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2017-04-14杜娟

大经贸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企业

杜娟

【摘 要】 2015年12月1日,IMF正式宣布中国人民币将在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这一消息再次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舆论推向高潮。本文结合人民币加入SDR这一重大背景,试图解释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传导机制,根据人民币加入SDR带来的影响,调整投资结构、投资区域和投资方向,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润的最大化。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直接投资 人民币加入SDR

影响 政策建议

一.引言

回顾过去的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跨国直接投资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华丽蜕变,俨然成为当今的投资大国,发展速度可谓前所未有,但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障碍,其中就包括受融资渠道、外汇配额限制等金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企业融资难、汇兑风险大、交易成本高等问题。方华刚和朱德忠(2012)[1]认为目前融资额度和特定外汇额度的限制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问题的关键因素。曾琪芳(2010)[2]认为中国在全球的投资分布较为均衡,中国跨国直接投资受传统的经济决定因素的影响不显著,但是与东道国的贸易紧密联系程度有显著的正影响。杜建波(2013) [3]认为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信用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更加强烈的融资约束,更容易受到资金短缺影响。在对人民币国际化及金融要素影响的研究中,有一些学者提出如下观点。纪军(2012)[4]认为要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需要让更多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争取人民币进入SDR。周小川(2012)[5]认为一种货币进入 SDR 尚无公认的明确标准,货币使用不应过分强调金融交易,而应当考虑是否对实体经济有帮助,对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予以适当管制是合理的。罗伯川(2012)[6]认为用人民币直接进行对外投资,不但能降低汇率风险,还能避免货币错配风险,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赵冉冉(2013)[7]认为人民币加入SDR会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不宜过急, Ramona(2013) [8]认为申请加入SDR需要符合两项标准:一是该国在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中占有较高权重,其次是该货币可“自由使用”。中国符合第一条标准,但是能否满足第二条标准还有待商榷,而这些也将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

人民币加入SDR为中国金融环境和经济现状带来许多新鲜因子和不确定因素,本文将从金融的角度出发,从人民币加入SDR的源头进行递进分析,归纳出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传导机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

从货币角度上来说,一个货币成为国际化的最基本的条件主要有三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稳定,该国的汇率能够反映其稳定的经济稳定和他的发展动力,最后就是能得到全球对于这个国家的货币信用体系的认可[9]。通俗点说,要让国外企业甚至国家愿意持有某国货币,前提需要货币的币值稳定性有所体现,持有的人民币能购买到相应价值的资产,满足贸易与投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币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因为世界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就只有中国,国外企业乃至国际投资者都可以用持有的人民币在中国买到保罗万象的制成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接受度逐步加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5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发生额为7.23万亿元,相比2014年的 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8%,其中跨境货物贸易发生额为63911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发生额为8432亿元;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结算发生额为7362亿元,相比2014年的1865.6亿元,同比增长294.6%;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金额15871亿元,相比2014年的8620.2亿元,同比增长82.11%。由此可见:各年度我国跨境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结算中人民币贸易数量逐渐增多,且在2014年、2015年开始同比增长率在上升。

三.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路径

在经济学研究中,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是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和发展而进行的对外扩张。具体而言,当企业发现对外扩张可以获取市场、获取自然资源、获取技术以及降低成本的时候,企业就会结合自身现有能力考虑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如下图3将具体阐释影响的路径。

从上文的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影响路径图中可以看到,人民币加入SDR并非直接对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造成影响,而是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进而影响汇率、兑换成本、融资渠道、国内改革等各方面的变化,最终间接影响企业跨国直接投资行为和收益的这样一个传导机制。

短期来看,人民币加入SDR的实际作用不明显。从国家层面上讲,短期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加大对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监管难度,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提出了更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要求。从企业层面讲,也增加了企业规避风险的难度,短期的不稳定局势还有可能带来“恐慌性资本流出”,即投资者会更加愿意持有美元等硬通货,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对于企业融资造成一定影响。

长期来看,在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之前,必然会倒逼國家和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以实现经济强盛稳定的目标。一旦人民币成为自由流通的国际货币,企业可以有效地规避第三方货币带来的多次换汇风险问题,降低了企业的汇率波动风险和汇兑成本。随着在岸与离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债券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企业拥有更多的融资来源,融资渠道得到拓宽,“走出去”也因此变得更为顺利。人民币国际化后,不仅境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现,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由于投资收益回流不再受限,也会越来越愿意“走进来”。

四.政策建议

由于政府在政策上占有主动优势,所以说相较于企业,政府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从扩大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开始,逐步推进货币国际化。当人民币在某一区域的使用颇具规模时,可以考虑在该地区或附近区域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为非居民提供在中国进行投融资的场所和渠道。比如人民币目前在东盟已有较为可观的使用群体,那么我们可以在具备相对成熟的金融环境的香港,建设人民币的离岸中心,通过香港的银行体系从事人民币的存贷款和投融资业务,满足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通过亚投行的建立、“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与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合作,借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日本的“黑子还流计划”,把对外援助与货币国际化进程紧密联系起来,将其作为实现国际货币的重要战略阶段进行系统安排。

不同于政府,受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规避短期内金融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优势和“走出去”战略的鼓励政策,大力发展自身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和深化企业改革,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建立企业较为稳定的融资渠道,金融与非金融行业齐头并进,保证资金供给顺畅。

【参考文献】

[1] 方华刚,朱德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动因和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3),13-17.

[2] 曾琪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

[3] 杜建波.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融资问题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 2013.

[4] 纪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J].新远见,2012(10),12-16.

[5] 周小川. 中国在制定国际标准中要有自己的声音[J].西南金融2012(3),4-10.

[6] 罗伯川. 跨境人民币投融资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2(6),4-12.

[7] 赵冉冉.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影响与途径[D].南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中国企业
中埃跨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与治理机制
中国CI系统战略崛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