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校园的内涵与建设研究
2017-04-13王亚磊
□王亚磊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美丽校园的内涵与建设研究
□王亚磊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时下,大家都在热议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我认为建设美丽中国应从建设美丽校园开始。美丽校园内涵丰富,涉及布局美、环境美、心灵美、道德美、文化美、素质美;建设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需要从科学规划、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培养模式、素质提升这五个方面着力打造,同时还要寻求政府、社会、企业的帮助和支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携手打造美丽校园。
美丽;校园;内涵;建设
1 美丽校园的内涵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地方,大学校园是否美丽,是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环境优良与否和大学生幸福感、归属感强烈与否的大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美丽校园的的研究和论述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部分研究和论述还处于校园环境美丽与否以及如何建设漂亮校园的阶段,这里的美丽与漂亮几乎可以划等号。美丽校园需要有美的内涵,唯有如此,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
1.1 布局美丽是美丽校园的显性内涵
师生对规划布局满意的校园才是美丽校园,建成的校园一定要布局优美,错落有致,既要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要注重方便、舒适、实用,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的合理需要和诉求。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师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校园是否美丽,他们最有发言权,美丽校园也一定是师生满意的校园。
1.2 环境优美是美丽校园的基础内涵
绿色、低碳、环保是优美校园环境的关键词。基于我国当前环境和资源问题十分突出的现状,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大学自身良好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优美的校园环境,既要打造,又要注重管理和保护。因此,高校应该以品位高和质量好的高标准要求打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在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过程中,“务必做到‘三高’,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一个创新和具有活力的管理机制是保持好优美大学校园环境的重要源泉。[2]”
1.3 心灵美是美丽校园的隐性内涵
教师的心灵美是美丽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美的偶像。”没有心灵美,外在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建立在心灵美的基础上,它们的积极作用才能做大程度的发挥,外在美、语言美和行为美都源于心灵美。
大学生心灵美是美丽校园的内在之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有一个美丽的心灵,同时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发现美、感悟美、传承美。发现、感悟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爱,激发同学们爱校、爱师、爱友的情感,同时把爱传递给身边人。让身边人懂得爱的含义,发扬爱的精神。使同学明白,爱是交互的,是人们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建设合谐校园的基础。
1.4 道德美是美丽校园内涵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是美丽校园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同时代青年们的优秀代表,他们的道德修养、情感状况以及社会责任感通常能够反映一个时代青年的整体道德风貌。美丽校园与一群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精神风貌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息息相关,没有一大批怀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师生的高校,绝不会是一个美丽校园。
美丽校园一定是高尚道德盛行的校园。
道德是社会成员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要求。所以,高校对道德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有道德的校园,就是在建设美丽校园。在建设美丽校园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十分注重充分释放道德资源的正能量,积极打造一个道德处处绽放、争做道德标兵、道德模范辈出的美丽校园。
1.5 文化美是美丽校园内涵的重要载体
美丽的校园文化是美丽校园内涵的重要表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实践证明,它对素质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着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建设美丽校园,建设内涵丰富的美丽校园,校园文化必须先行。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建设一个美丽的校园就需要塑造一种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心聚力、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
建设美丽校园需要校园文化这一重要载体。我们必须把建设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才能建设好美丽的校园文化。“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转过程和方式入手,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联结方式而建构起来的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3]
1.6 素质美是美丽校园内涵的最高层次
高素质的师生是美丽校园内涵的本质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老师,因此,拥有高素质的师生是美丽校园建设的客观要求。
素质美是美丽校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素质的高低与幸福感息息相关,而幸福感又是一个美丽的大学生的最突出特征。
美丽校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大动因。素质也是可以相互传递和影响的,一个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可以影响身边的同学,只有实现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才会最终建成美丽校园。
2 建设美丽校园的途径
2.1 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打造错落有致的美丽校园
科学布局是构建美丽校园的基础性工作,人类进入21世纪,对高校校内各种功能场所的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规划要保证两个合理,其一功能分区合理,第二道路系统合理,同时还要满足人性化的需要,着眼于学校的实际和师生的要求。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打造生态园林型校园。建设好校园之后,还要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着力打造生态、低碳园林型校园。
打造生态园林型校园的具体要求是,整体实施校园绿化,坚持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思路,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绿化;美化校园,要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做到无处不美化、无处不美观。
2.2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树立“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作为高校,在建设美丽校园的过程中,人才所发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将会更加凸显。只有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投入到学校美丽校园的建设洪流当中,美丽校园的建设才会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成果更多。
高校应该不断革新人才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工作理念。
2.3 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建设美丽校园提供制度保障
“高等学校管理涉及五个基本要素:理念、制度、队伍、资源、文化,其中制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制度是高校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高等学校制度建设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学校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评估。
高校制度创新是美丽校园建设的基础性保证。伟人邓小平曾经说过,“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政策”,在这里,政策其实就是制度化的东西。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反腐新举措,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都凸显了制度的重要性。社会如此,高校要实现美丽校园的建设目标,制度创新也必须加强。高校制度创新是美丽校园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2.4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为美丽校园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把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同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有效对接,以“科学发展、提升内涵、建设设一流”为主;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贯彻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实际发展本校特色,着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建设美丽校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的实际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
2.5 致力于高校学生素质大幅度提升,实现美丽校园建设的目标
多方协同、多途径提高大学生素质,适应现代竞争的需要。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家庭、社会、政府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关各方应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工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素质提升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大学生素质能够尽快地提高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大学生综合素质就其本质规定性而言,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身心素质这五个方面。”[5]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3 美丽校园内涵与建设的终极价值
3.1 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是美丽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
高校学生的素质,在这里是指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建设美丽校园的观点,并剖析了它的内涵和建设途径,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落实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来,这才是教育的本质规定性,美丽校园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这个目标和归宿。
3.2 人的现代化是构建美丽校园的终极价值取向
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主要落脚点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类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建设美丽校园的终极目的是最终实现高校大学生的现代化。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4.
[2]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体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
[3]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评述[J].求实,2006(5):83.
[4]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J].学习参考,2010(4):32.
[5]马文颖,李显.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初探[J].教育研究,2006(4):100.
1004-7026(2017)17-0155-02
G648.1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103