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4-13杨兆强弓俊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杨兆强,刘 玲,弓俊红

(山西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杨兆强,刘 玲,弓俊红

(山西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深受主体性哲学的影响——“我是主体,他人便是客体”,这是一种片面化的、不完整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双方地位不平等、教育目标过高、内容缺乏现实性、教育方法以理论灌输为主、工具理性突出以及教育的重“外”轻“内”等弊端。主体间性强调“我”与“你”的平等与“共在”,更加注重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互动、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双方看作交互主体间的关系,突破了单一主—客模式的束缚;教育目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内容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教学模式走向交往与互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重;教育转向由“内”而“外”,内外结合。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内,“我”是主体,“他人”则被异化为客体,“他人”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反击“我”的活动,使“我”客体化,“我”与“他人”都没有获得作为主体的自由,都成为不了真正的主体[1]。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加以改造的对象,是一种有缺陷性的、片面化的和不完整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尊重、理解、对话和共生的关系,是对“步入黄昏式”的主体性哲学的积极扬弃,体现出了主体之间更完整的、更健全的主体性。高校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交互过程,并由过去重视学生的外在行为转向注重学生的内在诉求,有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盛极而衰的产物

纵观人类的发展,可以发现人类经历了由物我不分到主体性的确立再到走向主体间性的历史过程。古代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崇拜自然的意识强烈,个人的主体性淹没在群体之中,处于混沌蒙昧的状态。近代社会发展了一种个人化的、独占性的主体性,一方主体性的体现需以另一方主体性的受限为前提和基础。主体性哲学源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表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主体性开始突显。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真正奠基了主体性哲学。费希特、莱布尼茨等人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主体性理论。主体性作为一种哲学范式,是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中建立起来的,它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优先性和至上性。这种认知范式“把人从地上扶起来”的同时,却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即在实践中陷入了“自我中心论”,导致了主体性的膨胀,出现了马尔库塞所提出的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单向度的人”[2],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异化、“物”化和非人化。由于主体性哲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主客二分缺陷,许多学者纷纷转向主体间性研究。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针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致力于将“他人”纳入认识之中,由“我思”到“我们思”。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马丁·布伯以及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和交往行为理论等视角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范式,丰富了主体间性理论。海德格尔试图从存在论上关心我与他人之间生存上的联系,并认为“共在”在生存论上规定着“此在”,“此在”之独在也是在世界中“共在”[3]。伽达默尔认为,主体间性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是作者与读者间非共时性的沟通与对话。马丁·布伯认为,主体间性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你”代表着与“我”平等的关系,而“它”则是“我”的对立面。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从交往理性出发,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以交往行为为媒介的相互承认、理解、沟通和作用的关系。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受主体性哲学的影响,夸大了个人主体性,导致在实践中形成单一的主客模式,一方主体性的“施展”必须以另一方主体性的“牺牲”为代价 ,从而导致教育双方主体间关系的扭曲。

(一)教育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动和支配的地位,处于绝对权威和中心;受教育者往往成为教育活动中被改造、被塑造、被征服的对象,抑制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在这种模式下,只有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俨然成为教育者实现一定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主导主体论”受教育者依然扮演着配角;“双主体”使得“教”和“学”成为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归根到底仍是对象化活动的产物[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虽然年龄和阅历不同,知识结构和储备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认识问题和评价事物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是具有一定价值取向和鲜明个性的人。也就是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主体间平等的关系,不是上下隶属的关系,更不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二)教育目标过高且内容缺乏现实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二字,教育者往往根据上级的指示或命令制定教育目标,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对有争议的社会现实问题及敏感话题不敢让受教育者深入讨论,怕受教育者出现思想上的“自由化”。教育者在设定教育目标时过多地注重社会本位,强调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应该怎么做”或者“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应该”本身就带有些许的理想色彩,而教育者在教育目标制定时又较少地考虑到受教育者实际的思想状况,教育目标过高并且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缺乏对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比较假、有点大、感觉空”的现象。

(三)教育方法以理论灌输为主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教育者的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双方不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而是教育者通过硬性填鸭、单向灌输等方法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教育者在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较少地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只是简单地把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道德观念、价值追求等“生搬硬套”给受教育者,较少顾及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没有使受教育者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内容也很难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中主体性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会使受教育者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

(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突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注重教育的工具理性,强调政治至上的社会价值观,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恰当地处理好教育中的社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而是更多地持有教育的社会本位思想,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忽视人格品质的提升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只是停留于口号和宣传中,处于“只打雷,不下雨”或“蜻蜓点水,一晃而过”的状态。

(五)思想政治教育重“外”轻“内”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内容的吸收、理解和消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通过外在的行为体现出教育效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是相互交流、相互接纳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但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没有恰当地处理好“内”与“外”、“知”与“行”的关系,往往采取命令、约束、强制等方式,轻“内”在的“知”,重“外”在的“行”,促使受教育者的行为达到教育者的“预期目标”,较少地考虑教育内容能否被受教育者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受教育者能否真正理解教育内容以及是否对教育内容有困惑之处等。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主体间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教育者的绝对地位,教育者的任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改造,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既定标准;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教育主体间的交往、互动、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两种关系:一种关系是指教育双方构成“主体-主体”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双方作为复数的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4]。基于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教育双方这两个异质的主体,并且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架构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交流的桥梁。准确地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双方在民主、平等、理解、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承认彼此的主体性,通过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一种新型的主体间关系,使受教育者的交往品质、思想觉悟、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人格境界向更高层次跃进[5]。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不再是主客二分的、片面的、不完整的教育主体关系,而是全面的、双向的教育主体间关系。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引入主体间性思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把注意力由教育者更多地向受教育者转移,更加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运用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双方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构成主体-客体关系,在主客关系中,又突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主体关系。虽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双方的主体地位完全平等,应该将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相统一,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走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教育双方突破传统主客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是“主体中心论”,把教育者当作主体,受教育者当作客体。在这种模式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不是平等的关系,不是“我”与“你”的关系,而是“我”与“他”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体-客体”的突破。这种新的模式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双方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制约,一方主体性的施展需要建立在另一方主体性体现的基础之上,教育者不再将受教育者视之为被改造、被塑造的对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看作是“我”与“你”的平等关系,强调“我”与“你”的共生共在,突出交互关系中的受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建构性。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现实性

由于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不足、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教育者讲授的内容仍然脱离现实,只是担任意识形态宣传的角色,那么受教育者只有沦落到被教育者当作“容器”的境地,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可与接受程度都要大打折扣,其主体性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发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显现出来,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和互动。教育者在传授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觉悟水平和实际接受教育内容的能力,做到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相结合,把受教育者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等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6],将教育内容贴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贴近受教育者本人,在关注受教育者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活化”教育内容,避免空洞说教。

(三)积极探索交往互动式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忽视教育双方的交往和互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转向交往互动式教育。教育者可以采用体验式、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承认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挖掘受教育者潜在的兴趣点,培养和开掘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对话与相互交流中形成“我”与“你”的平等关系。通过角色转变、实践锻炼、游戏体验、情景模拟、榜样示范等方式,使受教育者真情实意、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内容的价值所在,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螺旋式上升[7]。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借助翻转课堂、微课以及自媒体的优势,打破常规,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教育双方在交往中对话,在对话中互动,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良好效果。

(四)教育过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决摒弃浮躁和功利。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过多地突出工具理性,对教育的价值理性思考得较少,那么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可能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不是身心的自我释放,而是备受压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看作是两个异质的主体,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教育者高高在上的状况,这给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马克思强调“自由人的联合体”,提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8]。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教育就是解放心灵。教育应转向善、转向爱、转向智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以释放,灵魂得以丰满,身心得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单一的工具理性转向人的全面发展,使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达到统一,重视人的精神价值的实现。

(五)思想政治教育要由“内”而“外”,内外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外”是指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后所表现出的外在行为,“内”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内容的认可、接受、吸收、理解、消化等过程而引起内在的知、情、意的变化。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重“外”轻“内”,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关注受教育者内心世界的变化,由过去的重“外”轻“内”转向由“内”而“外”,“内”“外”结合。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既重视受教育者内在情感的变化,又注重受教育者外在行为的改变,恰当地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强调在“知”中明确“行”的方向和目标,在“行”中达到“知”的升华。

[1] 邸俊燕.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J].高教探索,2016(4):106.

[2]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

[3] 赵凤伟.“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28.

[4]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2.

[5] 居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26.

[6] 祁鸣,倪颖,夏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56.

[7] 龚涛,徐建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0(11):128.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4.

A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YANG Zhaoqiang,LIU Ling,GONG Junhong

(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VeterinaryMedicine,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philosophy,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one-sided and incomplete subj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 am the main body, others are the object". This model has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unequal status of both educational sides, over-high educational goals and lack of realism in contents. Besides, education method gives priority to infusion of theories and etc., while inter-subjectivity puts stress on equality between "I" and "You" and being-with-others, and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dialogue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educators and those being educated. More importantly, it more respects students′ subjective position. The inter-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For example, it can break the bondage of the model between both sid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ctical education content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subjectiv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r-subjectivity

2016-10-02

杨兆强(1989-),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农业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刘 玲(1976-),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弓俊红(1980-),男,山西兴县人,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分团委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1.024

G641

A

1008-6285(2017)01-0090-04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