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以管理之名去教育之真

2017-04-14李湖江

江西教育A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表课间教室

李湖江

时下,有些学校,特别是中学,打着管理的名号,实行着有悖于教育本质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校园不能承受课间之静。上海电视台曾报道过,上海有些学校规定学生除了上厕所等能让学校接受的理由之外,在课间时间都不能离开教室。当媒体对此提出质疑时,校方回答是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是为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确,安全问题是压在校长头上的一座大山,但是校方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让学生失去自由啊!让学生在课间时间里也呆在教室里,学校是安全了,可是学生通往教室外面的那扇自由之门就被关上了。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可以在校园安全方面采用一些诸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但是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自由为代价。

学生不能承受等级之伤。前几年,某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另一中学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这两起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这两所学校的回应几乎是一致的,就是为了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类似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学校里,比如说,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来安排考场、编排座位等。在学校,学生无论家庭出身、无论成绩优劣,都应是平等的,也应受到平等对待。而事实是许多学校都打着奖优罚劣的旗帜,实行着一些变异的“分层”安排,给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卧底”只显学校之虚伪。让他们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有些学校在学生中间安排“卧底”,随时观察其他学生的一举一动,稍有风吹草动就及时报告给教师。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彻彻底底地掌握学生的动向,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那些违反班规、校规的学生抓住,杀鸡儆猴,以正班风和校风。这样的管理方式看似有效,实则是让校园气氛紧张起来,挑拨学生间的关系,让学生变得虛伪、失去个性。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教育的手段用错了,教育也就偏离了方向,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两张课表凸现应试之风。在有些学校,学生的手中都有两张课表。一张是按照上级的规定安排并应付检查的课表,这张课表上有研究型学习,有劳技,有校本课程等;而另一张课表上排的是密密麻麻的语数外等中考、高考科目,在这张课表里,本该有的自修、课外活动都变成了语数外。或许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考出一个好成绩,但是除了成绩,学生的身体素质、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不需要发展吗?再说回来,学生成绩的提高难道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的有效课堂中实现吗?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教育需要真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尊重学生的差异,需要培养心中有爱、有责任感、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的学校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不能再假借管理的名义而让教育失去本来的面目。

猜你喜欢

课表课间教室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313”教室
如果我是校长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运用VBA自动生成子课程表
各地区学生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