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问题
2017-04-14郝大航
郝大航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业务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逐渐地发展起来,其业务规模以及业务深度上仍存在许多弊端,加之农村金融市场的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等一些问题的影响,使得农业银行农户贷款业务的发展中产生许多风险。研究这些风险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等可以从根源入手设计出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并为农业银行农户贷款业务长久的发展提供保障。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防控
一、农业银行农户贷款发展现状
农业银行从1951发展至今,它经历了跌宕起伏,其主要业务也在相应的扩大,农业银行在1979年统一农业资金管理,集中管理农村信用,发展农村金融事业。根据全国农行2010年工作会议得知,2009年末,全国农行有23000家机构、440001名员工、员工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60%的机构和52%的员工在县及县以下,主要客户是农民和农业企业,农户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的30%[1]。其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也经历了37年的时间,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下,农业银行农户贷款呈现出一种贷款时间短、数额小、频度高以及放款时间快的特点。目前,农业银行几乎所有县都具有分支机构,其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其他银行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责任。
二、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种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未能履行约定或契约中的相应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主观上的信用缺失,农户存在骗贷和逃避还款的心理。二是收到了身边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导致其拒绝还款。三是由于意外或变故而无力还款,导致其对生活失去信心。其中前两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农业银行主要的经营市场其本身系统的不完善而导致农业银行在进行经营、发展过程中将会产生风险。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市场風险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社会体系还不健全,这将会给农业银行农户贷款业务的经营发展上带来风险。
(三)操作风险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操作风险是指农业银行在对农户贷款内部监管的方法、力度不足以及内部监管人员对贷款流程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农户贷款的发放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第一是能力风险,目前限制农业银行农户贷款有效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农业银行对其内部监管体制、客户经理自身素质、监管人员经营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管理不到位,这与农业银行风险防控能力要求之间产生矛盾。第二是农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中存在的不足造成的风险,现在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这个主要经营地的调查情况并未的十分清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变化、新特点、有效需求在哪里,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控等缺乏有效的了解和准确的研究,在农业银行的产品定位、风险转嫁与风险补偿机制,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现实产生脱节,这是目前农业银行主要考虑并加以解决的问题。第三是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农业银行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内部控制机制较为薄弱,违规成本也相对较低等,都是引诱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农业银行的这三种操作风险之中,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表现的最为严重。
三、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防控措施
(一)提高农户对农户贷款的认知程度
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信用风险表现在农村地区的担保工作以及受教情况的不完善,使得农户们还款的积极性不高。这两点问题农业银行未能妥善解决,但农业银行可以从自身出发来,提高农户们对农业贷款的认知程度,即使在教育和担保不充分的情况下,农户们对农户贷款的认识得到提高,并且了解还款的有益之处和未能还款的有害程度之后,农户们的还款意识得到了有效提高,信用风险的发生也得到了控制。
(二)加大征信力度以完善农户信誉资料
在刺激了贷款与还款之后,农业银行的工作就是要记录这些农户的信用资料,农户的借贷还贷可以体现信用程度,不仅要在借贷还贷方面,还要加大征信深度向农户群体内调查,将农户的信誉资料全面地展现出来。银行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银行信息渠道多这一优势,及时关注经济动态变化,加强与贸易部门的沟通交流,搭建贸易部与农户信息保持持续畅通和及时更新的平台,包含农业生产规模业绩及农户生产收入,方便掌握农户的第一手信息,减少农户不良贷款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长效地防控信用风险的发生。
(三)政府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的体系,导致了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市场风险。并且这种现象并不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靠自身调节的,想要能“长治久安”还需要政府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当不可逆转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也就是农村金融经济最为薄弱的时期,政府不能给予适当的帮助,农户贷款市场风险的发生也就不可逆转了。所以,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此后银行再与政府积极配合,引导农户们健康积极地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体制,则可以逆转市场风险。
(四)加强农业银行内部人员监管
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中的能力风险与道德风险主要由于对内部人员的管理不严格,农业银行应加强对内部操作人员的监管力度,在加强监管力度方面可以在对内部人员的考核方面加强,也可以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将风险分散化,按照权、责、利对等的原则,明确管理部门和经营前台与后台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向伟、欧阳建湘.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2(03).
[2]农业银行依托永业科技服务站开展农户贷款授信获行业肯定[J].新经济导刊,2012(12).
[3]赵静.基于信用计量模型的农户贷款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2(30).
[4]李华,刘喜国.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预防农户贷款风险形成[J].吉林金融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