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学业辅导中的应用

2017-04-14王凌杨周健

关键词:行动研究积极心理学

王凌 杨周健

【摘要】 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采取行动研究的办法,旨在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遭遇学业个别辅导中被动、低效的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学业个别辅导效果的行动目标,并得到以下结论:1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学业辅导中的应用效果明显;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咨询理论与技术能为改善师生关系的行动提供有效的行动策略支持。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学业辅导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054-03

1.问题的提出

从9月到11月中旬,两个半月的时间,对A班学生辅导次数高达400多次,主要涉及数学、英语、物理以及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期中数学和物理辅导占了一半多。我尽力去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然后进行辅导,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我也明显感受到辅导过程中的“勉强”,效果并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学生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听懂我的讲解,有的还没等我说完就迅速点头,好像是想让我快点结束;有的是不管自己是否听懂都不说话;有的是知道我的好意,害怕对不起我这份热心,不管自己是否懂了都会点头。而这些都不是我期待的辅导效果,这种辅导方式下的学生学习状态总好像蒙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我该如何激发学生在学业辅导中的主动性,进而提高辅导的效果和效率呢?

2.研究对象

初二A班。选择A班主要是因为我是A班的班主任,对学生情况比较了解,接触时间较多,进行学业辅导的机会较大;另外,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更方便进行实施行动方案和观察、记录。

3.研究方法

总体研究设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设计思路,即在行动中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研究文本主要以叙事的方式进行表达,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线索清晰,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群体更能接受。

其它辅助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自然观察法、日记法、访谈法。

4.实施过程

4.1研究实施的思路

4.1.1带着研究问题查阅相关的文献,做读书笔记并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整合性深入理解;

4.1.2结合自己在辅导学生学业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撰写反思日记;

4.1.3探索新的辅导态度和方式。

4.2实施的过程

经过对我的困惑和研究目的的仔细分析,积极心理学很快进入到我的视野,我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书籍和文献中找到一些突破工作困境的机会。以下是我认为积极心理学中对我的困境有所启发的读书笔记: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环境。

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是指个体对过去感到满意、对现在感到幸福和快乐、对未来充满乐观和希望的情绪体验。生活质量虽然对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有着重要影响,但决定因素是个体自身的判断和认识。简言之,个体对自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决定了其情绪体验的主流。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创造力、判断力、好奇心、爱学习、洞察力、勇敢、持久、正直、有活力、爱、善良、美德、社会智商、公民权、公正、领导力、宽恕仁慈、谦虚、谨慎、欣赏、感恩、自律、希望、幽默、精神信仰共24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潜在能力如果得到激发和强化,那么积极的情绪体验便会不断增强,进而慢慢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方式,长期反复强化,积极的人格特质自然就会形成。积极社会环境指让人类获得幸福的环境条件,比如人际关系、家庭环境、文化环境。人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获得经验并完成自我发展的,如果仅依靠个体自身的力量而没有外部的积极影响,人是很难实现自我良好发展。心理学家Williams等人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需要强调的是,积极心理学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积极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发挥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使个体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不断被激发和强化,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进而促进积极社会环境的形成。

对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内容和内部关系大致有了一个了解之后,我开始了对自己的辅导行为的反思与再行动和再反思。

我通过反思自己的辅导过程,认识到我辅导的动机过强,更多像是在弥补自己求学路上曾经的无助感(自己在学生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我的成绩不是太好,我很渴望在自己不会或者困惑的时候有老师来指导关心帮助我,但很多次我都成了老师错过或者遗忘的对象,还记得自己每次鼓起勇气去奢望老师能停留我座位旁边关注一下我,却换来的是一次次失落和自卑),所以与其说我在辅导我的学生,倒不如说在辅导一个曾经未能得到老师辅导的自己,很显然,此时的辅导行为并非基于学生本身的情况,而是基于我想象中的学生情况,而这种想象与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不但如此想象,而且还把由此种想象衍生出来的辅导行为强加到学生身上,忽略了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也离开了教育中最基本客观规律,恰恰这样做法,给学生带来的是种被强迫、被束缚的消极体验。那么,我该如何去改善这样的做法,在辅导过程中创造一些积极体验,进而改善学业辅导的被动低效的局面呢?我联想到个体心理咨询的情景,并将个体心理咨询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联系起来思考,希望从个体咨询的做法中获得一些启示(我一直认为心理咨询的很多智慧可以用在教育和教学中,它们的目的在某个角度上看是一致的:助人成长和助人自助)。一般在心理咨询初始阶段,咨询师会协助来访者界定对方想解决的问题或者困惑即共同商讨咨询的目标,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和期待,另一方面也是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前来咨询的动机和目的,而后者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咨询的效果和进程。心理咨询在初始阶段的这个做法渗透着积极心理学的色彩:咨询师把是否寻求帮助、描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和自由全部交给了来访者,而自己的角色是“协助”来访完成这个任务,这会有效地激发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动机和主動性。于是从那以后我每次在辅导之前,都会多问一句类似于“需要老师帮帮你吗”的问句,果然,还真是遇到了一些学生的拒绝,说实话,被学生拒绝的那一瞬间确实有些让我受挫,因为他们在那种情景之下确实需要帮助,但为什么会拒绝我呢?后来,经过继续反思,我才意识到自己虽然语言上是在询问学生是否需要帮助,但通过我的非肢体语言显示出来的信息是:这题你不会做,我很想帮助你,现在你也很需要我的帮助,你没有理由拒绝。也就是说,我从某种程度上仍然没有给学生选择的机会,这种强迫的背后满足更多的依然只是我个人的成就感,但一定程度上却损失了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也造成了一部分同学对我的依赖心理。后来,每次遇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我都会努力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然后在学生旁边先静静地站几秒钟,用心去感受他们在困难面前所做的努力,并对这些努力做出积极的肯定,如果他们还是解不出来,我会试着提示一下思考的方向,但从不教给他们具体做法,这样大概进行了半个多月,效果很不错,学生主动问我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很期待我能在他们旁边待一会,即使是静静地看着他们做题。下面分享的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习辅导案例:

小霞,女,家长管教非常严厉,性格内向,学习认真努力,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业成绩却非常糟糕,很多学科老师跟我反应了对这个学生情况的困惑,这引起了我的关注。

有一次晚自习,学生们都在做数学作业,我有意识的转到她附近停了下来,她正在解一道关于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她首先思考了一会,感觉有些困难,先是暂时把这题放着,接着做下一题,结果又不太顺利,她开始有些着急,又回到上一题用笔在题目和图形上画来画去,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再读一次题目,她的思维好像被紧张焦虑的心情阻断成一点一点的,想象力也几乎被这种不安的心情淹没得无影无踪,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很难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了。我观察到她很在意在我面前是否能做出这些题目,她非常不想看到我失望的样子,哪怕是一点点。

我问她:“需要我提供一些帮助吗?”

她缓缓的将身体移开一点,把练习册往我这边推了一下。

“刚才我一直在观察你解这道题,第一次尝试,你做出了一些努力,发现有点困难,就暂时放了一下往后做,可到后面一题你感觉依然不顺,你又回来更加“认真”地做这道题。你第二次做这道题的时候有些紧张甚至是慌乱,比起解答过程你更在意快速解答的结果,你不妨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平静下来,放空自己,再轻装上阵,说不定就能做出来,平常心尽力而为就好!”(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小霞解答这道题的突破口,很明显,她第一次解题并没有静下心来投入细致的思维,只是大致凭直觉不会就过了,第二次回来的解题心态完全处于非常态,很难急中生智。那么,我辅导她的策略更多是在心理上下些功夫,首先第一步就是帮助她安抚、面对和疏导消极情绪,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去解题。)

我说完这些就离开了,五分钟后回来发现她依然没有解出来那道题,但是写出了部分证明过程,而且把自己感觉到很困难的地方打了问号,她的情绪状态比起刚才轻松许多,而且在有条不紊地做后面的题了。在我看来,她已经成功地克服了刚才比较糟糕的状态!

“我很欣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能将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过来,找到了做题的积极感觉,而且那一题你已经写出了大部分答案,还标出了自己确实不懂的地方。你需要老师在这个地方提醒一下你吗?”

(她点点头,顺便把手里的笔递给了我。)

“你可以先跟老师描述一下你感到很困难的地方吗?”(如果一个学生不能清晰且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实際困难,就很难找到和记住从困难中走出来的道路。在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咨询师采取的第一步就是协助来访者用自己感到习惯的语言来清晰地描述和界定目前的心理问题即外化问题,这一环节能够让当事人从存在的问题中解放出来,摆脱问题带给当事人的消极感受,能为当事人调动全身积极力量去重新解构问题奠定基础。)

小霞清晰地向我描述了一遍她感到吃力的地方,语气隐隐约约还是有些无力感,特别是她说到“这里我真的想不出来了……”的时候声音明显低弱。就在我正要告诉她解答思路的时候,却从她的眼神里观察到她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她把练习册迅速翻到了前面的知识回顾部分,扫视了一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又返回来看了看那个条件和整个题目,一下子豁然开朗:“老师,我知道怎么利用这个条件了!”现在回想起那一刻,依然让我有些意外,我越来越相信积极情绪体验给学习辅导带来的意外效果。我也在思考:如果让学生经常在学习中得到这样的积极体验,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发生质变,甚至出现奇迹。

5.研究结论

5.1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学业辅导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通过两个多月的课外学业辅导,反思和总结正反两方面实际工作经验,让我认识到在学业辅导中营造轻松、幽默、欢快、真诚、包容、理解、感激、希望的积极氛围,激发学生心中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明显减少学生对老师辅导行为的心理阻抗和防御,激发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亲密、感激、崇敬的感情,进而渴望老师的学业辅导并有效提升辅导质量与效果。

5.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咨询理论与技术能为教师对学生学业辅导的行动提供有效的行动策略支持。心理咨询是一种非常专业而系统的助人领域,有着自己的理论根基和技术范式,教育也是一份助人的事业,二者有着共同使命,在激发人的主动性和潜能的具体操作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学业辅导过程中我应用到了一些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的具体技术,比如:即时反馈、此时此地、具体化、倾听、共情、澄清等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方法,进而让学生在被辅导的过程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促进辅导效果向着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仇海荣.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一所普通中学学生抑郁状况调研:http://www.doc88.com/p-991284246077.html,3-20,2003.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积极心理学
关于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评价方式的行动研究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