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节市级示范课的回顾及反思
2017-04-14许乃义
许乃义
摘要:通过执教一节市级示范课的实践过程,选取备课中几个环节进行回顾,引发了几点反思,以期对“水的净化”一课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实验教学;板书;学科思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1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06
作为一名市级学校带头人,我有幸在全市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上,开设了“水的净化”的示范课。从课前准备到正式上课的过程既有挫折、困顿,更有成功与喜悦。本节课受到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本文从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回顾这节课的部分历程。
一、课前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的怎么样和学的怎么样?
1.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是确定教学内容的直接依据。在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与“水的净化”相关的内容标准有:(1)知道纯水和天然水(自来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一个基本性的要求。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水的净化”的相关内容的处理略有不同,以“人教版”和“沪教版”为例:“沪教版”教材中有关于“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的“活动与探究”,而“人教版”教材中则没有;“人教版”教材中有关于“实验室中制取蒸馏水”的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而“沪教版”教材中则没有。
参考了不同版本的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知识逻辑顺序为:水中杂质的类型→可溶性杂质的检验→不溶性杂质的净化→可溶性杂质的净化(硬水的软化和蒸馏)→水的净化在生产中的应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 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节课需要“借班上课”,教学的起点应该从哪里开始?对学生起点能力的诊断则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经验,初三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下列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1)自然界的水中有杂质(如泥沙、细菌等);(2)“水垢”的相关知识(水壶或水瓶胆内的水垢);(3)水的汽化和液化等。起点能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
学生已有的错误的“生活概念”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较大的消极影响,所谓“生活概念”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实践,获得的一些经验性的知识。如学生可能认为无色透明的水是纯净物、水的净化就是将水中杂质全部除掉的过程等,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的“生活概念”,让学生知道无色透明的水中还可能有多种杂质、可根据所得水的不同需求来选择不同的净化水的方法。
3. 教学目标的制定
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4)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新课程提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刚开始实施的几年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基本都是分开写的,但近几年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通过上述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及“化学课程标准”,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的区别。
(2)知道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增加饮水卫生的意识。
(4)初步学会过滤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4. 实验的处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根据实验主体和实施形式,可将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又分为随堂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本节课涉及的实验有:(1)蒸馏水和食盐水的区别;(2) 过滤器的制作及过滤操作;(3)明矾的净水作用;(4)活性炭的吸附作用;(5)硬水与软水的区别;(6)蒸馏操作;(7)简易净水器的制作等。其中(6)作为教师演示实验是不争的事实;对于(7)的处理,一般是作为“家庭小实验”来处理;对于(2)的处理,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不同教师则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实验都比较多,要想在45分钟内较为顺利地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个人认为还是教师演示的好,因为此时学生学习化学毕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实验基本操作还很陌生,从实验教学的渐进性考虑,后续学习“粗盐提纯”时,再让学生动手做“过滤”操作,时机则较为成熟。实验(4)的教学我做了如下处理:用“U型管”作为实验仪器,其优点是方便对比,难点是如用颗粒大的活性炭,实验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用粉末状的活性炭,红墨水则不易从活性炭層中流下来,实验时间过长,经过课前多次演示,最后我采用将颗粒状和粉末状的活性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过滤层和吸附层,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对于实验(5)的处理,课前演示时,对比水样用了浓度较大氯化钙溶液,这样实验现象对比非常明显,但是2011版新课标中指出: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景,上述处理方式明显违背了这一精神,最终通过多次实验,选择了适当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作为对比,使实验情景更接近真实。
5. 板书的设计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进入课堂,很多年轻教师上课时,传统的黑板逐渐变成了“白”板,而现代化的电子白板则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传统的黑板,甚至有人提出取消传统的黑板。用投影替代传统的板书还是存在许多局限性:(1) 缺乏整体性;(2) 影响视力;(3)不经济;(4)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等。精心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板书设计如图1:
二、课后反思
1. 实验教学的再改进
参加本次评优课,在实验改进上花了很多时间。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本上实验重视不够,平时常用视频实验,忽视了学生的亲身感受,缺少精益求精的进取心;(2) 依赖心理作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阅读到化学类期刊中发表改进实验的文章,以为有这么多改进的方案,到时拿出一种实验方案即可。如用“U型管”演示活性炭吸附实验及“简易净水器”的制作過程等,很多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再一次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范课结束后,我对本节课其中的两个实验进行了再改进:(1)活性炭吸附作用:用注射器代替“U型管”,活性炭全部用粉末状的,用沙布将活性炭包裹起来,实验时利用推动注射器活塞可解决水流速度慢的问题,通过红墨水从注射器流下来的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说明活性炭有吸附作用且一定量的活性炭吸附能力是有限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家庭用净水器的“滤芯”要定期更换的道理。(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用三种水样(等量的蒸馏水、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让学生知道硬水和软水如何区别,还能知道硬水还有“硬度”大小的差异。
2. 学科思想的再渗透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和核心。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科思想的渗透,很有可能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将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的发展。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已关注学科思想的渗透,在讲解水中含有哪些杂质时,引导学生从可溶物、不溶物及微生物的角度将水中的杂质进行分类,体现“物质的分类观”;在进行明矾净水及过滤实验时,均采取用对比实验,体现“比较”的学科思想等,但总感觉学科思想渗透的还远远不够,经过进一步的反思,我发现本节课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学科思想的渗透:(1)对上述两个实验的再改进,可渗透“定量研究”的学科思想;(2)讲解活性炭吸附作用时,可将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通过投影来展示,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3)分析水垢的形成时,可从硬水中含钙、镁化合物的角度分析水垢中的元素组成,体现“元素守恒”的学科思想。
通过上述回顾和反思,我对“水的净化”这一节课的教学,思维脉络更加清晰,对实验的处理也更加合理,对化学学科思想渗透的途径也找到了新的学习内容的生长点,希望能为他人上“水的净化”这一节课时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志刚.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马佩强,孟静.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化学教学,2011(7):30-32
[4] 汪忠印,王云侠.投影与板书[J].教学育人,2001(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