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2017-04-14姚家春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职生建设

姚家春

摘 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下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建设现状,课题组选取了苏州1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通过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认识、实践、需求、内容、工作机制五大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应从平台内容建设(在线学习系统、在线作业系统、在线互动系统、在线考核系统)和平台保障机制(学分机制、监督机制、预警机制)建设两方面着手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21-03

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平台是增强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意义重大[1]。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现状,我们选取了苏州10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期望能对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与发展有所裨益。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选取了苏州地区1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職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本覆盖了省示范高职、省厅直属高职、市属高职、民办高职等各类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课题组从每个调查院校选取了2名职业素养教师进行调研,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份,回收率 90%。

(二)研究内容

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方式,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高职生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认识、实践、需求、内容、工作机制五大方面。

(三)研究程序

在数据处理方面,课题组采用了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生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认识方面

对于“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的回答,有22%(4位)的教师选择了“很有必要”, 有50%(9位)的教师选择了“有必要”,而选择 “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教师很少,分别只有2位和3位,占了总人数的11%和17%。

面对“您认为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管理平台,你认为高职生可以提交哪些作业,转换成职业素养学分?”的回答,12位教师选择了“就业方面的”,占了总人数 的67%。13位教师选择了“创业方面的”,占了总人数的72% 。14位教师选择了“模拟招聘会”,占了总人数的78% 。13位的教师选择了“简历大赛”,占了总人数的72%。选择 “企业参观”和“职场培训”的教师分别有9位,占到了总人数的50% 。

在“如果学校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高职生、教师与企业可以就哪些内容进行交流与互动?”的问题回答上,83%(15位)的教师选择了“就业”、 78%(14位)的教师选择了“学习”、50%(9位)的教师选择了“生活”、 28%(5位)的教师选择了“交友”、17%(3位)的教师选择了“其他”。

面对“如果学校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哪些人员可以成为评价主体,给高职生进行职业素养打分?”的问题, 选择“辅导员”的占了总人数的61%(11位)、选择“教师”的占了总人数的67%(12位)、选择“企业人员”的占了总人数的72%(13位)、选择“其他人员”的占了总人数的22%(4位)。

对于“如果学校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评价主体可以从哪些方面给高职生进行职业素养打分?”的回答,13位教师选择了“思想素养”,占了总人数的72%,12位教师选择了“心理素养”,占了总人数的67% , 13位教师选择了“专业素养”,占了总人数的72%,10位教师选择了“行为素养”,占了总人数的56%,13位教师选择了“社交素养”,占了总人数的72%,5位教师选择了“其他”,占了总人数的28%。

(五)高职生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工作机制方面

对于“如果学校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你认为需要构建哪些工作机制?”的回答,选择“学分机制”的占了72%(13位)、 选择“监督机制”的占了89%(16位)、选择“预警机制”的占了50%(9位)、 选择“其他机制”的占了28%(5位)。

面对“如果学校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你认为怎样保证学生申报的学分准确无误?”的问题,有72%(13位)的教师选择了“教师监督”、有56%(10位)的教师选择了“同学互相监督”、有56%(10位)的教师选择了“企业监督”、有33%(6位)的教师选择了“自我监督”。

在“如果学校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应该建立哪些预警机制,保证学生圆满修完既定的职业素养学分?”的问题回答上,选择“学生自身预警机制”和“学校预警机制”的分别占了89%(分别有16位)、选择“企业预警机制”的占了94% (17位)。选择“其他预警机制”的占了28%(5位)。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在观念层面,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意义重大,有利于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与“ 管理的便捷化”。但在实践层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建设的网络管理平台基本上局限在教学、科研、就业、政务等方面,真正建设专门的职业素养网络管理平台的只占了28%,且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认为需要和不需要建设该平台的比例正好各占50%,而在认为需要建设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网络管理平台的院校中,认为该平台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学习类、活动类、作业类、评价类四大方面,工作机制主要应包括学分机制、监督机制和预警机制三大方面。

鉴于此,为了增强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职业素养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内容上,构建在线学习系统,创新职业素养教育的形式;构建在线作业系统,丰富职业素养教育的载体;构建在线互动系统,增强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构建在线考核系统,保障职业素养教育的公平。在平台保障机制上,构建学分机制,由学习分、作业分、活动分组成,实现职业素养教育学分统计的标准化;构建监督机制,由教师监督、同学监督、企业监督组成,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构建预警机制,由学生预警、学校预警组成,实现职业素养教育预警机制的层次化。

[参考文献]

[1]段炳胜.論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9):122-124.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Status Quo of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tfor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AO Jia-chun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tfor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research group selected teachers from 1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u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iv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 such as the knowledge,practice,demand,content and working mechanis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uild the platform content(online learning system,online homework system,online interactive system,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platform security mechanism(credit mechanism,supervision mechanism,early warning mechanism).

Key word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vocational education platform;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高职生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