生,既能保证全面地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进行知识输入,又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教学,完成能力培养。
二、问题与局限分析
通过长期大量的实际教学工作研究分析及问卷调查,笔者总结“翻转课堂”在目前实际操作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如下:
(一)知识碎片化
所谓“知识点碎片化”,是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已形成的系统化、模块化的知识体系,由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对其中的逻辑关联、应用权重、掌握目的等学习因子掌握不足而被打散。学生往往会被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吸引而忽略了知识系统的整体关联性,导致掌握的知识相对片面、观点相对极端,缺乏辩证统一的知识体系。最后,“翻转课堂”变成了学生凭借自身对考核点的认知,自行摸索的低效自习。
(二)学习兴趣模糊、方向性差
“翻转课堂”的源动力来自学生对自主学习权利的渴求与对相关知识点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因为冒进的学习积极性而提前接触更加深层次的知识内容,以致于被超量信息所带来的巨大学习压力而消磨。同时其对相应知识点的兴趣,也往往会因为得不到及时引导而被转移,很多学生会逐渐迷失方向,“自主学习”变成了“盲目学习”,尤其到了高年级,受到就业等各种压力影响时,这种“迷茫感”就会更加显著。相比之下,传统教学虽然形式固化,内容宽泛,但考核点明确,任务明确。因此到了中期,学生往往更希望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这就是兴趣模糊和积极性衰退的表现。
(三)基础知识积累系统性低
“翻转课堂”面对的第三个实际问题就是基础知识积累系统性低,这与前面说到知识碎片化有所不同,“知识碎片化”指的是知识点掌握关联性差,表现为认知偏颇与新知识抵触。而“基础知识积累系统性低”,则专指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部分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没有了系统性安排的传授,往往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不能提出有效问题与心得,教师只能再以传统方式进行知识传输,以致于无法达到“翻转课堂”倡导的“学生思考,老师指导”的教学目的。
(四)针对性强,教师工作量大
目前国内语言类大学,一个班学生人数一般在20至30人,如果有半数学生存在上述三种问题,则课堂辅导时间完全不够,更何况还有半数自学能力较高的学生有进阶性、针对性辅导需求。因此,要实现“翻转课堂”教育理念,就必须进行大量前期工作与课下交流,以掌握学生实时进度与问题,并制作相应课件来解决出现的问题。而这些课件因为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自学进度不同,又必须专人、专项、专案,而且因为个体变化的原因,不能重复使用,这就使得教学准备工作量将大幅增加。这样的强度,要代替传统授课模式是非常困难的。
(五)应用工具针对性低
随着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的普及,微课、MOOC、MOODLE、PPT等教学软件、教学平台被广泛应用,这些为实施“翻转课堂”创造了基础物质条件,但是,相关专业型课件平台、应用工具开发尚不足以支撑“翻转课堂”成为日常主要的教学手段,正如上述第四点所述,目前亟需专业队伍设计规划出能够更有效减轻工作强度,既能满足师生间信息互动,又能辅助设计课件的教学软件。同时,它还要能够有足够的兼容性,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与不断更新的教学软件与平台。
(六)与传统教学相比,考核标准模糊
“翻转课堂”尚无法成为主流教学手段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其考核标准模糊。目前国内大学教育,正处在从以往的“唯分数论”向着“能力培养”过度的变革时期,但学习目的仍未脱离“考个好分数、得个好评价、有个好履历、找个好工作”的传统思维。相应的,由于“翻转课堂”注重的是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隐性能力的培养,也存在考核困难、不易落实的窘境。
(七)对学生的积极性依赖大
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群体教育”,即使进入大学,依然是“就业率”“合格率”为王,这种“一个也不能拉下”的教学思维必然衍生出“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其优势在于保证了作为传授方的独立性,教师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设计好的知识量强行灌输给受教育方,学生也有明确的学习进度时间表。但“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很难制订定制式化时间表,所有教学行为以互动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互动、表达能力与意愿。若积极性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学生无问题可问,教师指导无方向的尴尬局面。
三、基于认知主义下的解决办法和研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源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是当代最具影响的学习理论,其中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最具代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注重外部强化,而忽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与主观能动性。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认为学习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外界环境刺激——反应,而是更加注重刺激——反应之间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和已有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结构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其基本观点有:
(1)学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习者知觉和概括自然、社会、思维的方式。认知结构是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在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
(2)学习是凭借智力与理解,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和认知的过程,决非盲目的尝试;
(3)重视内在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认为外在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没有外在强化学习也会发生。
也就是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该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积极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那么,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可以为上述“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找到相应的理论解决方案,并可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应的翻转课堂操作体系。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课题设计体系:认知主义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去提示人的学习心理发展的某些内在机制和具体过程。此种观点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有效降低“知识碎片化”问题出现的比例和影响程度。即以“课题”的形式,将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以一连串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联的问题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具体的系统性课题。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设计环节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并确定学生在两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要全盘考虑如何搜集或制作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而且这个视频内容需要涉及哪些内容,才能将要涉及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部包含进去,又如何设计这些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意义充分”的知识点为学生掌握,又能通过“精心组织”确保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向。因此,建立一个课题设计体系,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2)分组设计体系: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教学法(discovery
method of teaching)强调,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以获得知识。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是提供结果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促进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重组,启发学生去重新构建知识。
该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取决于信息是否在记忆中用一种精心组织和意义充分的方式贮存起来,强调环境条件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而这种环境在外语教学中,首先体现在“语言环境”,也就是交流环境上,没有共同话题,缺乏紧密频繁的语言交流,对于外语教学而言,是致命的缺漏。因此,按照课题分组,或按照兴趣分组,将每组人数控制在4—5人,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统一知识点集合,又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发表意见的机会,增加交流频次。同时,分组体系可以增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通,有效地把控学生的兴趣范围,同时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解决学生兴趣点模糊和不易引导的问题,为“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提供长期推进的可靠保障。
(3)提纲引导体系: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学习就是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他认为,教学不能逐个地教每个事物,为使教学达到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结构的目的,就必须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套概括了的基本思想或原理,这些基本思想或原理构成一种对理解来说是最佳的知识结构。教师和设计人员有责任帮助学习者用最佳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从这一观点出发,有必要在“翻转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合理化提纲引导体系,通过课题思考提纲、理论引导提纲、知识点学习提纲的制作,让学生对某一阶段的学习、研究、思考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主线型依据,以解决基础知识积累系统性低的实际局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该体系的内容制作过程,在建立系统化的“知识蓝图”中,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减少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抗拒心理。
(4)目标设计体系:认知主义理论主张查明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基础(即学习者如何激活、维持和指导自身的学习?),并且分析学习者以便确定如何设计教学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即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是什么?)。在“翻转课堂”教学体系设计中,这一主张体现为“有针对性的、量化的目标设计体系”,有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设计,就可以实现教学中的“批量互动”与“批量准备”,兼顾针对性与统一性,最大程度上统筹教师工作量,以期在不增加大量人力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翻转课堂”工作效果叠加,保证其顺利实施。
(5)平台筛选体系:托尔曼的学习理论认为,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加涅认为学习受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所制约。教育是学习的一种外部条件,其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有效地适合和利用内部条件。“翻转课堂”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目的。而诸如微课、PPT、MOOC等一切可以实际操作的应用软件、平台,皆可视为教学工具。本文所提出的“平台筛选体系”,指的是由专业实施授课的教师设计并经过筛选,最终确定的一套专属特定的平台、工具组合。这种组合既需要满足“翻转课堂”的授课需求,同时也需满足普及化需求、操作简易化需求,以便于教师、学生能够更合理利用内部条件获取和掌握既定知识点,避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学习工具的使用上面,分散了学习的集中力。
(6)成果考核体系: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当学习者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运用知识,那么就发生了“迁移”。也可以认为,当“知识迁移”发生时,“学习”的效果即得到了验证与认可。很多翻转课堂的实施只是解决了知识讲授由课上变为了课前,但如果忽视了课堂内化,只是用传统的评测等方法,直接导致学生只是依赖课前的自学内容,这样一来“翻转”的效果会远不及传统讲课形式,翻转课堂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内化的真正的意义也就丧失了。因此,“翻转课堂”模式也需要引入一套相对独立的成果考核体系,以观察学习者是否达成了知识迁移。同时,此套体系可以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相结合,以权重配比的形式纳入成绩考核当中,以此确定“翻转课堂”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从而达到“翻转课堂”教学常规化的目的。
(7)激励体系:由于“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自发学习而得以成立的教学理念,那么,要能够长期有效地推进并维持“翻转课堂”学习效果,保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引入有效的激励体系,例如项目推荐、论文推荐、课题参与、项目参与、荣誉发放等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在“翻转课堂”的参与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于积极性。是解决“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依赖而无法控制问题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所存在的七点常见问题与局限性的分析,在认知主义理论体系下,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与可推行的教学体系,总结出了课题、分组、提纲、平台工具筛选、成果考核、激励等七项体系化概念,并通过研究,将其与问题局限对应起来,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以期能通过解决问题,提出更有效的“翻转课堂”普及、推进办法,从而为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于书林,韩佶颖,王俊菊.对大学外语课堂环境的探索性研究[J].外语界,2012(01):27-34.
[2]劉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史述龙.大时代背景下的碎片化学习[J].教育与职业,
2015(07).
[4]朱学伟.基于碎片化学习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5]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
[6]张凤娟,刘永兵.社会认知主义视角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