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小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7-04-14周海
周海
【摘要】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解题技能与思维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打造有效课堂,首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研究,严格把关,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高效的进行。本文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小结这个环节进行探讨,目标在于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研究,围绕课堂小结的内容,课堂小结的时机与课堂小结的主体展开论述,目的在于提高课堂小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各方面都能的到综合的提高,从而在数学的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 数学课堂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032-02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我们很多时候并不重视课堂小结,不注重小结的质量,或仅仅流于形式,当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时,甚至忽略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运用得合理的话,不仅能对整节课的知识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对前后知识点的连接和传承起着纽带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要领,更系统地了解知识点之间联系。
我们现在倡导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而课堂小结的实效性可以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质量,因此课堂小结应该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进而认真研究怎样才能更有效合理地实施和操作这个环节。
首先数学课堂小结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点小结
数学课主要是围绕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展开的,有的课程知识点比较少,整节课同学们通过探索,推导得到相应的公式与定理,然后围绕其进行一系列的练习与拓广。例如:新编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整节课就是围绕平方差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进行的,知识点比较集中;而有的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不是唯一、分布零散时,例如:新编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年级下册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九年级下册的《30°,45°,60°的三角函数值》等课程,学生面对的信息比较多,因此老师要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准确把脉,及时运用课堂小结,厘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脉络。
二、解题方法小结
美国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我们很多时候在教学中把一道题解出来,就认为达到教学目的,其实解题过程的体验和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如果对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运用的解题技巧作一个小结,学生不单对这道题的解决方法印象更深刻,甚至对这一类的题目理解更加透彻,并能举一反三。例如在命题证明中,通常运用添加辅助线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这往往又是学生最头疼最迷茫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讲解例题的时候多注意发挥总结的作用。如我们学习“等角对等边”定理的证明时,可以先回顾并小结上节课“等边对等角”定理的证明方法:添加辅助线——三角形全等—线段(角)相等,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很快采用类似的添加辅助线方法:
(1)作顶角∠A的角平分线;
(2)过点A作底边BC的高;
(3)过点A作底边BC的中线;
通过证明,学生推翻第三种方法,这时老师可以适时再对这两个定理的证明方法进行总结与对比,归纳它们相同的相同点与异同点,从而学生对这种类型的命题证明方法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克服学生证明命题时辅助线添加的盲目性与对其运用的无所适从感,提高学生学习几何证明题的信心。
三、解题思想小结
当然,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其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化归,类比,转化,函数思想等……我们可在具体的题目中加以小结,让学生的思维具备发散的源头和基础,例如初中数学运用率较高的转化思想,无处不在,教师的适时小结,可以让学生拨去云雾见青天:
如在解题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降次: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
消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化整: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
原来大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无非是想办法让其回到最简单的起点,或将问题的华丽与伪装层层褪去,展现其素颜罢了,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又例如一些特殊的角度30°,其在特殊的图形中就有特殊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而如果遇到15°甚至7.5°呢?老师要让学生养成将“疑难杂症”转化为“耳熟能详”的问题来解决,这就是学习数学思想的目的:
四、学生情感价值观小结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树人”的工程,这不仅代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提高,还包括了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出来的品格是值得关注的,因为每个人交流,表达,组织,以及抗挫折能力不同,他们个人对事物判断的价值观也各异,因此老师的引导,肯定与鼓励尤为重要。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缺点,有所进步或有好的表现的时候,老师在课堂小结中可以作为一个亮点进行总结,把它作为这节课教学的一个成果与收获进行分享,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的时候,老师在小结中结合事实和情理加以纠正,并让学生思考解决和克服的方法,以此在课堂教学中传递更多正面的信息与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以外的收获。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课堂小结的时机,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掌控,有时适时的几句小结,给学生带来豁然开朗与醍醐灌顶的效果:
1.课前小结
课前小结通常是一道凉拌菜,清凉爽口,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来个回味,既巩固已知还可以为新课设伏。
2.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一道杂菜拼盆,对整节课来个统领式的回顾展现,条理清晰,泾渭分明的展现本节课的知识点。
3.课中小结
在課堂教学中,老师也可以根据需要,把握时机地进行小结,例如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结果的过程,当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都非常值得总结,如果在每次解题之后及时做一个简短的回顾与小结,学生会得到更深刻的反思,反思成功的原因,反思失败的教训,让学生收获到比答案更加丰富的成果。
最后,我们要设置好小结的主体,很多时候课堂小结的主体是老师,因为教师是整节课的策划者和领导者,所以小结的主角通常当仁不让,老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与指向,顺利地引导学生到达目的地,无论当中采用什么教学手段,设疑与释惑,点评与小结,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领与学习方法,然后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生个体是课堂教学对象,也是重要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多时候可以把总结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探索,研究得到成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与总结,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成就感,并且还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多方位的发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通过对知识的复习小结,使其系统化是必要的,是保证学习完整性的重要部分,课堂小结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运用,努力将其各种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得有重点,有方法,对知识结构与要领的掌握有条理、更牢固,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桎梏,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在数学海洋中畅游的乐趣。
[ 参 考 文 献 ]
[1](美)杰罗姆.S.布鲁纳著.邵瑞珍、张渭城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