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期间清军真实战力分析
2017-04-14章云峰
章云峰
[摘要]甲午战争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日两个国家的命运。这场战争,可以说是继鸦片战争后清末新政结束前对近代中国发展道路影响最深的一次战争。对中国而言,至今仍在追问战败的原因中难以释怀,对甲午战争诸多疑问的解答,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本文拟从清军军事实力这一极微的视角,解读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甲午战争 李鸿章 北洋海军
[中图分类号]K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18-02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成为检验洋务运动最终效果的试金石,北洋舰队官兵虽浴血奋战仍未能改变灰飞烟灭的命运。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以“富国强兵”为终极目标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学界普遍认为这场战争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势力斗争中双方差距最小的一次,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恰恰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双方军力代差最大的一次,本文试分析之。
一、半梦半醒的颟顸陆军
从清廷陆军情况看,佣兵制度下清朝军队的战力大大缩水,大多数来自于贫困家庭、经济上贫困不堪的士卒兵勇,从军是为了生存,解决吃饭问题,当兵完全是为军饷而不是为打仗。和义务兵役制不同的是佣兵制度下的清军士兵服役年限的不确定、年龄层次各异以及经验参差不齐。清军体系早期为八旗制,入关后,组建了绿营军,此后直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前清军一直沿袭旧制,没有创新和变动。自从入主中原建立霸业以来,八旗和绿营的战斗力日显颓势,废弛的训练、落后的武器装备以及腐败的吏制等原因,使得这两支清政府的常备军在甲午战争前已尽失战力。八旗兵的存在仅仅是作为征服者的重要标志,其早已貂裘换酒;绿营的情况也是如此,空额横行、士兵糜烂,从上至下贪污成风,军官普遍缺乏雄才大略,绿营在当时已经沦为维持治安的角色。清朝中期时绿营曾一度成为朝廷武力支柱,但到甲午战前已俨然废物。绿营军到后来演化为勇军和练军两支,而其中勇军在平叛剿匪后逐渐解散转编,最终剩下练军一支。练军的训练和武器装备多采用西式,是清朝陆军最后的主力精锐。练军部队总人数约10万人,但分散驻扎在各地,战争爆发后能在第一时间调用参战的只有驻直隶、山东等地的练军;另外,各地练军训练水平参差不齐,战力差距悬殊,相对而言也只有直隶等处的练军可摆上战场,对日作战的需要完全不能满足。
甲午战争初期在《覆陈海陆兵数》折里,李鸿章将勉强可战的部队估算了下,认为能战的兵力数量极为有限。在李鸿章战前的军力计算里,根本没有把八旗考虑其中,绿营也不在用兵范畴之内。事实上,日本军队在战前通过详细的情报分析,对清军军力的估算和李鸿章的测算大抵相当:清军北洋主力部队共53281人的兵力。①可以说,这是清朝陆军对日作战的完全家底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甲午战争期间,在朝鲜战场上清军经常陷入“以少打多”的局面,经常性的被日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或俘虏。
当远征朝鲜的清军精锐兵败如山倒逃回国内后,为了弥补军队数量上的不足,填补战场上的漏洞,清军不得不大规模临时招兵,却引发灾难性后果。临时扩招后清军兵力一度增加612463人,②表面看扩招使得清廷可用之兵大大增加了,清廷希望用人海战的优势暂时拖住日军的脚步,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随着日军攻势的深入,临时招募的新兵临阵脱逃成为常态,清军不堪一击的陋态一再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让这样的军队去对抗优势兵力且训练有素的日军,这种驱羊斗虎之举根本不起任何效用,清军在战争后期一溃千里是必然结果。
在武器装备方面,清军亦逐渐被日本反超。清廷在以引进西式武器为主要内容的“师夷长技”活动中,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军队中虽装备了不少进口武器,但规格各异。通过日军在和清军多次的战斗中缴获的清军辎重统计发现,清军的装备混杂情况非常严重,“万国牌”现象甚多。安徽廪生朱照在给张之洞的《上张香涛制府条陈平倭事宜书》曾经指出:“……名色繁多,殆难指屈。……迟误稽延,多由于此。……贻害匪浅。……”③在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看来,仅仅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远不如学习西方制造“船坚炮利”的技术,遗憾的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大员未能将这种理念贯彻下去,最终还是选择了以购买为主,这使得清廷愈来愈依赖进口武器,最终演变成清廷对外来军事产品的完全依赖,丧失了本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对此,学者王尔敏有过精辟的论述:“……兵工业,可谓无一器一物出自新创,永远在仿行外洋程式。以致成为长久的落伍者……”。④撇开兵员素质不谈,单就清军武器装备方面来看,甲午战争完全是清廷“买输”的。客观地说,清军在“中体西用”的变革中只学到西方军事的表面之“形”而非内里之“神”,日本学者藤村道生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虏伯炮,……但它不过是打内战用的、示威用的军队……”⑤,此言中矣。
二、外强中干的海军
从海军方面看,三十多年洋务运动最杰出的成果莫过于近代海军的建立。西方列强的海上入侵以及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占我国琉球、台湾等地强烈刺激了清廷,海防与陆防之争最终以海防思想在清廷中占了上风而淡化。至中法战争爆发前,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已初具规模。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相继有十五所军事学校成立,有百余学生被清廷派往英、美、德、法等国接受军事学习与培训,在当时中国近代海军涌现出了一大批如邓世昌、林永升、刘步蟾、林泰曾、萨镇冰等新式管驾人才,这些人成为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海军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海军极具西方海军特色。1885年海军衙门的设立,李鸿章掌握其实权,使得北洋海军得以重點建设,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时其实力一度领先于日本海军。
客观的说,北洋海军的建设对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意义巨大,从维护国家安全、抵御侵略这个层面来讲,李鸿章强调“已有深固不摇之势”并无夸大,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1886年日本“长崎事件”中北洋舰队当时的骄悍足可证明。但是,与日本相比,清廷海军建设中存在致命的缺陷:
其一,统领缺乏,互相掣肘,难成合力。清廷近代海军是分区组建的,由各地督抚主导,不是由政府统一建置,虽然1885年10月海军衙门的成立让清廷看到实现对各支海军“统辖画一之权”⑥的希望,但作为中枢的海军衙门权力太弱,组织上无法集中,根本驾驭不了地方督抚,清朝海军的建设与发展仍受统治集团内耗所牵制,这对清廷海军以后海战来说是致命的。战前北洋海军实力已被日本追上并反超,但若联合南洋和广东海军的力量仍可勉强与日本联合舰队一战,万不至于全军溃没。黄海海战爆发后,急需补充兵力的李鸿章希望调南洋海军以助战,时为南洋大臣的刘坤一以“东南各省为财富重地”“前敌与饷源均关大局”等为借口拒绝支援,同为洋务派的张之洞亦借口拖延。甲午战后,投降日军的牛昶昞请求日军将广丙舰解除武器后交还清廷,认为广东军舰与当日中日海战无关,让人贻笑大方。另外,海军衙门的重臣如奕譞、李鸿章、曾纪泽等都身兼数职,典型如李鸿章,既是清廷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又是外交官,还有对日作战的总司令这一头衔,以如此混乱的政军体制去应付近代化的战争焉有不败之理?
其二,缺乏海权意识。当时在海军建设过程中“塞防”与“海防”之争反映了这一点。在清廷不少高层看来,海军不能给清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巨额的海军军费用却很容易拖垮清廷的财政,只是迫于空前的海防压力,清廷才建立了近代化的海军,但缺少海洋经济的支持,缺少发展海军的原始和持久的动力,海军只是依附于陆军负责防守沿海口岸。李鸿章认为海防之策有二:“一为守定不动之法”⑦“一为挪移泛应之法”⑧。在甲午海战中,作为北洋海军领袖,李鸿章将强大的北洋舰队形塑为防御海岸港口、扼守渤海门户、拱卫京畿的单纯威慑力量,将制海权拱手让给日本,其理由是胜算不大。这种守口防御战略使晚清海军只能停留在被动防御和任人来攻再转而本能抵抗的低层级上,奢谈实施进攻战略以夺取制海权了,这也正是著名军事理论家马汉所强烈批判的放弃制海权的“要塞舰队”思想。清廷海权观念的缺乏,海军战略战术的落后,最终将自己重金打造的北洋带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下表为甲午战争清廷损失情况⑨
大
清
帝
国
战争结论 战败
战死战伤总数
战俘 推算35,000人
1,790人
军舰损失 击沉9艘(含自沉舰)
降伏被俘舰14艘
炮械损失 重炮29门 轻炮451门
机关炮 速射炮107门
枪械损失
冷兵器损失 17,537支
11,764件
国土割让 台湾 澎湖列岛
战争赔偿 战费2.5亿两白银
辽东半岛赎金3,000两白银
在朝鲜利益 宗主国地位丧失
其他主权 对日开放口岸 自由贸易
甲午战争大清战败的结果表明,军队如果不能在军事变革的浪潮中不断蜕变,如果不能随着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技术的创新进步而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层面进行全方位根本性变革,就无法实现质的飞跃,这必然会导致巨大的军力代差,这样的军队在战争中是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的,战败亦是必然。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能战方能止战,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⑩距离甲午战争两个甲子过去了,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血淋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近代以来国家间财富的转移大部分仍是通过暴力方式实现的,在国家崛起中小国打败富饶大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华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构筑,“四个全面”战略的实现,必须有强大的军队作为坚实的后盾!
注释:
①重读甲午之八:清朝陆军可战之兵少于日本[EB/OL].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zhanchangbinglixu/,2014-05-21/2016-04-03.
②宗亚泽.清日战争[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511.
③宗亚泽.清日战争[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157.
④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7.
⑤[日]藤村道生.日清战争[M].东京:岩波书店,1985:184.
⑥洋务运动·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57.
⑦王朴.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4.
⑧王朴.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9.
⑨宗亚泽.清日战争[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521.
⑩解放軍报:能战方能止战[EB/OL].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313/c78779-20773927.html,2013-03-13/2016-06-0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